APP下载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设计实例反思

2021-03-25汤润梅

科技资讯 2021年3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反思实践

汤润梅

摘  要: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学者讲授英语课程、便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大量学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其中产出导向法就是最具特色的一种教学理论与实践方式。具体而言,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是由我国外语教育学者提出的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外语教学理论。该文以POA为理论基础,依照驱动、促成、评价3个教学环节设计实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并对这一实践进行反思,以期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  教学  实践  反思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1(c)-0121-03

Abstract: A large number of scholars have conducted targeted discussions on how to construct an English course suitable for Chinese scholars to teach English and facilitate Chinese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Among them,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 is the most distinctive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is 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ory put forward by Chinese scholars and targeted at Chinese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This paper is a reflection on a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POA and designed and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three-phase teaching process of POA: motivating, enabling and assessing.

Key Words: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Teaching; Practise; Reflection

運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大学英语教师实践和研究的重点之一。之前,大学英语教师多借鉴采用国外学者提出的外语教学方法,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效果很难尽如人意。为了构建符合我国英语教学的教学理念,为广大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提供学习便利,减轻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障碍,尽快掌握与利用这门语言,我国众多学者都展开了积极探索,也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理念,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我国学者文秋芳提出的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简称POA)。何谓产出导向法,顾名思义,是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教学方法理论体系,就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问题,提出“以用促学”和“学以致用”的解决方案。该文尝试以POA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具体课堂实践的反思探索这一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POA理论概述

POA理论的提出,得益于文秋芳教授长期的教学探索,文教授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单纯借鉴外国教师的教育理论、使用他们的教学方式,由于文化差异、思维差别,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存在一定的障碍,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时,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阻力,这就有必要构建适合中国教师教学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教学理念。经过长时间的钻研、探索、总结、完善,2008年文秋芳教授首次提出“输出驱动假设”,2013年将其修改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说”,并将这一理论从英语专业教学领域拓展到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在随后一年正式命名为“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1],结合二语习得相关理论并遵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

POA理论体系包括3个部分: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教学理念包含3个学说: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其中“全人教育说”在2018年被调整为关键能力说。“学习中心说”强调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或任务时,首要关注的是学生能学到什么,学习的效果以产出结果为衡量手段;“学用一体说”主张一切教学活动都与运用紧密联系,关键能力说将抽象的“全人教育”人文目标具体到学习能力,思辨能力,文化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目标。教学假设包含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3个假设。“输出驱动假说”认为产出能够驱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输入促成假设指出恰当的输入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选择性学习假说”指出有用的材料才能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教学流程分为驱动、促成和评价3个环节[2]。驱动环节,教师需要呈现使用语言的交际场景,让学生尝试完成产出任务而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的积极性和产出的意愿。促成环节,教师提供和产出任务相关的输入材料,指导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3]。评价环节,教师可采取师生合作评价(Teacher-Student Collaborative Assessment,TSCA)检验学生的产出结果。

2  基于POA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例

该文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2》的第一单元为教学内容,遵循POA理论体系,设计驱动、促成和评价的教学流程,对该校大学一年级的3个班学生进行了为期2周的教学实践。按照POA理论体系进行的英语教学,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提升,他们对英语的应用能力显著增强,告别了传统的背语法、记单词、做试题的学习方式,教学的实践性显著提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大学英语授课教师与学生共同反思,达到不断改进、完善的效果。

2.1 教学背景

第一单元主旨为绿色生活(Living Green), 主课文Living off the Grid: How a Family of City-Dwellers Discovered the Simple Life讲述了一个美国家庭逃离都市去乡村过自给自足生活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没有电网,自己发电;没有自来水网络,每周要开车到临近的镇上装满水箱运回来,等等,克服这些困难之后他们对待生活的方式和对待能源、环境的态度发生了改版。文章主要通过这个美国家庭生活方式的改变,引发学生对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思考。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围城思维,生活在城市向往乡村,但是真正到达乡村之后,面对种种客观困难,又想念城市的便利,这种矛盾的心理、两难的处境,若用英语思维,不容易表达,如果使用中国思维,授课教师给听课学生讲授大文豪钱钟书的《围城》这部小说,讲讲主人翁方鸿渐的故事,学生就会真正领会到这篇文章的内容与主题思想,简言之,这篇课文特别适合使用POA理论进行教学。

2.2 教学目标

依据POA理论,该单元教学目标分为语言目标、交际目标和能力目标。语言目标是学生能够掌握与生活方式、环境生态相关的单词短语,这些词语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会经常使用。交际目标是学生能用英语讨论不同生活方式的利弊以及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走访、调查、积累出一些原始资料,了解生活在市区、乡村的居民群体内心的真实想法,为后续结论的形成做好基础性工作。能力目标是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形成一个小组调查报告,总结组内成员对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态度及选择意愿。其中能力目标是终极目标,也是教学的终极效果,教师通过教学、讲授,就是要帮助学生提升对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比如这一课,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后,可以扮演成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这两种角色,进行对话、交流、辩论与沟通,分享各自的生活态度、对环境问题的看法,以及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等,通过这种训练来提升英语应用能力。

2.3 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

2.3.1 驱动环节

课前将讨论题目和写作要求布置给学生,以便学生明确此单元课程学习的产出任务[4]。学生围绕这些题目,去查阅资料,做成小卡片,然后写成读书笔记、做成PPT,或者是制作成小视频等,通过任务驱动来进行素材积累,为后续促成评价环节奠定基础。

2.3.2 促成环节

课上,采用多种方式推行促成环节,帮助学生完成产出任务,以达成教学目标。该单元主要采用分组讨论,首先将讨论话题分解为几个方面:(1)都市生活的利与弊;(2)乡村生活的利与弊;(3)绿色生活与环境的关系;(4)如何实现绿色生活。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理清人类生活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以分组讨论和课堂提问的方式,通过完成习题进行操练和强化,帮助学生掌握该课课文内容、结构、写作方式和语言表达技巧。最后推荐学生相关阅读材料和视听说材料,帮助学生拓展思路,丰富语言表达方式。

在完成促成环节之后,学生基本具备产出任务所需的语言能力、篇章组织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完成事先布置的调查报告的写作任务。通过写作任务的完成,来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以往的做法,一些学生先用汉语书写好调查报告,然后翻译成英语,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作业。这种做法就不利于英语思维的形成,往往会出现汉语式的英语句子,读起来既不通顺、也不流利,甚至有生搬硬套的感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直接用英语来写作,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书写出符合英语写作规范、遵守英语语法规则、与英文环境思维相吻合的小短文,避免中国式英语作文的出现[5]。

2.3.3 评价环节

此次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组内成员进行讨论修改之后提交,机评之后教师进行人工评阅,最后反馈给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这种评价不同于传统的试卷考试,侧重于综合评价,对学习过程、作业任务完成情况、个人课堂表现、调查报告质量、纸质试卷成绩等环节进行综合评价,进行课前、课中、课后考核[6],最终得出加权成绩,彻底改变一卷定成绩的单一做法。

3  评价反思

学生的作文机评之后分数普遍较高,篇章结构清晰,词汇语法错误较少,但是人工评阅之后,发现有九成的调查报告主体部分仅仅是观点、论据的简单罗列,并没有调查报告应有的数据整理和归纳总结。因此,有必要对此单元的教学流程进行重新梳理。

呈现交际场景是驱动环节的第一步[7]。场景包括话题、目的、身份和场合4个要素。该次任务只交待了话题即完成一个调查报告,而这一报告是以什么身份作的、为谁作的、为什么而作的都没有交待清楚,从而导致任务的驱动力不强。产出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多数学生的任务仅以调查而非报告形式完成。因此,在交际场景的设计中,应考虑到交际场景4个要素信息的完整性,否则驱动环节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导致产出任务完成不理想。

促成环节的有效性由精准性、渐进性和多样性3个标准构成。为促成产出目标,教师需要设计促成活动链,包括概括理据与立场、拓展新理据、立论与驳论、语言促成练习。从产出结果看,学生作文的篇章结构和语法词汇都没有太多问题,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和实施符合上述标准,都可以用来借鉴[8]。

评价环节没有采用POA理论体系师生合作评价的方式,与驱动环节和促成环节中学生高度参与相比,学生的参与减少,这会对整个POA3个教学环节顺利完成和彼此促进产生不利影响。

4  结语

该文仅是基于POA理论体系一个单元的教学实践,过程和结论都很粗浅,要想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标,教师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需要不断学习充实自身,反复探索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 邱琳.“产出导向法“促成环节设计标准例析[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2):12.

[2] 文秋芳,孙曙光.“产出导向法“驱动场景设计要素例析[J].外语教育前沿,2020(2):4.

[3] 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4(2):4.

[4] 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2.

[5] 黄婷婷.“產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9.

[6] 孙曙光.“产出导向法”中师生合作评价原则例析[J].外语教育前沿,2020(2):20.

[7] 文秋芳.新时代高校外语课程中关键能力的培养:思考与建议[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8(1):3.

[8] 乌优.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师生合作评价在蒙古语授课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法反思实践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