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规模疫苗接种”如何推进
2021-03-25赵觉珵刘彩玉
本报记者 赵觉珵 刘彩玉
随着四款新冠疫苗相继获批附条件上市、一款疫苗获准紧急使用,中国新冠疫苗接种将进一步提速。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中国新冠病毒疫苗海内外接种过亿,疫苗安全有效,接下来将加快推进国民全人群免费接种,这也将是史上最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冠疫苗日接种量已达263万剂次,根据测算,中国若要在今年夏天完成5.6亿人、约11.2亿剂新冠疫苗的接种,达成“7月底40%接种率”的目标,那么每日疫苗接种需要达到近800万剂次。24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相关专家表示,未来中国新冠疫苗接种速度或将呈曲线增长,日接种剂次甚至可能为人类公共卫生行动创下新标杆。
日接种剂次已升至263万
根据接种规划,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将分“三步走”,实现从重点、高风险人群,到高危人群再到普通人群的全覆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消息显示,我国将集中力量推进医卫、交通、教育等重点行业人群接种,多措并举推进大型商超、大型企业、大型商务楼宇等重点单位人员接种。突出重点地区,优先保障疫情发生风险高的大中型城市、口岸城市、边境地区,保障人群聚集的省会城市。突出重点人群,要优先接种边境县(市、区)、重点口岸地区人群,优先安排劳动密集型行业、高校学生和学校教职工等人群。
此外,在充分评估健康状况和被感染风险的前提下,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为60岁以上身体条件较好的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在临床试验取得足够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以后,下一步将扩大规模、稳步有序开展6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种,将制定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接种指引。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2日在京召开全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会上强调,要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接种率,有效降低新冠病毒传播风险。
从不断更新的中国新冠疫苗接种数据中可以看出,近期各地的接种速度已出现明显提升。截至3月14日、20日和23日的国内累计新冠疫苗接种剂次分别为6498万、7495.6万和8284.6万,平均每日接种剂次由166.3万提升至263万,增长超过58%。
有消息称,上述电话会议也对各地接种新冠疫苗的速度和数量提出具体目标。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本月初曾透露,我国的疫苗接种率希望能在今年7月底达到40%。如果以14亿人口计算,即中国将在今年夏天完成5.6亿人、约11.2亿剂新冠疫苗的接种,那么每日疫苗接种需要达到将近800万剂次。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每日接种800万剂疫苗无疑都是一项艰巨任务。但在历史上,中国也并非没有完成过如此迅速的疫苗接种行动。2010年9月11日至20日,根据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方案,中国为全国约1亿儿童完成了麻疹疫苗接种,平均日接种剂次达1000万。国内一名疫苗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那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针对儿童和中小学生,而如今每日需要给成年人接种800万剂新冠疫苗,难度无疑更大。
日接种800万剂能否完成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透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在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和生产中取得重要进展,目前疫苗日产量从2月1日的150万剂,已提升至目前的500万剂左右,累计供应国内超过1亿剂。
截至3月20日,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天津康希诺公司4家企业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安徽智飞龙科马公司疫苗获准紧急使用,我国成为全球新冠病毒疫苗上市最多的国家。根据各公司此前披露的数据,国药中生今年的新冠疫苗年产量有望达到10亿剂,科兴年产量将很快达到20亿剂,智飞龙科马产能今年年底可达10亿剂,康希诺天津工厂满产后年产量可达2亿至2.5亿剂。值得注意的是,国药中生与科兴疫苗均需要接种两剂,智飞龙科马的疫苗需接种三剂,康希诺的新冠疫苗只需注射一剂。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目前各公司产能依然处于扩张期,新建产能正在不断投产。如果能按照规划完成扩产,那么到年底中国的疫苗产能将足以覆盖全部人口,但在夏天前依然面临不小的压力。
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新冠疫苗接种,对于基层而言也存在挑战。截至23日15时,北京朝阳区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001982剂,朝阳区某疫苗接种点的工作人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年初该接种点日接种人数约2000人,近日已有超过5000人的时候。“我们一直是高强度工作,接种能力主要还是受人手不足限制”,这名工作人员表示。
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表示,未来要充分挖掘现有接种点潜力,同时在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增设接种点,并且在人口集中区域或集体单位设置临时接种点、移动接种点,推动疫苗接种工作进学校、进工厂、进工地、进社区。此外,精准安排配送计划,保障冷链运输条件,加强省域内疫苗调配,充分考虑两剂次灭活疫苗弹性时间间隔,预判疫苗供应情况。
上述疫苗专家表示,尽管新冠疫苗接种的工作强度前所未有,但相比过往仅卫生和疾控部门参与的疫苗接种,此次是全社会动员,因此实现目标的把握很大,“具体的接种效率很可能呈现曲线增长,速度将越来越快。”
仍需抓紧疫苗免疫“黄金窗口期”、预防“免疫落差”
加快推进这一史上最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是为了早日筑起免疫屏障,但目前尚无关于多少比例的人群接种新冠疫苗才可形成免疫屏障的权威数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24日表示,按照数学模型计算,如果新冠病毒传播数以3计算(即1名患者可传染3人),那么需要完成70%的疫苗接种,其保护率才基本达标。“但这是最低要求,在许多情况下未必够”,张文宏解释称,“因为疫苗保护率并非百分百,如果有效率为90%,那么接种率还应进一步提高,最好能达到80%,上不封顶。”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近日则表示,群体免疫的建立,与疫苗的保护效力和人群的接种率有很大关系。过去消灭天花,形成人群免疫力要达到85%左右。传染性更强的麻疹,需要95%的人群免疫力才能阻断这一疾病。
整体来看,实现对新冠病毒的群体免疫需要符合条件的民众积极参与预防接种工作。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近日曾表示,当前影响接种意愿的有两个主要因素:第一是疫情防控因素,我国的疫情总体平稳,部分群众就认为感染风险比较低,暂时不需要接种疫苗来增加保护力;第二是由于新冠病毒疫苗属于新上市疫苗,部分群众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关于疫苗使用效果的信息。
为提高民众接种意愿,一些地方近日也纷纷出台鼓励政策。以北京大兴为例,自3月24日起,大兴区陆续为完成两针新冠疫苗接种人员提供购物优惠,优惠消费总金额超2亿元。此外,武汉武昌区疾控中心等也推出便民措施,使用移动接种车等设备实现社区、单位等地点上门接种。
多名公共卫生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曾强调,中国目前仍处于推进疫苗免疫的“黄金窗口期”。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专家黄严忠表示,由于欧美国家计划在今年秋季前完成疫苗接种计划并重启彼此间的连通,中国也需要加快接种的脚步,预防可能发生的“免疫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