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1980 年重庆地区粮仓建筑研究
2021-03-25全佳王雪松
全佳,王雪松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5)
0 引言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掀起了粮仓建设的高潮。 据统计,1950—1980 年建成的仓容比1949 年全国的总仓容多13.3 倍[1]。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统购统销政策逐渐解体,形成了以国有粮食企业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有的粮食市场主体,导致许多乡镇的粮仓建筑处于闲置状态。 在重庆,根据历次的历史建筑筛查发现,该时期建造的粮仓建筑有80%处于闲置状态,但因其独特的社会历史价值,以及较高的建筑科学和技术价值,在总共五批次的历史建筑名录中粮仓建筑占比约3.5%(表1)。
表1 重庆市第一、二、三、四、五批优秀历史建筑中的粮仓建筑
这一时期的粮仓建筑,折射出建国后国家社会经济政策方针的导向,同时也是建筑形态和技术相互影响的结果。 受地方农业生产、地域气候和材料技术的共同影响,同时期的重庆粮仓建筑在空间形态和结构材料方面都体现出较为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建筑形态的特色,细分为空间、材料和技术上的地方性。
本文首先梳理国家及重庆在这一时期粮仓建筑的发展脉络,然后分类提取出重庆地区粮仓建筑的建筑形态特征,并尝试从空间适应和技术适应两方面进行空间形态的流变分析。
1 1950—1980 年代粮仓建筑发展概况
1.1 国家粮仓发展概况
在1950 年代,粮仓建筑是依据“面向城市,照顾农村,一般建在大中城市和工矿区, 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选择交通便利和安全地区,并照顾到常年容易遭受灾荒的地区”的建库方针布局的。 在仓型选择上,主要选用20m×50m 规格的标准平房仓,简称苏式仓。在南方地区,考虑到通风散热,发展出拱型仓。在1960 年代,粮仓选点应符合“山、散、洞”的战备要求。其布局和规模,要按“小土群”的原则,建立仓库群,重点建设土圆仓和地下仓。改革开放后,在沿海港口和交通物流枢纽地区建成了一批现代化的立筒仓、楼房仓、钢板仓[2]。
1.2 重庆地方粮仓发展
重庆地区粮仓案例的筛选以1950—1980 年代初的时间范畴为基准,空间上涵盖了重庆市所辖的各个城镇和乡村(图1),且以粮仓的建筑形态为划分依据。
根据重庆地区粮仓建筑的现存情况, 粮仓主要呈现为三种形态:平房仓兴起和发展于1950 年代,在各个年代都是主要仓型;拱形仓主要繁荣于1960 年代;圆筒仓主要繁荣于1970 年代(图2)。
图1 重庆地区粮仓建筑区域分布图
图2 重庆地区粮仓建筑类型时间分布图
在调研中,部分粮站应用了多种仓型,并具有一定的历时性发展特征,明显受到国家粮仓布局和建设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出重庆地域性的特征(表2)。
2 重庆地区粮仓建筑形态的地域性分析研究
地域性建筑理论倡导“寻求一种立足于现代技术,连接地域背景和文化的传统建筑”[3]。 回溯历史, 重庆地区粮仓建筑在1950—1980 年间,实践和应证了这一思想。 重庆地区地貌多是山地和丘陵,在农业生产上缺乏大规模生产的条件。 所以,在粮仓建设上应因地制宜,规划布局和建设规模采取小规模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同时,重庆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湿热气候,具有高温多雨、高湿风缓的气候特征,直接影响粮仓的防潮、隔热、密闭、通风等性能,从而导致建筑形态变化。 建国初期还面临资金短缺的情况,需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技术,以便经济、安全、高效地储藏粮食。
表2 关于不同时期重庆地区粮仓建筑类型总结
2.1 建筑形态的地域性特征分析
受国家粮仓布局和建设的影响,与全国基本同步,重庆粮仓在建筑形态上主要有平房仓、拱形仓、圆筒仓三类。 但与全国常规的三种仓型相比,仍有其特点。
(1) 平房仓
平房仓是我国最常见的粮仓形式之一,大多数为砖混结构的单层仓房。1954 年以后苏式仓的引进,成为房式仓的“典型”,又称“标准仓”[4]79。 这种仓型可节省木材,降低造价,在扩大仓容上有积极作用, 是计划经济时期适用范围最广的一种仓型,在东北、西北等寒冷平原地区得到了青睐,满足了国家对扩大粮食生产储藏容量的需求。标准苏式仓平面尺寸通常为 20m×50m, 屋架跨度约为 8~12m,进深一般为2~3 个跨度,总面阔为进深的两倍或以上,储粮的堆粮高约3m[5]。
但此种仓型通风隔热条件相对较差,其仓房面积大且不分仓廒,不适于品种分级管理,仓容实际使用不足。 它的房檐低矮,屋顶隔热条件差,夏季屋脊处大量积聚热量,容易导致仓温、粮温偏高。 此外,仓内粮堆过高,人工操作不易[6]。 从表3、图3 的分析整理可以看到,重庆地区的平房仓和苏式标准仓有形态上的显著变化。 仓房的平面尺寸明显减小,减少了占地面积,以适应山地地形;房屋高度和出檐深度明显加大,加强了通风散热,以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特征;此外,储粮也满足了当地小规模农业生产和杂粮分类储藏的需求。
表3 苏式标准仓和重庆地区平房仓的基本信息
图3 仿苏式标准仓与典型重庆平房仓剖面对比示意图
(2) 拱形仓
1950 年代末,为了提高粮仓的仓储性能,在平房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拱形仓。 它与平房仓的屋顶形态不同,但仓房平面形式、高宽以及墙身、地坪构造与平房仓类似[4]83。为了提高储粮性能,弥补单一大空间储粮的弊端,拱形仓一般分为多个仓廒,长度根据仓廒的个数决定,强化粮食的分类、分级管理,便于粮食的存放和调运。 北方和重庆地区拱形仓的基本信息见表4 和图4。
根据表4 的数据分析, 重庆地区拱仓普遍高于北方拱仓,这主要是适应重庆山地地形和湿热气候的结果。 同时,重庆地区拱仓普遍设置二层连廊(图5),连廊上下均有双开门,与北方地区拱仓有明显差异。 综合分析,设置二层连廊的主要原因是,在粮仓运输中,重庆地区主要依赖人力而非机械设备。 加之拱仓较高,设置二层连廊就更为必要。
图4 多拱仓对比示意图
图5 重庆地区多拱仓外观
(3) 圆筒仓
1960 年代起,为了满足备战、备荒的需求,粮仓以“山、散、洞”布局为首要建设条件, 土圆仓和地下仓首先在北方地区发展起来。1970 年代以后,全国各地兴建了大量的粮食筒仓,圆筒仓造价更低、施工简便、气密性构造良好、耐久性好、体量小巧,节省了基层粮站的投资预算,性价比高[8]。 在南方高温多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土圆仓因其自身逐年遭受腐蚀而影响储粮安全,后来逐渐被砖圆仓取代。国家粮库建的土圆仓直径6~8m,檐高3.6~4.5m[9],重庆乡镇地区的砖圆仓较多, 常用尺寸直径为12m 左右, 高度10m 以下,见表5。 圆筒仓可以是单个筒体或是多个筒体组合,地形适应能力强,同时满足“高空”储粮要求,适应性更强,使用更灵活。
表5 土圆仓和重庆地区砖圆仓的基本信息统计
土圆仓和砖圆仓的构造组成相似,主要的区别就是建筑材料的差异(图6),材料的差异使得砖圆仓比土圆仓更加高大。重庆地区砖圆仓采用砖石墙体,比土墙的抗侧能力强,粮仓高度更高,通风更佳,更能适应重庆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同时,砖圆仓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穹顶,其跨度比草泥和砖砌穹顶更大,防水效果更好,更能适应重庆季节性多雨的气候环境;另外,砖圆仓的平面形式多样,有单仓、对仓和组合仓等,更能适应重庆的山地丘陵地形。
图6 圆筒仓对比示意图
3 建筑形态的地域性流变研究
根据表2 可知,重庆粮仓建筑的三种形态具有一定的历时性发展特征。 通过梳理这一发展过程,可以发现三种仓型在空间气候适应、技术经济适应两方面的流变规律,其核心是基于农业生产的地方性对仓储需求变化做出的合理适应。
3.1 空间气候适应与形态流变
如图7 所示, 重庆地区粮仓的空间形态发展主要有两个趋势:单一大空间转化为多个小空间组合;竖向上从“平面”向“空间”推进。
图7 粮仓形态变化示意图
(1) 水平空间流变
平房仓完整单一的空间不适合重庆“多品类、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特征。 在水平空间的演绎过程中,从大矩形平面发展为多个小矩形串联的拱形仓,多仓廒组合的方式更利于粮食品种的分类保存。 圆筒仓储存效率高,避免空间“死角”,利于清理,适应山地地形,造价也相对较低[11](图8)。
图8 水平空间变化示意图
(2) 竖向空间流变
平房仓的房檐较低矮,跨度大,不适合重庆高温高湿的气候,不利于夏季通风散热。 结合结构形态,多拱仓能有效增加净空,提高采光通风,降低堆粮积温。 圆筒仓高效利用容积,穹顶侧推力自平衡,体型可以更加“高耸”,能发挥高空储粮的作用,节省用地(图9)。
图9 竖向空间变化示意图
3.2 技术经济适应与形态流变
如上所述,建筑形态变化是基于仓储需求的变化,同时也需要技术的支撑。 1950—1980 年间,国家和重庆地区的建筑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够满足建筑形态的需求,但地方性技术要素仍然对建筑形态有一定的修正和调整。
平房仓多采用砖木混合结构,这是我国近代以来常用的技术体系,在城市建设中有一定的技术积累,较为普遍,但在偏远的乡镇建设中,仍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在适应地域技术经济条件的过程中,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地域特征。
标准苏式仓和重庆的平房仓墙体均采用砖石砌筑,但苏式仓木屋架跨度较大,常采用四柱三跨式三角形组合木屋架,上铺双坡平瓦。 而重庆平房仓的跨度较小,采用单跨三角木屋架,小青瓦屋面,通常在木屋架中间增设砖柱支点,以适应较小的木材断面。因而,苏式仓的形态较为“浑厚敦实”,而重庆地区的平房仓形态更显“轻盈纤巧”,如图10 a)和图10 b)所示。同时,在山墙的山花部分,苏式仓仍然采用砖石砌筑将木屋架包裹,而重庆地区平房仓采用竹木夹壁墙,屋架外露,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 此外,为了适应南方湿热气候, 提高粮堆上方的气流循环效率, 常在屋顶凸出高侧窗进行通风换气,如图10 c)所示。
图10 平房仓形态解析
图11 拱形仓形态解析
图12 圆筒仓的“出气口”
与北方拱形仓一样,重庆拱形仓的拱顶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由于技术经济的影响和施工工艺的限制, 在多雨潮湿的重庆,混凝土浇筑和油毡防水层的施工质量较差, 导致拱仓屋顶普遍存在渗漏的情况。 因此,重庆拱仓采取加建双坡青瓦屋面的手段,构建双层屋面体系(图11)。 在功能上,传统青瓦屋面解决了屋顶渗漏的质量问题,并在两层屋面之间形成空气间层,有利于通风隔热;在形态上,连续起伏的坡屋面造型呼应着乡野质朴的建筑风貌。 此外,重庆拱仓屋顶的挑檐较北方地区更深,以避免雨水经常腐蚀墙体。
根据表5 和图6 的信息, 重庆地区砖圆仓在直径和高度上均大于土圆仓,其整体体量比土圆仓高大。 与多拱仓类似, 重庆地区砖圆仓的钢筋混凝土穹顶也有渗漏, 同样采用加设小青瓦传统屋面的方式解决, 其屋顶模仿中国传统建筑攒尖顶的形式, 形成了具有传统韵味的乡土建筑外观, 与历史时期的乡镇建筑环境较为协调。 为了强化储粮功能,在仓顶圈梁上挑出檐板,以防雨水顺仓壁而下,圆仓顶部上方留有通风出气口,加强空气流动[13](图12)。
4 结语
粮仓建筑作为重庆地区历史建筑中的重要类型,目前鲜有系统性的研究。 本文通过横向对比归纳梳理,得出重庆地区粮仓建筑在空间功能、建筑性能和结构材料三方面的地域性特征,并且从时间纵向上挖掘不同仓型在空间气候适应、技术经济适应两方面的流变规律。 对重庆地区粮仓建筑形态的地域性分析研究不仅再现和实证了地域性建筑思想,也丰富和具体了地域建筑设计方法,同时还增强了历史建筑中社会文化价值与建筑科学艺术的关联,拓展了历史建筑价值发掘的维度和深度。 粮仓作为历史的链条,不仅承载着当地居民的记忆,也是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这对我们今后保护历史建筑,以及更好地再生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