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会”政治的效率追求

2021-03-25阿计

人民之声 2021年2期
关键词:议政人代会两会

渐行渐近的早春三月,已拨动2021年全国“两会”的倒计时。从公布的议程看,此次“两会”承载的使命殊为厚重。以全国人代会为例,除了常规议程外,重头戏还有审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修改人大制度两大重要法律。与此同时,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压力下,“两会”加快节奏已是大概率事件,面临着与去年类似的挑战:如何进一步提升运作效率和议政质量,以解决会期紧缩与议题扩容之间的内在冲突。

当下的防疫需求,固然可以视为倒逼“两会”高效化的直接动因,但从本质而言,代议制本身就是现代民主政治基于效率要求的制度选择。全国“两会”作为最大规模的政治集会,必须考虑民主的成本投入与成果产出,在有限的会期内,实现政治功能的最大化。正因此,“两会”的效率价值,并非只是应对非常时期的一时所需,而是确保优质民主的永恒追求。

事实上,“效率”正是近年来“两会”政治改革的核心方向。比如,此次拟修改的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已明确:“必要时常委会可以在大会举行前组织代表研读讨论有关法律草案。”这一旨在提升立法审议效能的制度价值,已为实践探索所验证。以去年为例,全国人代会前夕,分布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集中研读、讨论了民法典草案,进而在大会期间以高效深入、有的放矢的立法审议,促成了立法成功。不难想象,倘若没有这番事先的“做功课”,以法典草案体量之庞大、大会时间瓶颈之局限,即便勉强完成审议,其质量也难言乐观。

就此而言,近年来“两会”召开前的一些类似惯例,诸如“一府两院”向部分全国人大代表通报相关情况等等,都有待进一步以制度形式加以肯定和扩展,以更为开放的姿态,为代表委员提供更为丰富的“预习”素材。如此,对于代表委员知情权利的保障,才会转化成助推“两会”政治效率的更高价值。

另一方面,“两会”议决事务日趋复杂、融合的走势,既是中国社会转型改革的现实投射,也对代表、委员构成了诸多跨界性的认知压力,这就需要引入充分的专业服务和智力支持。去年全国人代会期间,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开发的手机APP版,专门增设了2021年预算审查速览模块,以图表、比对等更加直观的呈现方式,为代表提供“一站式”查询分析功能,大大缓解了“看不完、看不懂”等预算监督难题。类似的助力举措,理应在“两会”政治实践中不断创造和推广,以摆脱低效、虚空的履职困境。

提升“两会”政治效率的又一个关键点,乃是对民主程序和机制作出合理改革。已纳入修法议程的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力图精简个别并无实质意义的表决程序,正是意在腾挪更多的议政时间。然而全国“两会”所面临的深层矛盾还在于,超五千之众的代表委员固然体现了利益代言的广泛性,但多元的表达欲望、参差的政治素养,也容易引发议题的碎片化、建言的泡沫化,进一步加剧与有限会期之间的紧张。这就需要采取更多的改革措施,使“两会”议政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制度性、全局性的议题,而非纠缠无效清议、虚耗政治资源。

比如,对于代表、委员表达权的平等保障,不仅体现于言说的自由,也应体现于思想的竞争。因而,除了合理限制发言时长,更需防止“口水建言”侵蚀优质议政的空间。近年来,“两会”已对代表委员发言提出“不讲空话套话”等要求,此类建言原则,需要以更为细化的制度,形成实质性的约束;再比如,相比“两会”的分组议事模式,大会发言不仅更利于聚焦重大议题,也更能促进意见交流的效率和广度。但从全国“两会”实践看,人大大会发言尚待真正激活,政协大会发言虽已成惯例,其议题设置也有待优化。因而,如何有效筛选最富价值的议题,进而启动大会发言,乃至同步植入辩论程序,理应纳入未来改革的重点选项。

从更广阔的视野看,代表、委员的政治热情,不应只是“两会”期间的昙花一现,而应贯穿于常态化的履职行为,倘若能充分利用闭会期间的建言献策、监督公权等权利,当能促成许多问题及时解决于日常渠道,而不致拖延成“两会”议题。如此,“两会”便能适度减负,更好地实现其政治效能。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不仅是一场民主的盛宴,更是一场民主的大考。而效率追求,正是其中至为关键的改革考题。因为说到底,一个更加务实、优质、高效的“两会”议政生态,既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全体国民的殷殷期望。■

猜你喜欢

议政人代会两会
坚持“四个三” 提升乡镇人代会质效
街道议政会:基层创新续接民意
喜看人代会上“微信热”
乡镇人大“预备会现象”呼唤法律明确规定
市人代会剪影
上虞区:推行街道议政会制度
龙湾区:建立温州首个街道议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