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财政政策提质增效
—— 预算审查座谈会代表如是说
2021-03-25
本刊记者 晓 敏
(雪敏/摄)
1月25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财政经济委员会预算审查座谈会如期举行。22个代表团推荐的代表、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省财政厅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代表们围绕政府债券、转移支付、生态发展区生态补偿等方面问题对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提出了45条审查意见。
更好发挥政府债券杠杆作用
“2020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 484.67亿元,完成汇总预算的101.1%,增长1%。主要的支出项目包括教育支出和科学技术支出等,完成汇总预算的比例都超过了100%。”省人大代表、广州银行合规总监徐函表示,2020年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体现了精准调控、重点保障、方法得当、高效执行、安全财政的特点和亮点。在财政收入增速趋缓与财政支出刚性增长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民生教育等重点支出依然保障有力,“体现了广东财政是一个民心财政”。对于2021年的预算安排,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在财政预算的日常管理执行及监测上要更全面,更严谨。二是适当提高广东省的债务水平。“广东债务总体安全、风险可控,建议向中央争取更多的债券额度,提高财政资金的杠杆效用”。三是继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财政预算的执行上要与货币政策的实施相适配,发挥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的撬动作用,实现积极的财政更加积极有为。
省人大代表、中国农业银行汕尾分行副调研员陈丽秋表示赞同,“我们省现在的债务比例还有比较大的拓展空间”,建议中央加大对我省债券额度支持力度,加大对市县转贷,增加粤东西北一般债额度,减少专项债额度。她还建议,要继续加大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考核力度,促进各地千方百计盘活国有资产,让国有资产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加大财政丰裕度。
省人大代表、江门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中坚认为,要通过控制政府债务,时刻警惕财政风险、金融风险。要把政府债务控制在一个合理规模之内,确保财政政策有空间应对“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给出去的财政资金能不能够发挥作用,有没有实现这笔资金支出时的初衷,这是非常关键的。”他建议省财政厅在预算支出方面安排适当,关键是要跟踪问效,要继续完善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办法。“在财政收入是100个亿的时候,我们觉得收支矛盾突出。到了1 000个亿的时候,我们觉得形势严峻。现在广东是全国唯一一个突破万亿财政收入的省份,我们觉得形势更加严峻。这说明跟蛋糕的大小没有关系,是跟我们怎么切蛋糕有关系。”他建议财政支出在今年还有今后一段时期,能够从财政资金效用方面逐步地缩小区域之间可支配财力不均衡的状况。
提高生态发展区生态补偿
“韶关属于粤北生态保护区,整个生态保护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们的经济发展,所以韶关经济总量、税收规模比较小。”省人大代表、韶关市北江纺织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小娟建议,调整税收分成的比例,给予粤北生态保护区一定支持。“希望按照一核一带一区‘一区一策’的政策,能够给予粤北生态保护区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出台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补偿和产业引导的实施意见,我们代表往年提的建议写进了今年的报告里。”省人大代表、清远市清新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国杰建议,省财政部门在协助省里出台相关政策时要充分测算北部生态发展区各项民生基础的需求,让粤北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为金山银山,大力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发展。
省人大代表、河源市源城区民政局局长张福田建议在支持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粤东西北市本级的转移支付力度,将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和县域基本财力保障的实施范围扩大到粤东西北的市本级,提高市本级在协调区域发展,保障基本民生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提高转移支付能力补齐粤东西北短板
“粤东西北落后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我们现在要融入双驱发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设施显得更为重要。”省人大代表、潮州市政府副市长林文锋认为,粤东西北近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鉴于粤东西北各市财力比较薄弱,交通项目的投入又非常大,建议省财政对粤东西北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大出资比例,尽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省人大代表、揭阳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邱鹏建议对民生基础建设按照事权划分来区分省市县三级负担的比例,解决高速公路等大投资项目地方财政资金配套难的问题。
省人大代表、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刘燕建议,根据财政收支情况动态调整财政事权省市负担比例,增加转移支付支持力度,使省市负担比例更加合理。她还建议,中央和省级垂直管理部门运作经费统一由上级足额保障,对相关需要市级承担的部分经费,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原则划分,切实将财力下沉地方,减轻地方支出负担,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省人大代表、汕头市税务局个人所得税科副主任科员郑冬燕表示,去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还有减税降费等多种压力,广东财经能够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值得点赞。建议设立人才发展的基金,支持欠发达地区引进培养重点产业人才,建立粤东西北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资源合作长效机制,来优化区域人才资源的配置。
省人大代表、珠海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黄鑫建议设立人才发展资金,支持欠发达地区引进、培养重点产业人才,建立粤东西北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资源合作长效机制,优化区域人才资源的配置。
省人大代表、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坪山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叶丽燕建议,要加大民生资金投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粤东西北地区的协调发展。
省人大代表、肇庆市商务局局长黄丽芬提出,结合肇庆实际,希望充分考虑肇庆“半珠半山”“半工半农”“半城半乡”市情现状,在转移支付、专项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助力肇庆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好民生实事“大文章”
省人大代表、梅州市平远县城南中学校长凌育双建议设立高质量发展基金,促进老区苏区制造业的发展,补足短板,加快培育一批本土服务的龙头企业。同时保障乡村振兴发展的后续配套资金,比如河流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等,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省人大代表、湛江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世趟认为,扶贫工作见成效,农村建设也稳步推进,现在农村的污水处理问题要重视,要加大技术支持。
省人大代表、惠州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勇辉建议加大乡村振兴投入,尤其是农村教育投入,拉近城乡教育水平。加强建设体育强省,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投入,推动体育场馆的免费或者是低收费开放。
“不少代表点赞十大民生实事专项工作,更细更实地聚焦民生问题。”省人大代表、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处四级调研员林炜霞表示,省财政厅对民生支出方面的安排非常务实,能够回应人民群众日常关切。“十大民生实事从“十二五”到“十三五”,现在又延续到“十四五”,我们非常期待这项专项工作能够在保障民生问题方面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企业发展创造更贴心的环境
省人大代表、广东中诚安泰会计师事务所副所长许智认为高新技术补助针对各个企业相对来说金额偏小,起到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他建议,可以在省、市层面成立产业发展基金,针对“十四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产业或企业进行重点帮扶,加快和促进相关行业发展。
刘勇辉代表建议政府发放“春节大礼包”, 在疫情防控专项资金中,设立“在粤过年”企业稳岗专项补贴。“建议在呼吁大家留粤过年的同时,省市可以拿出专项经费,用于支持鼓励务工人员留岗过年。”对于高新区的建设,他建议参考外省对国家高新区的支持,省里不分成国家高新区产生的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或降低分成比例;提高省对国家高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下达比例,给予国家高新区充分的财政、土地等政策保障,支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省财政厅负责同志在听取代表们意见后表示,省财政厅将及时通过短信或电话形式逐一回应代表的意见。今后,省财政厅将继续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进一步加强与代表的沟通联系,把人民群众的期待作为做好财政工作的出发点,把人大代表的呼声作为改进财政工作的切入点,以更好的状态、更高的标准,更加富有成效地推动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