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骨”说“肉”
2021-03-24薄慕周
薄慕周
一看题目,也许有诗友认为笔者不务正业,又要发怪论,讲诗词创作怎么扯到骨头和肉?其实,这一点也不怪,我们常说:文章要写得“有骨头有肉”。诗词亦然。
诗词有“肉”无“骨”,会成为烂泥一滩,立不起来。诗词有“骨”无“肉”,便形如骷髅,面目可憎,样子吓人,看一眼便魂飞魄散,唯恐避之不及,更别说去喜欢它了。诗词要“有骨头有肉”,方为上品。人们常说,“诗词有骨不软,有肉不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目前,有不少同志写的诗被称为“老干体”。其“诗词”作品,写得干巴巴的。在其作品中,他们会把自己思想、观点、道理等,用大白话一股脑倒出来。如有位诗友写的《七绝》:“昨天下雨躲村西,上下浑身少干衣。老伴跑来将伞送,汗流满面笑嘻嘻。”就是用大白话叙述了一件下雨天老伴为他送雨伞的事。这些东西称不上是诗,只是文字游戏。看着写的热热闹闹,读完后,就如白开水,淡而无味。还有位诗友在作品中写道:“实现四个现代化,不达目标不回头。”这样的句子,缺乏形象思维,是空洞的口号,有骨干无血肉。
那么,什么样的詩词,是又有骨头又有肉的好作品呢?试举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重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在这首表达羁旅之愁和对亲人的深刻怀念之苦的诗里,第一句以妻问归期我答无期,使羁旅之愁,不得归之苦跃然纸上。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使羁旅之愁、不得归之苦与夜雨交织,形象的凸显愁苦和秋雨一样,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整个夜空。这就是“未言愁而见愁深,未言苦而见苦重”。“何当共剪西窗烛”一句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的世界。“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写在未来夫妻相聚时的欢乐情景。作者以未来的相聚之乐反衬今夜的愁苦。以乐写愁愁更愁,以乐写苦苦更苦,把全诗推上高潮,把情感推上高潮。纵观全诗,并未出现“忧愁、思念”的字词,却把愁苦思念之情写到了极致。“有骨而不露骨”,用意象、细节,传情达意,感人心扉。这就是有骨有肉的好诗。
尚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该词就是有骨头有肉的好词。李清照在这首词里,写重阳节思念丈夫的离别之苦、相思之情。这是该词的“骨”。从字面上看,看不到相思、别离的字眼。反复诵读,仔细品味,它的每个字里都浸透这些情感。这就是词不露“骨”,“骨”藏肉中,也叫“意蕴象中”,用细节,用意象传情达意,产生共鸣的力量。有“骨”不露的词,才叫丰满,才叫含蓄,才叫美妙。
再如,南后主李煜的《长相思》:“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全词没一个愁字,但哀怨和忧愁,却充满了字里行间;全词,对自己没做任何刻画,但期盼心上人,快快归来的形象,跃然纸上。该词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抒发悲愁情绪的经典之作,是因为李煜,把炙热的思念、悲愁情绪之“骨”,藏于字里行间,隐于高山、天空、烟水、枫叶、塞雁、风月等开阔的意境之中,达到了“有骨而不露骨”的境界。诗词,无“骨”不行,无“肉”也不行。初看无“骨”,品来有“骨”,恰到好处,含而不露,方为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