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吊牌让“货”数字化
2021-03-24赵栋梁
赵栋梁
2020年10月,在杭州举办的阿里数智峰会上,阿里人提出了“双轮驱动+ 万场升级”的理念。
所谓双轮驱动,是指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就像一辆车上的两个轮子,一个转动时另一个也要跟着转动,这样才能跟上顾客前进的脚步;而万场升级,是指在越发强烈的智慧零售背景下,当下的门店零售一定是以“人”为中心,要想赢得顾客的青睐,就要从C(用户)端的需求出发,尊重用户体验,高效联动B(企业)端,迭代产品的供给。
今后,我们会看到大量的,以人和场景连接为主题的高新技术应用,门店的人、货、场数字化运营正在加速融合,这将是企业获得效率和业绩提升的大势所趋。
本人在鞋服商品管理领域工作了近20年,从自身专业出发,比较关注这个大趋势下,智慧门店中“货”的数字化运营。但从目前一些品牌的门店数据驱动构建,线下门店技术布局来看,更多集中在会员识别、客流分析、热点轨迹、成交转化、智能巡店、员工状态等方面,并没有对“货”的数字化运营,给出深层次的技术路径。
随着人货场融合的需求加速,在智慧零售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商品管理该怎么升级?有什么新的技术手段可以使商品管理效率大增,推动企业的业绩提升和效益改善?
2020年11月,这个疑问有了一些进展。一个品牌的营销总监透漏消息给我,在鞋服圈子里,已经有一些龙头企业,在悄悄地使用某高科技公司的“电子吊牌”技术,进行门店“货”的数字化运营,并且较好地解决了货与人、场的融合难题。
抱着好奇和对新技术的向往,我前往北京,跟这家公司的CEO聂老师和研发总监,就当前智慧零售中“货”的数字化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下是我的所见所闻:
发现一实现人货场数字融合,物联网技术加持VMD管理
“货”要怎样才能跟“场”进行数字化融合?
聂老师说:要在门店的鞋服产品上悬挂经过物联网技术处理的“电子吊牌”,然后就可以通过专门的物联网设备,实时追踪每一件产品在门店的放置时间、陈列位置、店/ 仓数量。
他们曾经调研过国内外的RFID吊牌技术在一线门店的应用,发现这种吊牌对智慧零售的支撑功能十分有限,就连盘点和收银都需要使用设备去扫描。虽说盘点数据比人工快,但数据终究不是实时和自动的,当公司想知道准确库存时,还需要再安排人员去用设备读取。
聂老师团队给鞋服企业提供的,是使用物联网技术的电子吊牌。内置可以使用2年以上的电池和定位芯片,不需要使用GPS 卫星定位,通過自主研发的“基站”,门店内的每一件产品,都会实时与计算中心连接,“告诉”电脑我是什么款号,现在陈列于门店的什么位置,已经放了多长时间,并且吊牌可以重复使用。
对于货品盘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子吊牌,可以轻松实现每周2次大量门店的实时采集。基于这些商品数据,品牌门店的VMD规划,可以做到周级别,品牌的操盘手可以知道门店有多少货,还能在追踪图上看到每一个陈列区位放置了什么货品,也可以看到关心的重点款放置在什么位置。
交流时,我们用Pad 和手机分别查看了一个门店的实时陈列图,图上有用不同颜色标识门店的重点区域,货品也有三种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的商品动态等级。
通过CEO聂老师的介绍,我确确实实的感受是:如果一个公司有几千家门店,采用物联网技术,VMD部门的门店陈列规划就可以做到分区和器架级别,可以通过实时数据检查陈列规划的执行情况,再结合销售数据,就可以对门店的器架和商品陈列进行PDCA改善。如此一来,最大程度提升门店陈列效率,变得指日可待。
发现二高精度用户行为追踪,物联网技术锁定畅销款
但凡从事商品管理的朋友都知道,鞋服门店商品控制有一个最大的难题:畅销款发现晚。
对于畅销款的识别,我们通常采用每周进行TOP款分析,通过销售排名来决定畅销等级。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比较滞后,一周分析一次,等到真正发现一款货排名上来时,已经是几周之后,结果往往是“抢”不到货。
在传统的商品管理中,需要进行每周的畅滞销分析,使用数据进行再订货时间的计算,为库存建立安全库存标准,可谓是忙的不亦乐乎。每周一做数据分析,周二门店经营分析会,一年就是这样干的,至于效率和结果,能有部分门店和商品达到可控范围,就算不错了,至于整盘货的售罄率和毛利率的达成,由于数据量大很难进行全方位跟踪和分析。
据聂老师介绍,在门店中安装公司自主研发的“基站”,电子吊牌的位置坐标就会被追踪,当有顾客拿起鞋或者衣服时,电子吊牌的坐标就会发生变化,基站就会感知到这件货品被顾客触摸了一次;如果被拿起又放下,设备就会记录起始时间,传回计算中心;如果货品被拿到试衣间,设备就会记录一次试穿。
货品到店上架后,通过用户的行为数据跟踪,如果一款产品,拿起的次数多,试穿的次数多,证明它存在“爆款因素”;如果上市一周以内,触摸率高、试穿率高、成交率在增长,那么恭喜你,它作为畅销款的必备条件已经十分充足,补货就有了较好依据。
当前很多公司要做“快反模式”,但是上市后快速找畅销款的方法始终难有突破。大多数的公司采用积累“销售数据表现”的方式,可惜的是,这样很容易延误战机,补不到货。通过加载物联网技术的“电子吊牌”,用户的行为数据被跟踪和识别,能帮助我们大大提高预判畅销款的速度和效率,业绩提升也不再是一句空话。
发现三门店精准配补调,物联网技术让商品高周转
每周给门店做配货、补货、调拨是商品管理的三个核心工作。通常情况下,畅销款的销量可以提前预判,但对于一个门店来说,畅销款占比一般只占总SKU量的8-10%,剩下的大部分产品是“长尾库存”,也就是平销和滞销款。
长尾库存的销售分布没有规律,需求起伏很大,有的款甚至只卖了几个。由于销售不活跃,用数据分析做配补调的决策,就缺乏严谨性和可信度,因此,对这些产品进行门店周库存计划的制定,一直是商品管理的难题。
聂老师说:对门店长尾库存的管理,物联网技术加载的电子吊牌有天然的优势。首先,电子吊牌是基于单品进行管理的,这就决定了其采集的数据和信息颗粒是最小单元。其次,电子吊牌可以记录SKU 的到店时间,形成商品分析的库龄数据。此外,电子吊牌还可以记录SKU在卖场的位置信息,形成陈列坐标数据。
当我们在计算中心,为每个SKU 设定准确的生命周期后,后台的门店调拨系统就可以把即将过季或者在某段时间后过季的SKU自动扫描出来,给商品人员提供预警,并告知SKU的陈列位置,极大方便了商品人员进行业务判断。
在后台的数据中,门店的品类销售和库存数据完全实时,畅销商品结构比例和陈列布局一览无余,使得配货判断和补货效率都得到了提高,门店的商品MD结构规划直接做到周级别……想到这些,我仿佛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跳动。
2021年,在这个买方市场时代,一定要把门店的“货”变得有效率,给得对、给得足、放对位置、投放时间精准,才能卖给喜欢的“人”,如此,智慧零售场景构建才能发生作用,业绩才能得到大幅提升。
小结
多年来一直从事鞋服管理工作,对于提升运营效率和业绩这件事情,总的来说,圈子里比较成熟的鞋服公司,有三种常见干法,分别是改进产品和服务,技术升级和改造,优化供应链和运营。
这三种干法中,唯独技术升级和改造存在引入“窗口期”,当一个新技术出现后,留给企业的选择时间是短暂的,然后行业的列车就驶离站台了,你只能换交通工具去追赶。在我看来,运用物联网技术感知消费习惯,预测消费趋势,引导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将是线上线下融合做好门店零售的一个“新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