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们家门口的幸福养老
2021-03-24陈敏
陈敏
86岁的彭玉华婆婆,耳聪目明,是一位性格开朗的老人。去年,本着不愿给子女添麻烦的想法,她选择来到了离家不远的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站,开始了她崭新的养老生活。
彭婆婆的“朋友圈”
这个面积约300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服务站,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优侍高龄社”跃新社区驿站。
该养老服务站是大渡口区56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其中一个。走进“优侍高龄社”跃新社区驿站,整体环境整洁大气,各个活动室布置得温馨舒适,棋牌室内几位老人正在牌桌前切磋技艺。
这个社区养老服务站于2020年4月开始运营,彭玉华婆婆是首批入住的老人之一。
彭婆婆的家就在养老服务站的附近,步行几分钟的路程。之前,她一个人居住,生活多有不便,就住进了社区养老服务站。
“优侍高龄社”跃新社区驿站有10余个床位,除了一名站长,还配备了一名康复医师、两名护工,隔三差五的还有志愿者前来为老人服务。
彭婆婆和另外两位老人住了一个三人间,房间干净整洁,布置得很温馨。墙上贴着最近一周的活动安排:周一,9:30,安神操;10:30,智能手机教学;14:00,手工花制作……每天的活动都不重样,还有太极拳、经络操、手指操等活动。
“这里的服务很好,工作人员很专业,如果身体不舒服,旁边还有诊所,全科医生马上就会过来。”彭婆婆说,在养老服务站的这几个月,她很快乐,在这里还认识了不少朋友,“朋友圈”越来越大。
在彭婆婆的“朋友圈”里,还有一些接受日间照料的老人。黄明贵婆婆就是其中一位,白天她在社区养老服务站里和大家一起参加活动、就餐,晚上回自己的家里住。
黄明贵婆婆说,养老服务站的饭菜荤素搭配合理,也符合老年人的口味,比自己在家做饭方便,价格也很实惠。
彭婆婆和她的朋友们能享受到如此便捷的家門口养老服务,得益于“十三五”期间,我市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和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推行。一批小而美、专又精的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兴起,让老人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养老的愿望。
智能化为养老添彩
李文华是“优侍高龄社”跃新社区驿站的一名康复医师,他身兼多职,除了为站里的老人提供一些保健服务,也会给附近需要助餐服务的老人送饭。
唐建华婆婆就是他的服务对象之一。
节后上班第一天,午饭是酸菜鱼片、肉沫豆角、炒木耳菜、紫菜蛋花汤,李文华将饭菜细心打包后准备送到唐建华家中。
唐婆婆今年67岁,患有严重的类风湿病,出行很不方便,买菜做饭成了一大难题。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她就向社区养老服务站购买了助餐服务。
平时,李文华除了给唐婆婆送餐,还会对她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监测。
为唐建华送完了午餐,李文华回到站内,在大厅内通过大屏幕就看到了另一位服务对象——84岁的姚俊爷爷的健康数据。老人睡眠质量不太好,于是他立即询问了老人的情况。
“十三五”以来,随着养老市场的繁荣发展,智能化适老产品正走进千家万户。在“优侍高龄社”跃新社区驿站大厅的大屏幕,就是一套智能化系统的终端,实时播放着养老服务站的各种信息。
而在姚爷爷的床上,有一条特殊的床带,可以监测老人的心率、呼吸、睡眠质量等,然后生成健康报告,实时传送给社区养老服务站和老人的子女。
“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大数据平台,我们能及时掌握老人们的健康数据,为他们准确地提供定制服务。”“优侍高龄社”跃新驿站站长苟晶晶说,“互联网+”为养老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统筹线上线下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居家服务,让老人在家也能享受到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互帮互助的幸福
像彭婆婆、姚爷爷这样的老人,不仅可以在家门口养老,也享受到了智慧养老带来的便捷。
在他们的身边,还有一批人,他们不仅是老人,同时也是志愿者,发挥余热传递正能量,把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化为一幅幅现实的幸福图景。
“以前的老人们吃完饭就坐在椅子上打瞌睡,要么就是在门口坐着,而现在老人之间互帮互助,沟通交流多了,老人们的精神面貌更好了。”家住大渡口区九宫庙街道锦霞社区的赵行凤今年已经70岁了,作为一名志愿者,她每天都会来到锦霞社区养老服务站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给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赵行凤记得,社区养老服务站有一位何阿姨,丈夫去世后,一度精神很差。赵行凤和志愿者经常找她聊天,鼓励带动她参加各种娱乐活动。渐渐地,何阿姨恢复了往日的精神状态,开始主动参加各种活动。后来,何阿姨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未来,我市将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升级改造乡镇敬老院,推动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