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科普斩断“风俗疗法”
2021-03-24邓晨
邓晨
在许多人的刻板印象里,非洲大陆是科学落后的地区,非裔科学家更仿佛闻所未闻。但其实,非洲国家与非洲裔人口的科研人才与日俱增,在各种学科中崭露头角。
先前当特朗普与福奇造访疫苗实验室时,一位非裔女免疫学家科贝特不时出现在照片中。她是Moderna 疫苗研发的团队领导,一肩挑起mRNA 疫苗的重任。
女科学家泰贝洛·尼奥孔生活在南非,是研究用“光动力疗法”精准摧毁癌细胞的专家,研究成果为她赢得了世界级的赞誉。小时候的她曾经在莱索托放羊,如今却成为知名科学家。
布朗大学的西尔维斯特·J. 盖茨,今年将就任美国物理学会会长。理论物理学的“弦论”与“超对称”研究里有一种“阿丁克拉”图示法,名称来自非洲加纳的一种传统符号,就是他的发明。
斯科特·爱德华兹是哈佛大学的演化生物学讲座教授,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从恐龙到鸟类的演化路径,佐证了恐龙曾经身披如同鸟类一般的羽毛。
非裔科学家的能力早已得到了事实证明,但是非洲国家与非裔人口确实更欠缺教育与科研资源。相关研究数据显示,非洲承受了世界上20% 的疾病,但医疗资源只有全球的1% ;非洲国家的科研人员占人口的比例,平均只有英美的1/20,最贫困的国家大概只有1/100。
如果阅读非洲国家新闻的话,不难读到一些可怕的“风俗疗法”,例如巫师杀人取其器官制作藥材或护身符,或牧师及政客宣称只要“圣灵充满”就可以抵抗新冠,拿杀虫剂乱喷信徒、给信徒喝汽油治病等。许多民众对科学欠缺信任,尤其是中非地区的民众。半岛电视台曾报道过那里不信宗教的年轻人被父母送到精神病院,或被强行“驱魔”一番。
理解这些状况其实并不难,只要想想清末与民国时期的中国,一方面有苏步青、束星北、秉志、伍连德这样的优秀科学家,同时也仍然有鲁迅笔下用人血馒头、人体器官当药材的民众,可以说非洲国家也是处于类似的历史情境。
在亚非拉国家推展“科普”是必要的,但“科普”不能只是单方面“宣导普及”。现在,更加大众化的是“科学传播”与“公民参与科学”,还有对新媒体的使用。例如,在刚果与乌干达有App 专门监测散播血吸虫的蜗牛,南非有观测鸟禽的“鸟类地图”App,动员大量民众使用软件参与野保。
非洲目前在教育及科研领域,已经有许多线上大学慕课平台,以及AfricArxiv 这类开放式论文库。知名开放式论文网PLOS 的前CEO 马林科拉自2017 年加入非洲科学院,专门负责科学传播部门,她期望非洲通过网络学术平台“弯道超车”。
科学家投入大量精力去学习现代的科学语汇,本身就很容易失去对本土传统社会的同理心,甚至对民众摆出居高临下的态度。因此,专门的“科学传播”讲求了解民众的认知条件、道德观念、语言用词、知识储备,针对受众调整知识传播的方式,而非只堆砌难懂的专业术语。
尼日利亚的“非洲科学素养网络”,透过记者与科学家的紧密合作来进行;而在另一方面,许多伊斯兰学者、基督教牧师主动传播科学知识,则为宗教信徒搭起认识科学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