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世界舞会之都
2021-03-24陈科宇
陈科宇
每年2月份举行的“维也纳歌剧院舞会”,可以说是奥地利的“共和国的舞会”
维也纳除了是音乐之都,更加是舞会之都。一年算下来,维也纳乃至整个奥地利要举办上千场舞会(Ball)。
维也纳各行各业都举行舞会,每个行业的舞会约定俗成都不同。衣香鬓影的舞会也不只是上流社会的传统。除了政要亮相并且全程电视直播的“歌剧院舞会”之外,还有“消防员舞会”“咖啡业主舞会”“糕点师舞会”“医生舞会”“学生舞会”……不论富贵,出席舞会的人都要衣着体面。
非常讲究衣着妆容的舞会,成为了社会的润滑剂,展现不同经济阶层人士的尊严,也是同行业内互通有无的平台。近年平权运动的兴起,也让舞会文化更趋多元化。
每年11月开始到次年春天结束,都是维也纳乃至全奥地利的“舞会季节”。奥地利人自豪地说,“舞会季”是他们的“第五季”。
奥地利人自豪地说,“舞会季”是他们的“第五季”。
“共和国的舞会”
奥地利共和国是音乐与舞会的国度,而共和国最负盛名的舞会是哪个?
在众多舞会中,2月份举行的“维也纳歌剧院舞会”,可以说是奥地利的“共和国的舞会”。
每年2月,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观众席收起座椅,为“维也纳歌剧院舞会”腾出巨大舞厅。舞会在晚上10时开始,奥地利总统、内阁政要和国际名流嘉宾们由嘹亮的开场小号演奏引导入场,出现在歌剧院的皇室礼台;现场先奏奥地利国歌,再奏欧盟盟歌,然后是芭蕾舞团表演与歌剧咏叹调唱段。作为舞会的开幕仪式,身着礼服的180对年轻舞者被引入大厅。团体舞曲目结束后,舞池对所有宾客开放,舞会持续到次日清晨6时结束。
奥地利广播公司会现场直播这场舞会,给每个政要、行业的领军人物和名流都拍摄特写。在电视机前亮相的政要们,也通过舞会证明了自己的存在感。
“歌剧院舞会” 是维也纳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舞会之一。维也纳的舞会文化可以追溯到狂欢节。在最早的狂欢节活动中,底层人可以佩戴面具,穿着各色服饰,模仿王室贵族与教会人员,不必害怕遭到报复清算。后来狂欢节传统一度被禁。玛丽亚·特蕾莎时期,当局明令禁止在大庭广众之下佩戴面具,因此狂欢节活动被迫搬到室内举行,成为舞会传统的起源。
形成于皇家传统
尽管奥地利是共和国政体,维也纳作为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帝都,却保留不少欧洲老牌帝国的遗风。
今天在维也纳遍地开花的舞会,各行各业都能组织,可以说是全民娱乐。然而在帝政时期,舞会多由皇室和贵族们组织,具有排他性。
霍夫堡新年舞会,起源于帝国皇宫霍夫堡宫里的假面舞会。早在玛丽亚·特蕾莎女皇统治时期,由于皇室经济拮据,霍夫堡宫中的巴洛克剧院闲置已久。假面舞会当时在欧洲贵族之间越来越时兴,贵族们建议将闲置的剧院改造为舞厅。特蕾莎自己也钟爱跳舞,当贵族们提出承担改造成本,就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剧院在改造之前就有着悠久的历史,特蕾莎1736年婚礼之际,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萨列里应邀在这里排演音乐会庆祝。舞厅于1748年改造完成,在当年的狂欢节期间以大型假面舞会隆重开幕。从此,每年狂欢节的大型假面舞会成为传统,一直持续到哈布斯堡王朝寿终正寝。
历史学家们认为,现代意义的舞会勃兴于“维也纳会议”举行期间。
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1900年的舞会上
1814年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政要们汇聚在维也纳,召开维也纳会议,商讨“后拿破仑”时代的欧洲新格局,复辟在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期间被推翻的欧洲国家王朝,恢复欧洲封建秩序;战胜国重新划分欧洲的领土和领地,描绘新的政治版图,使欧洲各国相互制衡,从而维持长久的和平。维也纳会议期间,舞会作为各国贵族政要谈判之余的娱乐消遣活动应运而生。
到共和国年代,新年前夜在总统府所在地霍夫堡宫举办的“霍夫堡新年舞会”,是整个维也纳舞会季的高潮开始。
维也纳传统舞会中,与“霍夫堡宮新年舞会”及“歌剧院舞会”齐名的还有每年在金色大厅举办的维也纳爱乐乐团舞会。它于1924年首次举办,在纳粹占领与二战期间停办,直到1949年才恢复,从此成为每年维也纳舞会季的经典活动之一。奥地利诗人与剧作家安东·维尔德甘斯在为1924年首届舞会节目册创作的诗歌《致维也纳爱乐乐团》开头写道:“故乡爱你们,世界以你们为荣。”与维也纳爱乐合作多年的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为首届舞会谱写的出场演奏音乐,被沿用至今。
“霍夫堡新年舞会”,是整个维也纳舞会季的高潮开始。
蓬勃发展的行业舞会
当皇室贵族对舞会逐渐厌倦,对享乐生活习以为常,以至于舞会再也不能带来更多兴致,舞会便逐渐走向平民。
1772年,约瑟夫二世将假面舞厅向所有平民大众开放;无论阶层,任何人均可参加。尽管如此,只有受到邀请的人员才能参加宫廷舞会。一些贵族们不屑于与平民打成一片,为了维持自己特殊的尊贵地位,转而在自己的宅邸举行私人舞会。
与此同时,民间流行舞会文化在维也纳城郊的小酒馆兴起,其中包括洗衣工与马车车夫等底层群体组织的舞会。出席人员无论贫富,都伴着圆舞曲的节奏翩翩起舞。即便是民间舞会,其礼仪习俗也非常严谨。男士要穿燕尾服和打蝴蝶结,女士则要穿晚装。舞会有发号施令的主持、现场演奏的乐团以及给女士们的鲜花。
也许,这就是如今维也纳各类行业舞会的起源。如今,整个维也纳舞会季总计有超过450场舞会。除了“霍夫堡新年舞会”与“歌剧院舞会”等传统舞会以外,有很大部分是各个行业协会组织的行业舞会,例如自1905年开始举办的“猎人舞会”。奥地利慈善组织“绿十字协会”于1905年成立,从事林业、农业、狩猎业保护工作,而当年的首场“猎人舞会”就是该协会的成立典礼,今天的“猎人舞会”则成为协会的重要年度筹款活动。它不同于维也纳传统舞会的地方在于,出席人士必须身着民族服饰。
“军官舞会”于1926年首次举办,最初是由特蕾莎军事学院校友协会举办的奥地利武装部队舞会,二战后由于国际军事合作越来越多,也邀请其他国家的军官身着军装出席。舞会上,身着各国军装的军人恰好体现出奥地利融入国际社会。此外,还有由奧地利药剂师商会组织的“制药业舞会”(始于1932年)、医生协会组织的“医生舞会”(始于1949年)、咖啡行业协会组织的“咖啡业主舞会”(始于1957年)等。
表达“政治诉求”的平台
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类舞会,不仅作为业内人士迎接新年的社交活动、筹款活动,也逐渐演变成一些群体表达“政治诉求”的发声平台。
自2013年起,奥地利右翼政党—奥地利自由党的维也纳分支,每年在霍夫堡宫举办“学术界舞会”,在邀请奥地利右翼兄弟组织成员以及欧洲其他国家右翼党派人士出席的同时,也引来无数抗议人士。科学家们对右翼群体滥用“学术”的名义组织右翼活动表示愤怒,维也纳的大学校长与科学家们于2015年首次举办了作为“抗议舞会”的“科学界舞会”。担任维也纳劳德商学院院长的罗纳德·劳德表示,维也纳“科学界舞会”象征着“启蒙、对世界开放与学识的喜悦”。
近几十年来,身份政治在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游离在主流社会以外的群体提供“自我表达”的平等机会。 “难民舞会”自1995年起在维也纳市政厅举行,筹款收入被用于难民安置与社会融入计划;“生命舞会”于1997年首次举办,慈善筹款被用于资助各个艾滋病机构;自1998年举办的“彩虹舞会”,使性少数群体有机会参与维也纳的舞会传统,为维也纳的性少数人群支持项目筹资。这些舞会都成为今天舞会季不可或缺的活动,使维也纳舞会传统更具有包容性。
同时,传统舞会也在与时俱进,顺应多元化的时代潮流。2020年,维也纳歌剧院舞会打破“异性舞伴”的传统,首次迎来“同性舞伴”的加入。两位女性舞者都是来自德国的学生,尽管她们只是同性好友关系,而非同性伴侣关系,舞会组办方接受她们的决定仍然引来争议。面对“破坏舞会传统”的质疑,举办方竭力捍卫所作的决定。举办方人员玛丽亚·格罗斯鲍尔表示:“已经是2020年了,传统也不能将多元性与宽容排除在外;我们支持机会均等,反对歧视与恐同。”
在衣香鬓影中表达自己的诉求,在圆舞曲响起时发出声音,这样的社会调节,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