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数字化精益管控为转型加码
2021-03-24钟合
钟合
作为现代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保障,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标志和缩影。
尚纬股份总部设立在四川省乐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拥有四川、安徽两大智能制造基地,从2008年开始引进了ERP、CRM、OA等核心业务系统,锁定“高端化、精益化、智能化、国际化”战略方向,深入推进“精益管理、信息整合、设备技改”三大项目,2018年携手德国西门子公司共同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目前打造了行业内水平较高的数字化工厂。
补课:基于信息化的精益生产
尚纬股份CIO颜亮锋介绍,公司在2018年联合西门子开展了数字化工厂的建设,期间持续在ERP、MES等领域投入进行运营方面的改善。他说:“面对时代和行业的发展,我们正在积极补课,将以前落下的功课都捡起来,争取尽快跟上前排的同学。”
尚纬股份的精益管理,最初也是从生产现场的布局、操作工序及操作流程的优化开始的。对于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信息传递不规范、物料领用有误、预防性维修不及时等问题,尚纬股份展开了5S、TPM、物流配送、班组管理的全面推广工作。
如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设备隐患、操作流程不够标准、标识不清楚等问题,就可以悬挂红牌,并鼓励员工围绕红牌做改善。例如,线缆生产之前需要化模,而化模之前需要先加热再生产,生产完之后需要降温,温度适当才能把它取出来,换一个新的模具进去,这一过程可谓“旷日持久”。当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员工就可以把问题写到红牌上,然后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思考、解决。每摘掉一张红牌,就相当于优化了一个问题点。
这种让工人自己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不断贴红牌、取消红牌的方式,对物品摆放、5S要求、操作规程、物料派送等方面进行了基础性优化,生产流程也在这个过程中愈来愈流畅。
从2018年4月份启动至今,由最初的标准化,到物流优化,到目前的线缆行业最復杂的生产计划环节的优化,尚纬股份的精益化管理已经推进到了第三期。精益生产正处于稳步推进阶段,如果2021年可以达到预期发展目标,集团将同年导入APS系统,开启新阶段的探索与挑战。
技能:依托MES系统的盘线和视觉检测机器人
无论是智能制造,还是数字化转型,不同行业对其的理解都要进行区别性的标准认知。
在线缆行业,由于多因素的制约,精益制造很难实现彻底的主生产计划的改进,目前尚纬股份也仍处在逐步渗透阶段。所以,对于线缆行业的智能制造,颜亮锋认为首先要具备以MES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充分支撑物流信息和生产过程信息的透明化。尚纬股份的数字化车间率先引进的就是MES系统,依托MES进行智能装备的引进。
盘线机器人:在线缆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生产出来的线缆缠到一个盘子上,这是线缆企业必要且重要的环节。为了解放人力,提高绕线的成功率,尚纬股份通过与第三方进行合作,研发了智能盘线手臂,从而实现提效、降本的目的。
视觉检测机器人:为了提高线缆的良品率,需要对线的表面进行监控,过滤掉有磨痕和坑洼的残次品。尚纬股份通过视觉检测设备,利用高速的摄像和拍照进行判断和分析,可以提高应用效率和准确率,目前这个项目已进入落地实践阶段。
下一步,尚纬股份将对半制品的流转和定位进行优化。基于线缆行业生产特点是程序化的从A到B再到C,中间会经过多个流转,导致半制品的流转管理成为业内共有的痛点,对此,尚纬股份将结合5G+定位计划,解决企业半制品的流转管理难题。
对于智能装备的探索与应用,尚纬股份将围绕数据采集展开,在实现人跟系统的连接,系统跟设备的连接,设备与人的连接的基础上,通过对设备的开机状态、运行状态以及关键核心数据指标的状态进行记录,利用现有的数据分析平台,对实时产生的业务数据、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抓取。
转型:从需求着手,聚焦业务痛点
颜亮锋认为,无论在哪个企业,IT从业者都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自身价值体现的问题。
如何让自身工作为企业赋能,实现IT部门从成本中心向创新中心的转型?
IT部门服务于公司,服务于业务,其最大的客户就是业务部门。只有了解客户的需求,能给到客户需要的东西,帮助业务更快速更高效的运行,才是IT价值的最终体现,给业务带来的改进提升越大价值就越大。
从需求着手,聚焦业务痛点,对于IT管理者,一定要站在给业务提供帮助、为公司整体提供优化的角度进行思考与规划,因为公司是一个整体,有销售、技术、生产、采购、质量、人力和财务,各方面协同才能取胜,提高各板块的能力才能让公司更具竞争力,而IT的作用,就是让各板块串联协同发展。
颜亮锋表示,技术再创新,终究也是服务于业务。企业接到了客户的订单,唯一需要考量的就是在符合平台和交期条件下,把产品生产出来并交付出去,这是制造业整体定位的核心。
所以,IT只是在基于此基础上的优化,怎样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提质增效,尽快交付。
而制造业的核心指标QCDS:质量、成本、交期和安全,围绕这几点进行创新转型,才不会“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