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分析与提高
2021-03-24叶在春
叶在春
【摘 要】 世界因为它的颜色而多彩。我们每个人生来就对色彩有着敏感、向往和鲜明的偏好;我们对美的追求大多来自于对色彩的追求。在儿童的学校阶段,大多数人忽视了对色彩的理解和学习。学生们对颜色的敏感是很自然的。重视小学生色彩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对塑造儿童成长中的审美追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美术 色彩 教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美感和构建三维空间能力的重要时期,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形成自己对美感的认识和见解。而美术教学中的色彩教学则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美術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现状分析
从近年来不同地区的总体情况分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对色彩教学存在一些误区,流于形式,致使美术教育效果远未达到学科目标。首先,老师不注意,学生听不懂。任何学科的教师都没有真正理解色彩对美术学科建设和儿童培养的潜在意义。其次,学习是被动的,简单的教学方法下的色彩教学教具和教材缺乏吸引力。事实上,学生们一直机械地完成一项没有什么意义的学习任务。最后,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和老师。教学内容固化,教学模式不更新。因此,色彩教学变得毫无意义。教室里的学生觉得学习是无用的。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学习动机去吸收和探索新知识。
二、从生活色彩入手,加强对色彩的认知
小学生的教育,主要在于教师,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和启发。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色彩教学最大的课堂,最全的素材库。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和了解色彩最易入手,最易掌握,是学生掌握和运用色彩的基本和关键。教师积极引导小学生观察生活中不同的色彩,加强对色彩的认知。例如,我们最喜欢最需要的“绿”,它是地球所有植物的标准色,没有这一抹“绿色”,我们的地球将失去色彩,将不要有“红”和“黄”等等,但是“绿”在光谱呈现上却是有不同深浅变化的,白菜的“绿”是我们喜欢的,但是它和树叶的“绿”又有区别,青山是绿,草地是绿,颜色有异,但它们都是这个地球所有绿的组成部分。还有“黄”, “黄”在中国传统上,只有皇帝专用,这是一种最尊贵的颜色,秋天给了我们很多很多收获的“金黄”色,秋天到,瓜果飘香,到处金灿灿,黄灿灿的,老百姓最喜欢的就是秋天。还有代表喜庆的“红”等等。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对照在不同的视角、时段、地域,发现色彩在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层次差异;同时将光源、环境因素依次展示出来进行比对,在发现变化的过程中加强和深华学生对色彩的感知。
三、合理指导小学生掌握和运用色彩
学为所用,在对色彩的层次和情感体现有了较为深刻的掌握之后,师生共同要解决的是色彩的应用,灵活运用色彩,方能为作品和生活大放异彩。运用色彩要促进学生对色彩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多用多学,方能生巧,运用得当,美术作品贴切生动,表现清晰靓丽。所以,教师要进一步鼓励和指导小学生运用色彩去尝试表现自己的作品。例如,画喜欢的水果不忘涂上清晰靓丽的色彩,青翠欲滴的苹果更为诱人;画春天的景色不只是画发芽的小树枝、鲜嫩的小黄花,自然界更多的是一片嫩绿色;当我们收获成功和喜悦时,热血沸腾可以用更多的红色来表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色彩搭配和色彩运用并大胆地表现,让学生自由地搭配色彩,肯定学生大胆运用色彩的积极性,在练习中熟悉色彩的应用技法。
四、结合实际生活,加强色彩的教学实践
实践出真知。课堂上色彩应用的成功就是实践前的第一步。无论低段还是高段同学,根据年龄特点,安排有关色彩方面的实践练习,是激发和肯定学生色彩应用的最佳途径和最好手段,生活是最实用的实践。结合实际生活,加强色彩教学实践在美术教学中是很重要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色彩大胆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例如,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写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当中,增加学生实践练习的课程,在学生感受实际生活的同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从而达到逐渐掌握色彩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色彩作为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色彩教学,重点不但是培养了学生的色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还为他们未来的生活抹上了重要的一笔亮色。
五、开展丰富的课下活动
开展丰富的课下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美术色彩学习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激发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兴趣教学法来开展适当的课下教学活动。利用教学活动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培养对于美术色彩学习的兴趣。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一些富有丰富色彩的艺术作品展示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到美术馆去进行参观。或者组织学生到校园中观察,学生通过观察校园中的环境,感受校园中的美,然后利用绘图形式,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丰富多彩的校园绘画在图纸上。利用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总之,色彩在美术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好比一道美食中的盐,无盐则菜无味,无盐则人无力。从长远计,色彩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发展,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对色彩的认知与运用, 加强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强化美术色彩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艺术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奠基。
参考文献
[1] 史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色彩感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 2013(41).
[2] 王英.浅析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J].教学研究,2012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