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无锡科普场馆新的展示形式研究

2021-03-24樊伟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智慧学习数字媒体大数据

樊伟

摘 要:科普展馆是一座城市的科技生产力的标志,在教育、文化、旅游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它担负着教育公众,传播科技、历史文化知识,塑造城市形象的责任,在现代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大数据时代下,数字内容的泉涌和普及给科普展馆带来了一片曙光,代表着一种新的形态出现,即能充分利用大数据、个人终端等将互联网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形成全新的发展业态。文章结合对科普场馆的调研,提出科普场馆存在展示形式较单一、内容更新不及时、展项设备易陈旧老化等问题,并重点研究了科普场馆与大数据的接轨,将智慧学习与交互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探索了科普展馆展示形式的新道路。

关键词:大数据;科普场馆;数字媒体;交互形式;智慧学习

课题项目:本文系无锡市科协2020年300项重点软课题“大数据时代无锡科普场馆新的展示形式研究——以数字媒体交互形式为例”(KX-20-B16)研究成果。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科普展馆需要借助互联网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展现科普展馆文化的魅力。通过互联网技术,科普展馆将人、物、信息高度融合,进行创新传播。

一、科普场馆展示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科普场馆展示内容的信息滞后性所产生的矛盾

科普场馆往往具有一种严肃冰冷的气息,导致其文化传播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近年来,很多科普场馆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促进文化的传播,但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科普场馆文化的消费需求。

(二)展示内容的增量化和展示形式的相对固定产生的矛盾

在科普展馆中经典的展项出现后,形式的模仿与复制很快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如在多处展馆中都可见到的电子翻书系统。而当这种复制不能很好地烘托展馆主题时,还可能出现负面影响。

(三)层出不穷的商展形式带来的体验性和科普展馆的乏味性的矛盾

观众在观展中,更多的体验类似“走马观花”。虽然科普展馆硬件设备投入不菲,但展示形式是固定的,随着参观的次数增加和科普的普及率提升,观众的参观时间会变得越来越短。

面对这些越来越严峻的问题,只有根据主题进行针对性设计,融合多学科知识并在交互形式上不断更新,数字展示才能保持活力并不断发展。

二、科普场馆展示数字媒体交互形式创新的意义

(一)新的交互形式可满足多种目标

1.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统一管理

科普展馆是一个有效的系统,运行时跟城市文化、时代发展、经济力量等多种元素有直接关系,而大数据背景下的展馆内容,可以实现数字内容的统一管理。

2.推陈出新

科普展馆的展示内容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便于内容的更新,不但可以促进展示内容的完善,还能实现系统的自我更新。

3.减少投入维护成本

更新设备系统,延长使用周期,降低使用成本,改变现今布景易陈旧、设备易老化的问题。

(二)创意交互形式为观展受众提供了新的学习渠道

1.寓教于乐

在观展的互动过程中,受众能获取到更多的知識与乐趣,临场体验感优于个人终端或家庭终端。科普展馆中传统展示方式不能适应每个观展者的智力水平、理解能力与知识基础,只有发挥交互的主体性功能,使观展过程中的信息获取的方式根据个体的特点而做出调整,受众观展的兴趣才可能被进一步激发。信息技术大数据的支持下,各种交互展项以不同的内容、形式、风格与途径为受众提供个性化节点,受众可以依据自身的需求、兴趣与天赋,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安排,明确选择观展内容,智能调节观展进度。此时,大数据支持下的科普展馆,其功能不再仅仅是宣传科学、技能、知识,而是在变化的信息内容展示中使人们产生学习兴趣,享受学习过程,使人们了解如何获取有效科普知识,并产生强烈的自我认同感。

2.智慧学习

科普展馆中的展项节点,采用了多人互动协作学习的模式。按照需求进行索引,对不同受众有分级的内容展示,使受众可以快速浏览,也能针对知识不断延展深入,并且可以实现多人协作学习。协作式学习是在同伴间或一定群体范围内开展的学习活动,也被称为团队学习。展项中的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受众认知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受众健康情感的形成。传统的科普展馆中,观展者少有机会与人进行跨时空的交流,而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观展者可以通过网络连接,突破时空的界限,进入全球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这种数字化、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支持所有观展者通过竞争、协同、角色扮演等方式构建观展共同体,通过共享的方式,在交互的观展中获取更多信息。在大数据支持下的协作学习中,每个观展者都是学习的参与者,都是他人的协助者,观展者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提高社会交往能力。这种方式可以满足观展者互动需求,引导观展者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获取来自大数据中他人的情感支持。

3.深度体验

线性学习是指受众沿着事先设计好的框架进行学习,传统的科普展馆通常是以线性学习方式进行的。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碎片化的信息更需要优质的内容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大数据支持下的学习以超文本、超媒体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展馆线性认知模式局限,观展者依靠信息技术,检索感兴趣的资源,这些资源是相关的信息节点,节点之间形成交互的立体网络,表现为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虚拟现实,也可以是其中几项的组合体。观展者可以通过超链接的方式从任意一点进入学习内容,并从一个内容跳跃到另一个内容,根据兴趣灵活掌握多方面知识。交互的发散性特点,可以激发观展者的联想思维,吸引观展者的注意,引发其好奇心,形成积极美好的情绪体验,为观展者筛选出适合自身的信息资源、制订属于自己的科普信息展示方案、形成科学高效的深度体验模式。

三、针对无锡博物馆展示中数字媒体交互形式的探索方案

(一)数字+时效

大数据的应用,使在展示中的数字媒体有目的地引导观众融入展馆所营造的情节和氛围中,通过各种感观体验,观众接受展品所传递的信息,并形成深刻的印象。现在我们所探讨的数字展示在传统展示设计的基础之上,更加强了观者与展品之间的交互。借助互联网思维,需要把科普场馆抽象为一个应用系统,这个系统将科普信息的核心借由诸多展示形式逐一、有序地展示给观展的每一个受众。因此,我们可以借用交互设计中UCD(User Centered Design,指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思考方法进行设计架构,除了以技术手段丰富展品的表达形式外,也允许展品对观众的做出反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对信息化的接受速度越来越快,而新的展示形式能有效更新展示的内容。

(二)交互+创新性

创新性的交互能激发观众探索、求知的欲望。及时的反馈能更好地提高观众的主动性,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展体验。过于强调展品内容,会让观众产生“被教育”的不适感,而过于强调感官感受,则可能过度追求绚丽的技术而缺乏实质内容,数字展示设计要维持二者之间的平衡,所以要探索新形式,在主动和被动中寻找平衡点。在硬件设施方面,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技术发展已经十分成熟,也有少量的商业运用。在科普场馆的参观中,用可穿戴智能设备作为每个观众的身份识别硬件,可以有效地记录观众的信息,例如观展路线、展位驻足时间等。再结合人脸识别扫描等技术,将科普信息内容分等级或者智能组织内容模块,按照观众的年龄层次进行分别推送,实现科普知识信息精准推送,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展示系统的软件层面,展示内容的组织形式以大数据为支撑,摆脱图文展板、画册、实物模型等相对较为单一的展示形式,配合图文视频解说,利用全方位动画演示,并且通过展示内容进行知识点的扩散、展示资源深度检索等,使受众可以获取更多、更广泛的资源内容。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动作和表情的捕捉技术已经从科技尖端走向了平民生活。合理地利用捕捉技术,可以让受众参与科普知识的共享、个人知识与经验的分享等等,以提高受众的参与度。

(三)展示+持续性

如何通过展示内容和形式的更新培养地方民众的定期观展习惯、建立信息更新的推广新途径,是当下科普展馆需要长期考虑的问题。而大数据的信息识别,能有效收集受众的观展信息,然后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并对特定资源进行更新与调整,对观者驻足时间过长展位进行资源细分和分流,对驻足短的展位进行整合与替换,时刻保持科普展馆的流动性。这种类似互联网产品开发模式下的迭代形式,更有助于丰富科普展馆的内容。

单个科普场馆是大数据中科普场馆的一个点,科普场馆可由这个点进行区域辐射和模式的延伸,扩展特有的数據库,与周边城市联合推广,多城市并行推进共有数据库的完善与丰富。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下,科普场馆的数字媒体交互形式的探索正逐步而有序地进行着,对创新交互形式进行模块化、系统化处理,以节点的方式对接大数据,形成内容更新体系和推广模式,不但能有效解决现有科普场馆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还能实现系统的自我更新。创意交互形式为受众提供了新的学习渠道,使受众在参观展览的同时能够智慧学习,把科普场馆作为精神娱乐的固定场所。

参考文献:

[1]孙皓,刘宇明.基于数字技术的现代室内设计表现初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3):135-136.

[2]于杨.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审美[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8-69,82.

[3]刘增,陈炳发.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站可用性设计和评估[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5):63-66.

作者单位:

无锡太湖学院

猜你喜欢

智慧学习数字媒体大数据
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云班课实现智慧学习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数字媒体艺术的现状与前景
数字媒体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