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021-03-24常程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建筑规划建筑设计传统文化

常程

摘 要: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使得建筑规划设计趋向多元化发展。文章先针对传统文化对建筑规划设计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明确了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分析了建筑规划设计中常用的传统文化元素种类,最后分析了建筑规划设计中缺乏传统文化的元素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力求能够更好地促进建筑规划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规划;建筑设计

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脚步日益加快,城市建筑规划设计逐步引入更多元化的设计理念来丰富建筑设计体系,其中将传统文化引入建筑规划设计中是现代建筑设计的一大创新点。将传统文化应用到建筑规划设计当中,一方面可以提升整个建筑设计的品质,另一方面能使建筑凸显民族特色。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现代建筑理念合理应用,在传承的过程中加以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保留特色。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劃设计中的应用加以研究,使建筑规划设计更好地体现与应用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对建筑规划设计的影响

(一)价值观和审美观方面的影响

我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璀璨夺目,对不同领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在建筑设计领域,设计师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的审美理念也会对观看者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产生影响。因此,将传统文化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首先会对设计师的设计风格、设计灵感、审美观、价值观等产生影响,进而通过设计师的理解和传播影响观看者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例如,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神话元素的应用,许多建筑中逐渐开始添加麒麟、貔貅等传统神话形象。这些形象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祥瑞、财富等,且具有神秘的神话色彩,能够使观看者产生浓厚的兴趣,获得不同于欧式简洁设计风格的审美体验。

(二)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影响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环境复杂多样,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碎片化和电子化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正在社会的变革中慢慢流失。将传统文化引入建筑规划设计领域后,一方面,设计师们开始以人为本,遵循传统文化中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引导人们回归宁静祥和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与传播改变了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一味推崇西方理念的现状,让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认同感,也是一种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二、传统文化应用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

将传统文化应用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能够丰富我国的建筑规划设计风格。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规划设计普遍遵循国外的设计理念,风格单调,建筑形象毫无辨识度。各地区的建筑没有凸显地方特色,地域特征区分度低。因此,将传统文化引入建筑规划设计中能扩充我国建筑规划设计风格体系,针对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设计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独特建筑。将传统文化应用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还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经济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质条件富足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不仅要在外观上符合大众审美,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传统文化与建筑规划设计的融合能够通过传统文化的特定表现形式来展现深厚的文化内涵,给人们带来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

三、建筑规划设计中应用的传统文化元素种类

(一)中线的应用

传统文化中的中线是当代艺术设计中常用的元素之一。无论是平面设计,还是建筑规划设计,对中线的应用就是在物体上下或者左右的中间选取一条线为基准,贯穿整个设计构图,使设计达到上下均匀或左右均匀的状态。这种方法不同于国外所用的斜线排版方式,是我国独有的设计造型手法。而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也沿用了中线这一元素,使得建筑的平面设计构图均匀美观。

(二)对称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对称元素的应用非常到位,无论是在剪纸、绘画当中,还是在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当中,出现的元素都是成双成对的。例如,传统文化形象当中的龙与凤、道教文化当中的阴阳八卦图等。对称的元素最能体现均衡的美感,因此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在构图方面也可以多运用对称的构图或者传统文化当中成双成对的形象来凸显传统文化当中的对称美。

(三)水墨画的运用

中国的水墨画是世界独有的文化瑰宝,它的美不仅体现在绘画手法和色彩具有独特性上,更体现在通过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画面传递出的意境之美。这种与“意象”结合的表达手法为现代建筑规划设计所广泛应用。建筑规划设计的表达也可以运用虚实结合的设计理念,突出设计所要传达的主要观点,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

四、建筑规划设计中缺乏传统文化元素的原因

(一)建筑规划设计师传统文化基础差

当前大多数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学习时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设计理念与形式的影响,所以在建筑规划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方面较为薄弱。一方面,在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应用较为牵强,一味地堆砌传统元素而使建筑缺乏实用价值;另一方面,设计出来的建筑外观缺乏表现力和特色,没有很好地将当地文化特色融入建筑规划设计中。

(二)民众缺乏传统文化意识

在我国发展的历程中,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入侵较为严重,许多人普遍倾向于将外来文化视为先进文化,以追求西方文化作为时尚,没有对传统文化加以重视,没有意识到要如何将传统文化应用到艺术设计中。在建筑规划设计领域,人们也一味地追捧欧式奢华的建筑风格或者西方现代简洁的建筑风格,缺乏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认同感,严重阻碍了它的发展脚步。

(三)建筑规划不重视区域民族特色

我国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后发展起来的城市往往会借鉴先发展起来城市的管理、发展、建筑经验,有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味追求建筑风格的现代化,忽略了对本土化元素的融入,因此导致了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有的城市虽然保留了浓厚的地域特征,但为了跟上现代化的脚步,也一味地模仿其他城市建造许多现代化建筑,最终失去了特色,这也是传统文化应用到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一大阻碍。

五、如何更好地在建筑设计规划中应用传统文化

(一)结合当地特色文化背景

在建筑规划设计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从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入手,有针对性地融合传统文化开展建筑规划设计。首先,要充分考察当地居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提炼适合的传统文化元素,对建筑进行设计。例如,在生活节奏较慢的非工业城市,应该多将传统文化当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运用到建筑规划设计中,充分契合当地的人文风情。其次,在建筑规划设计的表达上,通过应用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层次地传递本土文化的精髓和韻味。例如陕西现阶段的建筑规划设计,充分将古建筑设计元素应用到现代建筑体系中,通过现代化新技术在钟鼓楼上进行传统皮影戏投影,使传统建筑焕发新的魅力,得到了大众的认同。

(二)传统图案和色彩的应用

在将传统文化应用到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传统图案和色彩的应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们是我国民族艺术和优秀文化的经验和载体,具有许多象征意义。首先,在将传统的图案和色彩应用到建筑设计规划中时,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对其进行重组和改造,使其既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符合现代价值观念和审美需求。例如,龙在中华文化中一直是权威、强大的象征,但传统文化中对龙的表现方式一直都是较为抽象和单调的,我们在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时可以使龙的表现方式更具体化、美观化,甚至在针对儿童建筑的设计上将其卡通化,优化人们的视觉感受。其次,可以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丰富的色彩体系改善现代化设计当中着重运用黑白灰三种色彩的现象。例如,在古典园林建筑的设计中采用传统的明黄色、朱红色等使整个园林更具古典气息。

(三)传统文化“以物表意”的应用

古人常将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运用到建筑装饰中,不但可以表达自己的高洁品质,还可以向外传递这种正向的价值观念,因此在将传统文化应用到建筑规划设计中时,也应传承这一表现手法。首先,应用“以物表意”的手法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使其与建筑大环境相匹配。例如在对居民小区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应该多选取传统文化中荷花、鲤鱼戏水、双龙戏珠等淡雅或喜庆的画面应用到建筑设计中,营造温馨淡雅的居住环境。在进行书院、图书馆等建筑的规划设计时,可以运用古典书籍的造型,或在墙绘当中运用笔、墨、纸、砚的绘画元素。其次,“以物表意”要遵循传统文化中委婉的表达方式和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让人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朦胧与神秘之美,注重通过建筑隐喻与观看者进行精神交流。

综上所述,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运用到建筑规划设计当中,不仅是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人们审美和精神的需要,更是现代化建筑设计体系更加丰富、理念更加多元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重拾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和传承我国民族特色的使命要求。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要兼顾地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挖掘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使得建筑规划设计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同时通过利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更好地传承与保护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叶蒙.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与装饰,2019(2):8,11.

[2]黄小兵.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途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24):100-101.

[3]李军龙.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1):914.

[4]江伟.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7):443-444.

[5]刘鹏,孔英杰.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6):274.

作者单位: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建筑规划建筑设计传统文化
建筑设计的困惑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与建筑规划探析
探讨建筑绿色节能施工设计
生态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