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审美视域的四重新论
2021-03-24唐飞
唐飞
摘 要:中国的风水学是具有科学性的场态学和环境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具体学问。贵阳花溪湿地公园与孔学堂是完美结合的成功例子,可以借此论证景观文化的乡土承载功能。贵州大学与花溪湿地公园以及孔学堂共同的属性都是公共的精神资源,因而能突出生态环境的景观文化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审美;乡土情感;景观生态学
文中有三个重要地点,即贵州大学(简称贵大)北校区与西校区片区、花溪湿地公园、孔学堂,这三者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文章所论证的材料依据。文章的出发点是希望通过研究增强贵州人民对贵州乡土的认同感、自豪感与归属感。
首先,从教育资源与水平来说,贵州的整体实力在全国比较落后。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综合实力最强的高校,在省内是比较优秀的,但相对于外省来说,贵州大学的整体实力与知名度却不再具有优势。其次,贵州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落后,许多贵州土生土长的人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挣钱,这种在乡土情感上的无奈的分裂,在地域空间和时间上的无形障碍,削弱了人们对于贵州及家乡的乡土情感,人们在外省生活,或多或少会思念故土。那么,在人与人的闲聊中,也会问对方来自哪里。这时,人们便会提起贵州本土的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从而增强了对家乡的自豪感,也间接为贵州做了宣传。
贵州大学是贵州省高校的代表,花溪湿地公园是贵州省生态文明景观建设的代表,孔学堂是贵州省接待外来宾客的重要场所,也是宣传贵州文化的缩影。因而,这三个典型代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风水”概念的由来
风水是我国古代综合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于一体的古代建筑与环境理论。“风水”一词一般认为出自晋人郭璞所著的《葬书》:“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这部著作也简明概括了居住地的选择标准:“来积上聚,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郭璞所说“风水”二字就是选择环境,即环境的背靠、阴阳的和谐。中国的风水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其内在有一些玄学和迷信的色彩,但以科学的态度去其糟粕的成分,就会认知和了解到风水学是具有科学性的场态学和环境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具体学问。
二、风水解读、高校园林景观生态学与
“景观文化”中的功能
(一)贵州大学北校区的近现代建筑群
1号行政办公楼、大礼堂、出版社、明鉴楼、思贤楼、人文楼在2015年被列为贵阳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以贵州大学北校区大礼堂解读建筑布局中隐藏的风水美学秘密
贵州大学大礼堂建于1952年,建筑面積1952平方米。
适中:介于太过和不及之间,正适合。《易经》的“时中”思想、儒家的“中庸之道”、老子道家的“守中”等都是这个意思。
居中要突出中轴线,讲究对称和整齐的布局,而周围的附属建筑以及其他布置要以中轴线为基准中心,体现着独具一格的崇高地位、分别有序的安排、通透整洁的明亮感。
贵州大学北校区的大礼堂,就是按照“适中”原则进行风水布局建设的。整栋建筑的房梁的朝向正是以大将山的山脊为坐标轴,体现了一脉相承的中轴线的建筑美学格局规划。就贵州大学北校区的近现代历史建筑群整体审美形式来说,这体现了均衡之美,并且这种均衡包括大将山的中轴线。剩余的其他建筑看似布局零星散乱,实则与中轴线是大体呼应,整体上保持平衡,而均衡也被称为静中有动的对称。这样的布局使得均衡比对称更有差异性和灵活性,给人以稳中透动感、一致中显活泼的审美感受。因地制宜的建筑布局不显得硬板,因而对称与均衡都是重要的形式美原则。
贵州大学北校区的大礼堂的建筑风格与形式虽然简单,却是贵州大学历史文化的见证,并且至今在贵大都有着重要的文化象征地位。它是贵州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支撑,为贵大的学子、老师,甚至是整个贵州地区的人提供各种创新思维形式上和精神上的营养。
大礼堂的房梁朝向与大将山的山脊相连,这条无形的联系正是建筑融入大自然的纽带。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不仅体现出当时设计者的建筑设计能力,又满足了人的审美和实际生活的需要,使人在开展审美活动时产生一种崇高之感,而崇高感中所蕴含的动力及矛盾斗争状态,能够推动作为实践主体的贵州大学学子潜在的巨大精神力量得以激发和提升。
(三)贵州大学北校区片区风水解读
山形地势:大将山脉的海拔远高于千尺,也就自然成势,并且这座山与贵州大学相隔一条花溪河,也就自然成了形。势是形之崇,形是势之积,是先有了大将山,后面才兴建了贵州大学,即先有势然后有了形,在成形后才有了势,而贵州大学正好充分利用和发挥了形和势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优势。
大将山部分山势类似于贵州的“州”字,贵州大学北校区正处于“州”字之下。这体现了势的大而强、奇异与专巧。贵州大学的形顺应了风水。但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的最高学府,在形上所体现的格局与气魄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虽然贵州的“州”字已经大而强,但贵州的“贵”字,却小而弱,甚至并未现形,也就是没有达到从美到善、从对象到主体、从形式(文)到内容(质)、从自然到社会、从个别到一般的普遍化的“和谐”,已经上升为以优美为典范形态、以人文审美为中心的形而上的宇宙观准则。
这就违背了风水学中“天人合一”的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这种未完成的统一停留在了人们的思维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校园的人文素质与整体水平。只有正负影响的力量相当,贵州大学的精气神才能有所提高。
整体性与依山傍水:在大将山脉脚下,流淌的是花溪河,贵州大学被这条河环抱着。在风水格局上讲究“山环水抱”“玉带环腰”。
顺承生气:花溪河的流向是(贵州大学校园区段)自南向北,而贵州大学校园处于河流的左侧,花溪河河水逆时针流动。
在贵州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贵州大学的北校区与西校区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治标治本”:从当今贵州大学以及未来的发展来看,贵州大学北校区的风水格局显得很“局限”,这种风水布局上的“狭小”使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紧缩感,不大气,也就在某种程度上会阻碍人们思维的散发性与灵敏度。总之,贵州大学现阶段的风水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心理上的安全感需求。
因而,对老校区的改造应当采取合适的措施,从而使整个校区形成整体的审美视域。
(四)贵州大学北校区近现代历史建筑群的功能
贵州大学近现代建筑群是历史遗产的物质载体,保存了不同历史时期内贵州大学的人类活动痕迹,而且受特定时代文化的影响,不仅有历史文化的存留,也是研究贵州大学办学历史最好的资料。
贵州大学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的物质形态展现了极高的科学文化认知价值。
贵州大学北校区近现代历史建筑群沿用至今,对历史文化遗产和贵州大学周边的稳定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景观的形成以自然环境为基础,景观物质形态和特征可以让人们认知和总结世界存在的客观性和规律性。贵州大学近现代建筑群是贵州大学人类生存文化的代表,体现了贵大人对自然环境适应的智慧。
景观的非实体教育科研功能,即景观文化中的非物质部分满足教育科研活动的需要,如贵州大学的文化习俗、信仰、技艺等,这些都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基本生存需求之外其他需要,极大地丰富着文化功能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对贵州大学校园景观文化的研究,能够获得大量知识信息。景观文化的教育科研功能对人类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筑大门属性及其功能
贵州大学北校区校门刻有“贵州大学”的石碑很具有贵州省的地理风貌特色,因为贵州全境几乎都是山,基本没有平地。将贵州的地理特征融入石碑,可以增强人们对贵州大学的独特记忆,浓缩贵州山水文化艺术的审美信息。
四、审美共通感与景观文化之乡土情感承载功能
(一)对贵州大学校园景观延展出的审美共通感
共通感在主体审美活动中的体现被称为审美共通感,共通感表现为“一种共同的感觉的理念”。
美感的社会统一性不再是古代共通感的遗留特征,而成为现代社会中对现代化-现代性的分裂性缺陷具有积极整合功能的公共精神资源,十分有利于主体信仰的自觉生成,在文化精神滋养中重建精神信仰。贵州省长期以来经济落后,教育水平不高,是外出务工输出人员大省。对于生活在异乡的人来说,自己的家乡变得更美了,自然会感到骄傲和自豪。更为重要的是,审美共通感可以使省外的贵州人与当地人建立起共同语言,这种共同语言也就是现代化缺乏的共同存在感。
审美共通感的现代性保留地,具有特殊重要的公共文化乃至政治文化意義。贵州大学整个校园文化在吸收古典道德价值的基础上,更突出以精神文明的“心体”建设和“德性”自觉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伦理资源地位,这是个体进入现代性时域的重要条件。
贵州大学作为教学和生活工作场所,其内在的校园环境不仅是一种公共资源,更是贵州大学所有人乃至整个贵州省的公共精神资源。
(二)贵州大学的校园景观文化所具有的乡土情感承载功能
乡土感也称地方感,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既指地方本身具有的特质,也指个体通过对地方的主观了解、感受等进而建立起来的地理知觉、地理认知或地理意象等。
生活在贵州大学校园中的人们会对校园景观产生依赖,包括对教学楼和办公楼、交通设施等的情感依赖。
当人们对贵州大学校园景观的依赖上升到精神层面上,人与景观就会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对乡土景观发自内心的崇拜,产生乡土归属感,寄托人们对家乡的眷恋。
贵州大学近现代建筑群是人们将特有的文化、习俗、传统都寄托于其上的一种特殊的乡土景观,人们以乡土景观为荣,内心产生认同感与自豪感,这也是贵州大学的学子所愿意看到的。
五、贵阳孔学堂与花溪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及其功能
花溪湿地公园位于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历史文化符号融于其中,人为打造了一个集休闲、生态、民俗旅游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圈。
贵阳孔学堂背靠大将山,山脚便是蜿蜒清澈的花溪河,整个建筑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在建筑的设计理念中融入了贵州地域的建筑元素,并且融入了汉唐盛世的雄伟大气的审美形式。
贵阳孔学堂与花溪湿地公园之间形成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态模式。花溪湿地公园景观文化以民俗为载体,反映出贵州的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发展脉络与历史积淀。整个区域的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物质产品以及历史、科学和审美等文化精神服务,是贵州科学技术文化的源泉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美学在中国悄然兴起。贵州省借助有利的地理环境优势,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兴建了一批又一批的生态文明湿地公园。在当今快速和紧张的工作环境下,湿地公园有利于人们休闲放松,更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一)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一词是1939年由德国植物学家C.Troll在利用航空像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首先提出来的,用来表示对支配一个区域单位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他认为景观生态学是综合的研究方法。
(二)景观是整体人类生态系统中具体的具有格式塔结构的多功能系统
依据景观整体性范式转换的观点,人类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这改变了过去将人类与自然分离,甚至认为人类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论调,并突破了由此产生的仅以对人类是否有用去评价景观的局限。
(三)城市景观的文化功能
“景观文化”一词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地理学、景观生态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之中,主要关注景观中的人类需求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强调系统整体性观念的景观生态学家Naveh等认为,景观是由宇宙、物质、生命、人类和意识的演化相互作用的复杂有序系统,关注人类和人类文化与生态系统的紧密关系及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代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这其实就是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的共同体观念。中国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万物平等观”。生态美学最重要的范畴即生命之美,是一种崇高的美学形态。
我国当前的社会状况之一: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充裕,人们开始转向第三产业的消费,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旅游。因而花溪濕地公园作为历史遗产景观和现代性生态景观,在贵阳周边地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和选择。
花溪湿地公园与孔学堂的景观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孔学堂不仅具有接待游客和教育教学的作用,当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并融合于自然景观之中时,人的感情、精神、思想、道德就会得到进一步升华,达到更高的境界。景观的美学游赏功能使人们在游赏过程中体验到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等多种美感类型,从而使人们与景观文化产生共鸣,满足人类追求美、体验美的需要。花溪湿地公园的自然景观和孔学堂的人文景观的奇美景色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深思和遐想,丰富人们的想象力,激发人们的创作潜能,从而催生脍炙人口的作品,并为这一地区的景观增添新的文化内涵。这种良性的循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内而外地推动整个贵州省的文化精神与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发展。
在孔学堂学习和工作的人们不仅会在审美实践中提高审美情趣,还会吸取前人的知识经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花溪湿地公园中的庭院与道路,供人们休闲散步使用,有助于人们休闲放松时愉悦身心、消除烦恼、改善身体和精神状态,满足其身心健康需求。
(四)花溪湿地公园与孔学堂的景观文化功能的特性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多样性。首先,孔学堂园林景观的建筑具有浓厚的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山环水绕,植物在种植园中自然生长,园林中鸟语花香,实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孔学堂园林景观不仅反映了贵州人民生活的客观自然地域环境,还反映了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对自然美的追求。其次,花溪湿地公园景观维系着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环境服务”的功能。花溪湿地公园与孔学堂是人为建造的,在人们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生产、科学教育、历史研究、康体休闲、娱乐审美和关系调整等重要功能。总之,自然与人类丰富的文化共同塑造了景观,因而形成了花溪湿地公园与孔学堂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或景观文化的多样性。
第二,动态性。景观的变迁与演替反映了景观文化功能的动态性特征。花溪湿地公园的景观文化功能和孔学堂的结合随着时间从单一体系走向复合体系,并随时代变迁衍生出更多功能。
第三,地域性。自然生态系统是景观形成的物质基础,影响着景观文化功能的形成与发展。自然环境在人类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它是人们对环境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的依据,影响着人们对环境利用、改造的意识和决策,从而决定了景观文化功能的地域性。景观文化功能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生活甚至发展需求的物质与精神能量。
六、结语
贵州大学与花溪湿地公园和孔学堂已经融为一体。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不仅是贵州整体教育水平的体现,更是贵州省整体印象的深层次展现。花溪湿地公园与孔学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对于贵州的好感,也影响和提升了贵州大学的整体学术氛围。贵州大学、花溪湿地公园和孔学堂这三者都具有乡土情感的承载功能。
参考文献:
[1]崔恺.空间的过渡:石油大学校前广场和图书馆设计构思[J].建筑学报,1997(12):14-15.
[2]范志敏,杨瑛,李铌.营造入口空间的情景[J].山西建筑,2006(24):20-21.
[3]杨峻,蒋子杰.浅议传统风水理论在生态建筑学中的理性表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增刊2):376-379.
[4]王韧.传统风水理论在当代生态居住建设中的应用[J].硅谷,2008(24):105-106.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