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文化与产业思考
2021-03-24郑保卫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朱杰老师嘱我为他和卢毅刚老师的新著《情境与范式——民族地区文化间性中的媒介与产业研究》作序,使我不由地想起了同西北民族大學的交往情缘。我与西北民族大学结缘是在2004年。那年我参加了西北民族大学语言文化传播学院(现新闻传播学院前身)组织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当我前往学校,远远看到那高高耸立的古色古香、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学校大门,留下了很深印象。那时候他们新闻专业还在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里,只有几个专业老师,还处在创业初始阶段,但是看得出一帮年轻人劲头很足,一心想把新闻专业办好。
2019年5月,我应邀到该校讲课,有机会参观了他们在榆中的新校区和新闻传播学院新大楼,真让我感慨万千。我看到一个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在15年中的快速发展。他们从只有几名专任教师、几百名学生发展到现在有千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和49名专任教师;从单一的专业设置发展到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出版等5个专业方向;从仅有本科教育发展到包括本科、硕士研究生、职业培训在内的多元教育体系;从教师队伍学历的层次低结构发展到拥有以博士生和硕士生为主体的教学科研队伍。这些发展使得他们在西部民族地区新闻院校中有了一定声誉,形成了一定影响。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发展可谓来之不易。这些年,他们积极向外寻求知识拓展,不断参加各种全国性学术会议,借以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而正是在他们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的过程中,我结识了本书的两位作者。作为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他们十几年来致力于西部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此书的出版就是重要成果之一。两位年轻作者的求知态度和坚守精神让我十分感动。我想,在西部民族地区新闻教育事业中尤其需要有这样一批视野宽、有毅力、能吃苦、肯担当,勇于挑战和善于学习的年轻学者。
两位作者这些年的学术研究始终围绕着“少数民族地区传媒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这个宏大且有着重要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命题,所涉及的领域是多面向的。因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起到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这就需要研究者能够从传媒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民族、宗教等诸多方面,对这一命题做全方位的勾勒,努力建构传媒改革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较为全面的现实图景。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新闻与信息传播研究呈现出研究领域逐渐扩大、研究内容更加多样、研究质量不断提升的特点。但依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质量层次不齐、缺乏整体统筹规划,以及尚未形成整体研究团队等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全面实现我国“四个全面”总体布局和“五位一体”战略目标的需要。因此,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与信息传播对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深化改革的思路和共识。因此,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研究要关注并深入探讨民族地区的新闻传媒,如何为当地政府和各民族群众紧跟全国改革发展步伐,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以及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新服务民族地区体制机制来实现民族地区“维稳”和发展的目标服务。
当前民族地区新闻与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亟待完善。这就要求研究者须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与信息传播的规律性认识,要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更好地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有益、有用、有趣和有效的新闻信息,以便更好地知悉本地情况,了解外部世界,而且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更好地运用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愿,进而更好地服务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为此,民族地区的新闻与信息传播要从传播理念、机制、效果,以及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入手,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在民族地区新闻与信息传播中,新闻工作者需要充分认识“民族问题无小事”,要做到“懂政策、有感情、知常识、守纪律”,要掌握民族地区新闻工作的特点,真正承担起媒体的职业使命与社会责任。
当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影响力还十分有限,一些研究成果传播不开,即使传播出去,应用的效果也很有限。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关键在于一些研究严重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此,需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提倡研究者要关注自己的研究对象,要紧密联系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与信息传播现实,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如今,我国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新战略,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将迎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好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新闻学界要围绕“一带一路”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际传播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播、全媒体时代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媒体融合与民族地区新闻教育转型等话题展开深入研究。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2009年,我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院长赵启正教授倡导下,联合全国十几所少数民族地区新闻院校共同组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的初衷及效果。当时论坛定名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就是希望通过组织论坛,为民族地区新闻院校的老师们搭建一个学术平台,借此促进学术交流,打造研究团队,同时也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因为没有民族地区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任何一项国家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都会受到制约。十多年来,论坛所举办的每届研讨会都会确定一个与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相关联的主题,都会尽力打造一支有地域特色、有学术涵养的研究团队,形成一些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由此看来,《情境与范式——民族地区文化间性中的媒介与产业研究》一书的出版,正是论坛这些年所坚持的研究方向的一项实践成果。
该书以“文化间性”作为理论基础,以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研究依托,对文化间性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作出理论阐释,这对当下我国具有文化间性特征的民族地区,尤其是正处于“一带一路”建设核心区域和关键地带的西部民族地区而言,意义尤为重大。从对民族文化的解读到民族文化间性的认知;从民族文化发展的传播动力到为这一动力形成驱动的现代媒介;从民族文化间性背景的现实语境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对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尤其是文化建设问题的认识将会形成一个应然的逻辑,即民族文化存在间性特征构成了民族文化传播的话语环境,在地性的传媒又进一步识别、适应和契合于话语环境并生产具有特质性的文化产品,在互联网+的技术驱动下,在地化的传媒与相关文化产业联动,为其他产业不断注入文化意义并形成全球化传播。因此,民族文化既是在地化的,更是全球化的,这反过来又使得民族文化中的间性特征更加突出,并集中表现在传媒与文化产业生产的文化产品在传播后形成的话语空间中。
尤其应该看到,当下的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伴随着个体交互所形成的文化交互趋势是生活世界的实然面向,个人中心主义和社群主义前所未有的发展使传统民族文化区域中的每一个社会主体都拥有表达、编辑和制作文化文本的权利,可以说,互联网下半场驱动的新的社会特征,正是由赋权所导致的,而这一特征明显地标识出以个人和社群为中心节点的,具有文化间性的文化传播。识别和理解这一特征,对于如何应用文化间性产生的内驱力与外驱力去实现社会认同、社会发展,是后现代社会生存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文化产业中又同时兼具了文化间性背景下民族文化社会价值转化的现实需求。
这正是该书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之所在。期盼此书能够对关注民族地区新闻与信息传播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读者有所启迪,也希望两位作者能够进一步拓展思路,深化研究,取得更多学术成果,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传媒业发展,乃至于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简介:郑保卫,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理事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
编辑:孟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