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防御教堂

2021-03-24叶克飞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塔楼罗马尼亚围墙

叶克飞

特兰西瓦尼亚位于罗马尼亚中部和西北部,面积几乎占罗马尼亚的一半。

若要寻访1993年被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防御教堂,就不能绕过特兰西瓦尼亚的历史。神圣罗马帝国与奥斯曼帝国曾在这片土地上争斗了近两个世纪,对于当时的基督教世界来说,抵御奥斯曼帝国是第一要务。如今的匈牙利以及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就是当年的第一防线。匈牙利因此留下了“基督教之盾”的赞誉,特兰西瓦尼亚则有防御教堂传世。

如今,地势由东向西绵延向下,丘陵与河谷相间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散落着无数村镇、城堡与教堂,尤以树叶变为红黄橙几色的秋季最美,被视为全球最美自驾路线之一。

在这自驾者的天堂里,防御教堂就是明珠一般的存在,即便歲月蒙尘。

从罗马尼亚最富盛名的小城锡吉什瓦拉出发,沿横贯公路DN14前行,就进入了防御教堂的密集区。比埃尔坦并不在公路两侧,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导航提示向南转入岔道,一路沿山间狭窄道路前行,再开10多公里才到达目的地,沿途都是密林,位置相当偏僻。虽然偏僻,但始建于1283年的比埃尔坦可算是沿途最漂亮的市镇之一,起码在小小的中心广场上,见不到什么破败的痕迹。

小小的广场之上,防御教堂便是制高点。与一般教堂有别,它建在山坡上,并被高高的围墙环绕。几座高耸塔楼位于四周,宛如城堡。整座小城正是以此为中心,以棋盘式街道向外发散。

有趣的是,准备进入教堂时,我忽视了小小的入口。它在围墙一侧,简简单单两扇门,开始还以为是一家商店的正门。我沿着围墙边的一条路慢慢地走。这条路沿教堂所在山坡而建,蜿蜒起伏,一侧是高墙,另一侧则是民宅院子。院中有孩童嬉戏,甚至还有两匹马在溜达,一路走来倒也不闷,但走着走着,眼看就要绕教堂一周,心知不对,掉头重新找门。这时才惊觉,这个沿围墙起伏的小路,其实就是当年围墙之间的巷道,因为围墙并非只有一条,比埃尔坦人足足建了三道围墙,只是其中两道防线今已不存。重新找到入口,是一条不算宽阔的有顶巷道,也是进入教堂区域的唯一道路,旧时大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教堂位于整个区域的中心,红瓦大斜顶和尖塔都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侧面小门的雕花带着巴洛克风格的印记。它建于1500年,内部简洁,圣坛庄严。教堂四周都有塔楼,既有斜顶红瓦的石造塔楼,也有木造教堂式的碉堡,两者顶层均有瞭望塔和防御台,合计8座。整个防御体系,都采用中世纪要塞和城镇加固的方式建造。

教堂于16世纪初始建时,正是路德教派的宗教改革得到特兰西瓦尼亚的萨克森人支持之时。但整座防御工事的雏形包括第一道围墙建于14世纪,是当初比埃尔坦作为武装城市的见证,第二道和第三道围墙则分别建于16世纪和17世纪。

在奥斯曼帝国频频进逼乃至控制本地区的时代,300多座防御教堂就这样建成,至今仍有 200多座留存。人们围绕教堂居住,遭遇变故便带着粮食和牲畜躲入教堂区域内。

如今的人们,早已不需要再躲藏于教堂之中。但每逢礼拜,他们还是会聚集在教堂的圣坛前。相比之下,我更愿意流连于教堂四周的“城墙”前,眼前是山谷中的比埃尔坦。绿色山坡起伏,高高低低,草地与树林交错,一栋栋斜顶小屋散落于平地之上,宛如世外桃源,沉静气氛极其动人。

防御教堂是民间自治的产物,在同一信仰之下,人们选择抱团取暖,并遗泽至今。环绕其而生的乡村各有际遇,大多数都如比埃尔坦这般,在数百年后的今天,自顾自地宁静。

猜你喜欢

塔楼罗马尼亚围墙
超越围墙
突然之间
塔楼和猫
围墙的信念
夏天的围墙
逃狱
多塔楼结构设计概述
幕后——巴维尔(罗马尼亚)▲
“出轨” ———佩 夫(罗马尼亚)▲
西方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