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作文“袁隆平无缘诺奖”导写及素材运用示例

2021-03-24韩延明

广东教育·高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无缘诺奖诺贝尔奖

韩延明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被称为“米神”“当代神农”,荣获“拯救世界饥饿荣誉奖”“世界粮食奖”等很多国际荣誉,却没有被诺贝尔奖提名。这是因为,诺贝尔奖有明确的评定规则,一是获得者的成果必须对整个科学界有影响,二是研究成果要具备原创性。

虽然袁隆平的研究成果享誉世界,但第一个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是美国的一位科学家,但是他的研究方案存在缺陷,研究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袁隆平在此基础上成功完成了研究的最后一步,培育出一个个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杂交水稻品种,杂交水稻造福全人类。

对此,有人认为袁隆平与诺奖失之交臂是一种莫大的遗憾。请以“袁隆平无缘诺贝尔奖”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想。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道题目可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得很多国际殊荣,却没有被诺贝尔奖提名;第二层,诺贝尔奖严格的评定规则;第三层,袁隆平不是杂交水稻研究第一人,他的研究成果建立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解读本题,可以运用由果溯因法,即由结果层层追溯原因,再由原因纵深剖析,进而确定立意。袁隆平关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举世瞩目,造福全人类,这毋庸置疑,因此他荣获多项国际荣誉,但“却没有被诺贝尔奖提名”,这是结果。在此基础上追根溯源,袁隆平无缘诺奖是因为诺贝尔奖有两条明确的评定规则,只有同时满足这两条规则才能获得提名,而其中的一条规则是“研究成果要具备原创性”。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虽然“对整个科学界有影响”,满足了诺奖第一条评定规则,但该项研究的第一人是美国的一位科学家,袁隆平自然无法获得诺奖提名。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袁隆平没有被诺贝尔奖提名,不是因为他的成就不够格,影响不够大,而是因为他的研究成果未能满足“原创性”刚性的要求。

袁隆平无缘诺贝尔奖的“缺憾”带给人们三点启示:一是凡事都要恪守规则,无论是什么人,无论有多高的地位,规则面前一律平等,概莫能外;二是在创新中寻求突破,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无论何事,特别是科学研究,要独辟蹊径,善于发现新问题,大胆探求新方法,努力取得新成果。三是不以名利论英雄。只要踏实做事,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就能够彰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人们的心中就有崇高的地位,就是真正的“英雄”。从这几个角度立意,都是切合题意的。

写作时要注意任务要求,由点到面展开联想,由一件事想到一类事,由一个人想到一类人,切忌就事论事。另外,要自拟标题,按规定写上副标题,不出现硬伤。

【失误提醒】

1. 有的同学解读材料偏离中心,审题立意出现偏差。如曲解文意,大谈袁隆平如何以事业为重,淡泊名利。殊不知,从试题提供的材料看,袁隆平没有获得诺奖提名,并不是袁隆平自身轻视名利,而是受评定规则的制约,让他与诺奖失之交臂。

2. 分析问题容易偏颇,消极成分较多。有些同学用较多的笔墨谈论袁隆平无缘诺奖的遗憾,字里行间多为对诺奖的指责,对袁隆平的同情,为袁隆平鸣不平。

3. 少数同学误把副标题当作主标题,没有明确写作任务指令,从而造成失分。

【佳作示范】

規则之下,无谓遗憾

——袁隆平无缘诺贝尔奖

陕西省商南高中高三(17)班蒋晋涵

一代伟人袁隆平,获得无数殊荣,却无缘诺奖。对此或许有人会说,这真是美中不足,是人生一大憾事。然而,我认为一点也不遗憾,因为袁隆平造福万千百姓,足以万古留名。

“世界有遗憾,可能性才大。”朱光潜如是说。人生不可能样样圆满。生活中,我们总是祈求事事如愿,这无可非议,但很多时候是难以“万事如意”的,这是自然规律,不可颠覆。更何况,很多看似的不完美恰恰是一种大美:月缺之美,维纳斯的断臂之美,山水画的留白之美,谁能说这是一种遗憾呢?同样,袁隆平头顶那一道道耀眼的光环,足以让他不胜其美,缺了个诺奖又何伤大雅?

“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它的时间。”三毛如是说。能斩获诺奖固然是好事,但规则之下无缘诺奖也不必遗憾,更不必刻求。人生多少事,犹如塞翁失马,祸福相依。忆想当年张良刺杀秦王而不得,才有后来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诛灭吕氏复兴汉室,终获“汉初三杰”的美名。冬天失去的,春天一定会奉还给你。袁隆平虽然没获得诺奖,但他在世人心中的地位至高无上,这才是用“人心”凝结的无与伦比的“大奖”!

“有回忆的才是完美的人生。”普鲁斯特如是说。人生漫漫,过程之美比结果更为重要。忙碌一生,当晚年的我们回望走过的路,是如此的美好,无谓功名利禄,成败得失,一定心满意足了。马克·吐温历经创业失败的遗憾,在跌倒中觉醒,终于踏上充满鲜花和掌声的文学之路;段奥娟三次放弃高考,在音乐之路跋涉,收获,成功加入了火箭少女101……他们的人生之路洒满了汗水,收获了成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袁隆平的科研之路异乎艰辛,科研成果却给人们带来了福音,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个人的名利得失又算得了什么?袁隆平一路艰辛,一路收获,一路欢歌,美好如是,回忆如蜜,何言遗憾。

毋庸讳言,从某种意义上说,袁隆平无缘诺奖是一种遗憾,但这不是袁隆平的遗憾,而是既定规则造成的遗憾。我们在期待评奖规则日臻完善的同时,要正视“遗憾”。试想,如果没有林黛玉父母双亡的遗憾,哪有宝黛二人的相识?没有黛玉弱柳扶风般的姿态的遗憾,哪有悲悲切切、感人至深的诗文?没有宝黛爱情的遗憾,哪有文学巨著《红楼梦》这一传世杰作?

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不可避免有或多或少的缺憾。有的人缺憾比较大,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面对规则下的缺憾,我们唯有报之以微笑,像袁隆平那样,不懈地创造财富,体现价值,我们的人生才不会有遗憾。

点评:本文亮点频出,文采四溢。首先,作者围绕中心论点旁征博引,条分缕析,结构匀称优美。文章主体的三个部分,段首引用名言,都运用“xxx如是说”的句式设置分论点,领起下文,具有一线串珠的形式美。在论证袁隆平无缘诺奖的“遗憾”时,逻辑缜密,强调“能斩获诺奖固然是好事,但规则之下无缘诺奖也不必遗憾”,因为“袁隆平一路艰辛,一路收获,一路欢歌,美好如是,回忆如蜜,何言遗憾”,体现出较为成熟的思辨色彩。其次,内容充实,论据经典,古今中外,点面结合,令人信服。

万物有序,皆因规则

——袁隆平无缘诺贝尔奖

陕西省商南高中高三(17)班李荣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研究成果享誉世界,但只因为诺贝尔奖评定规则的制约,袁老无缘诺贝尔奖。我们不少人会因此而感到惋惜,但从来没有人质疑或否定诺贝尔奖的公平。凡事皆有规则,诺贝尔奖正因为其刚性规则才显得那么神圣而不可亵渎。

即使袁隆平为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杂交水稻对整个科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因为不完全符合诺贝尔奖的评定规则,袁隆平无缘诺奖。这一事实再次警示人们,万物有序,皆因规则。否则,就会天下攘攘,杂乱无章。這正如《淮南子》所言:“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规则。

无论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还是中国首富马云,他们能够拥有如今的财富与地位,除了发达的头脑,抢占先机的商业意识,遵守规则也是成功的重要法宝:合法经营,造福人类,他们要遵守道德规则;诚实守信,互惠互利,他们要遵守商业规则;掌握动向,顺势而为,他们要遵守市场规则……毫无疑问,倘若抛弃了这些规则的约束,我们的事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功的希望何其渺茫!名人如此,常人更无二致。

集体的成就离不开规则。

神州大地,无人不知中国女排,无人不知女排教练“铁榔头”。然而,又有几人知晓,在这大满贯辉煌战绩的背后,有多少规则制约着她们。正是这些严酷的规则成就了中国女排,成就了中国女排精神。她们只能穿训练服,只能吃训练餐,只能按既定方案训练。女排用人有规则,英雄不问出处,只看能力;训练有规则,实行优劣互补,发挥团队优势;拼搏有规则,正如郎平所说: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规则,锻造了中国女排这支所向披靡的“铁打之师”,成就了叱咤世界体坛的东方“娘子军”。

国家的强盛与安宁离不开规则。

新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繁荣昌盛,从世界大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因为我们信守为人民谋福祉的规则,我们信守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规则,我们信守患难与共、命运一体的规则。因此,我们赢得了民心,我们赢得了威信,我们赢得了世界的广泛赞誉。相反,一些害怕中国发展的国家,违背国际规则,百般打压、遏制中国的发展,其结果国内疫情泛滥,种族歧视升级,游行示威不断,官场争权夺利,国家混乱不堪。事实再次证明:信守规则,得道多助,国富民安;背弃规则,失道寡助,生灵涂炭。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世界因规则而美丽,因规则而恒久运转。同样,袁隆平院士无缘诺奖,更彰显规则的庄严公正。正因为如此,诺奖才令人肃然起敬,神圣而不可亵渎!

点评:本文开篇亮明观点,树立靶子,做到有的放矢。接着巧妙设置三个分论点,从“个人”“集体”“国家”三个层面,围绕“规则”展开论述。三个分论点从形式上看是并列关系,从内涵上看又是递进关系,如此一箭双雕,颇具匠心,逐层深入地阐述规则在个人成功、集体成就、国家强盛中的重要意义,令人心悦诚服。在表达上,大量运用排比句,大大增强了气势,强化了论点,增添了文采;多处使用整句,整齐优美,视之养眼怡心,读来动听悦耳。

“诺奖”并非唯一标尺

陕西省商南高中高三(17)班 常 亮

被尊为“米神”“当代神农”的袁隆平,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荣誉。日本的《神奇的水稻的威胁》一书中称,“杂交水稻这一海外传奇给日本带来了风暴”,他们把杂交水稻比为东方文明古国的中国继指南针、火药、纸张、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做出的第五大贡献。洛杉矶的高级水稻培育员这样评价:“袁隆平和他的研究所使中国成了研究高产稻方面最先进的国家。”

然而,像袁隆平这样一个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顶级专家,却无缘诺贝尔奖,这令很多人愤愤不平:世界欠袁隆平一个诺贝尔奖!

毋庸讳言,从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及其对人类作出的贡献看,授予袁隆平诺贝尔奖,理所当然。“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千百年来没有解决的粮食大问题,而且走出国门,在地球的各个角落生根结果,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提供了一根“魔杖”。特别是海水稻的研制成功,至少为中国增产粮食数百亿公斤,并将大大减少全球饥饿人口数量。再看看197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诺尔曼·布劳克,他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一种高产、矮秆、抗病力强的小麦良种,并推广到第三世界许多国家;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其主要成就是著有多本诗集和诗歌随笔集,获奖理由是“因为她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相比之下,诺奖颁给袁隆平,合情,合理,合乎民心。

然而,诺奖该不该授予袁隆平,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诺贝尔奖的评定规则就是一个冠冕堂皇的标尺:一要“对整个科学界有影响”,二要具备“原创性”,谁让你不是杂交水稻研究第一人呢?总不能因为袁隆平的突出贡献而改变诺奖评定规则吧。由此看来,理由似乎很充分,授予袁隆平诺奖,合情,合理,合乎民心,但不合乎规则。

其实,“诺奖”并不是衡量一个人贡献与价值的唯一标尺。能获得诺奖固然值得肯定,但只要成就足够卓越,影响力足够深远,对人类的贡献足够瞩目,没获得诺奖,又有什么遗憾?正如鲁迅所言,袁隆平被世人“抬举得很高,很高”,他的名字被人们“刻入石头”,“人民永远记住他”!

这不禁让人想起美国的《时代周刊》。《时代周刊》在世界新闻周刊中的地位,相当于诺奖在学术奖项中的地位,该刊的封面人物应该都是马中赤兔,人中龙凤。但当章子怡登上该刊封面时,骤然引起时评界一阵骚动,引发一场孔子与章子怡谁对中国文化贡献大的讨论。难道说,我们仅凭是否上封面,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和地位吗?

当年,孟加拉国银行家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评奖委员会给出的评论是:“当大量的人口找到摆脱贫困的出路时,持久的和平才能得以实现。”我们深信,当袁隆平的“覆盖全球梦”“禾下乘凉梦”梦想成真的那一天,世界将是怎样的和平景象,我们还必要为一个诺奖而耿耿于怀吗?

点评:本文围绕“袁隆平与诺奖”的话题生发议论,波澜叠起,紧紧牵引着读者的思维。作者按照高度赞誉→愤愤不平→获诺奖合乎民心→不获诺奖合乎规则→没获诺奖却被世人铭记的思路行文,起伏多变,在“是”与“非”、“赞”与“疑”中引发读者的思考,阐明自己的观点。文章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内容丰富,开合自如,形散而神聚。

【素材及运用】

教育部印发校外培训超标超前负面清单

2020年5月9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要求依据负面清单严肃查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负面清单共涉及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六门学科,每门学科包括“原则要求”和“典型问题”两部分。“原则要求”部分从课程标准规定、教科书难度、教学进度、练习题等方面提出基本要求。“典型问题”部分按照各学科的各项培训主题列举了超标内容,便于各地对照使用。负面清单中,明确要求校外培训不得超出现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段要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禁止使用繁、难、偏、怪的练习题,禁止在寒暑假培训下学期教科书的知识内容等。负面清单的推出是为了给畸形的课外培训市场降温,为大部分揠苗助长的家长纠偏,能进一步有力地减轻由超前学习带来的课外压力。

对接关键词:制定规则恪守规则让规则规范人们的行为

速用示范:环顾我们的周围,一些人为了谋取暴利,校外培训机构悄然兴起,遍布大街小巷,给嫩胳膊嫩腿的莘莘学子带来沉重的课外压力,严重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面对校外培训疯狂蔓延的态势,教育部实时印发了校外培训超标超前负面清单,这一清单无疑就像一道“紧箍咒”,必將遏制和规范愈演愈烈的校外培训浪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规则的制约下,校外培训环境一定会得到明显的改善,深受其害的学生一定会突出重围,迎来久违的阳光和笑脸。

亵渎规则高档别墅遭腾退

2020年11月2日上午,朝阳法院执行庭干警来到朝阳区周庄山水文园小区,对被执行人汪某、严某夫妻名下的一套别墅采取强制腾退措施。与此同时,让评估公司工作人员对房产进行评估,为后续拍卖做准备。被执行人汪某曾因生意需求以涉案别墅做抵押进行借款,因为他不守规则没有按时还款而陷入债务纠纷,所欠本金加利息高达8000余万元。

朝阳法院执行局执行员说明来意,经申请执行人申请,汪某、严某夫妇违反了借贷规则,法院依照法规对这套别墅强行腾退,责令严某现场对家中贵重物品进行“打包”,同时请来公证员逐层、逐间进行清点并登记造册。随后,搬家公司工作人员进入别墅,对登记造册完毕的物品装箱并搬运上车,拉往临时场所进行安置。贵重物品统一放在别墅地下一层的储藏间暂时封存。

对接关键词:规则不可亵渎违背规则必定自食恶果

速用示范:在我们的身边,常常爆出一些“老赖”违背规则、不守信用的丑闻,就像北京朝阳区的汪某、严某夫妇那样,不但高档别墅遭腾退,而且人格受损,信誉扫地,颜面何在?大千世界,万物纷繁,然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万事万物有序运行,靠的正是规则。试想,如果规则沦丧,陆地上,飞奔的汽车就可能会相撞;海面上,航行的轮船就可能会覆没;蓝天上,翱翔的飞机就可能会失事。陆海空,吃住行,犹如一锅沸粥,杂然无序,我们将情何以堪!

状元“落榜”引发对规则的质疑

2020年7月26日,江苏高考分数出炉,淮安市淮阴中学考生白湘菱430分成为江苏省文科第一名,但由于其选修科目历史成绩为B+,无法报考清华、北大等985重点高校,最终报考了香港大学经济及管理学院,白湘菱因此被网友称作“史上最惨第一名”。

江苏高考自2008年起,开始实行“按语数外总分投档,各校提出选测等级要求”的录取模式。高校录取时,会提出不同的选测科目等级要求,等级不达标则不能报考。《本科招生章程》显示,2020年清华大学在江苏省的录取要求为两门选测科目等级最低为A+、A;北京大学则是双A+。其他大多数985高校,都要求两门选修科目最低等级为A。

对此,很多网友为白湘菱鸣不平:只因一个B+而放弃一个“状元”,是不是太死板?如果当年清华大学不破格录取钱钟书,那么现代中国会有这么一个大学者吗?为什么不能打破陈规,为状元破格,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

对接关键词:规则可立亦可破有规则而不唯规则变通才是王道。

速用示范:毋庸置疑,唯有依“规矩”行事,才能成就“方圆”。然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不曾有一时的安息。处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大变革时代,我们面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瞬息万变,令人应接不暇。为了与时俱进,有些既定的规则也要应时而变,变则通,通则久。因此,我们渴望高校招生也不再死守规则,让白湘菱那样的优秀学子脱颖而出,破格进入名校成就学业,造福社会。倘如此,不仅是个人之幸,家庭之幸,更是民族之幸。

名言选读: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淮南子

◎规矩不能立起来、严起来,很多问题就会慢慢产生出来。——习近平

◎那些仅仅循规蹈矩的过活的人,并不是在使社会进步,只是在使社会得以维持下去。——泰戈尔

◎我这辈子说过最让人无从反驳的话就是:被子根本不用叠,本来就是摊开来睡的,但这句话第一个被人反驳掉,懂么,这是规矩,人类之所以悲哀,就是有太多规矩……

——韩寒《三重门》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卓别林

◎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蒋介石,就是不讲老规矩,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邓小平

责任编辑 廖宇红

猜你喜欢

无缘诺奖诺贝尔奖
“我心目中的诺奖级作家”阅读札记
剪发
爱因斯坦为什么没有两次获诺奖?
新世纪都有哪些日本科学家获得自然科学诺奖
有缘而来,无缘而去
有缘无缘
诺贝尔奖的由来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莫因华人科学家落选诺奖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