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新引擎 形成新动能

2021-03-24正言

共产党员·上 2021年2期
关键词:战略性大连市新兴产业

正言

近年来,大连市坚持走“创新路”、吃“科技饭”,紧紧围绕信息技术服务、智能制造装备等重点产业集群,强化科技创新,集聚发展要素,一门心思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成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强化科技创新,激发产业活力

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位置,集中精锐力量,重点突破关键领域、卡脖子环节瓶颈,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在人工智能领域,依托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高新区推进建设人工智能研究院;在精细化工领域,重点支持催化基础重点实验室、分子反应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在先进装备制造领域,搭建研发、测试及产业化创新平台,筹建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工业装备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冷热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在清洁能源领域,加快推进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国科大能源学院、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已建成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927个,其中各类国家级平台达到56家,为强化源头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资金,探索、完善“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等创新产品产业化支持政策,建立相关产业示范应用风险补偿机制,着力打通企业研发、制造、应用链条,引导和支持科技项目、成果在大连落户转化。加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库、专家库、企业技术需求库和高价值核心专利项目库,市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分别达24家、33家。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分配机制,初步形成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制,全面总结推广中科院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与大连本土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季度会商制度,组织高校院所和区(市、县)按照“小型化、精准化、专业化”模式开展技术对接,提高了企业与高校院所技术签约效率。

强化创新资源集聚。大连市坚持把开放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最大优势,全面加大开放力度,积极介入全球创新网络,整合国内外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面向全球引进高端创新资源,IBM中国区最大的创新工作室、哈工大特种机器人研发基地、九成航天发动机研发中心等重点项目先后入驻。与国际顶级孵化器深入合作,提高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建设6个海外创新中心和面向东北亚的国际双创园,目前全市國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达19家。积极推进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建设,编制《大连市建设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实施方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鼓励企业对外开展技术合作,全市超过50%的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外大学、企业、研究机构开展合作。

突出特色优势,打造产业集群

紧紧围绕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的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等重点产业集群,采取多级联动、政策协同、产业合作等系列举措,不断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生态环境。

建立“四级联动+多点协调”机制。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实践尝试,逐步建立起“政府管理—跨产业运营—企业协作—项目推进”的“纵向四级联动、横向多点协调”机制。为完善纵向四级联动机制,建立了跨行业运营的管理层级——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该联盟充分发挥跨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形成政策研究、咨询服务、科研开发等七大功能服务平台,积极推动集群内企业、研发机构、科技服务机构间的创新资源整合、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创新合作的有效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创新,提升集群创新能力。

完善集群产业链条。着眼于做强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创新链,强化产业集群的链条整合能力建设。利用信息技术赋能提升产业链综合竞争力,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信息化”“数字化” “智能化”坚实支撑。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坚持“产业集聚、上下游延伸”原则,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引进建设一批产业集群关联项目,着力提高本地化配套率。

强化园区承载能力。将大连高新区和金普新区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承载区,通过实施系列政策优惠“组合拳”,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推动生产要素的聚集和优化配置,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高新区出台“创新十条”“众创十二条”“金融八条”“海创工程”“科创工程”等创新政策和鼓励知识产权创造系列政策,成为大连市科技创新的主力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科技人才的吸纳区、创新创业的示范区和汇聚国内外产业资源的开放区。金普新区制定“金普新区科创50条”,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平台、孵化器直接予以奖励补贴。对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行业领军企业设立研发总部等,分别给予1000万元、2000万元资金扶持。

创新融资方式,助推产业发展

大连市积极建立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体、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体系,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主体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快速融资,推动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

加强政金企合作。借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大连市发挥全市700多家金融机构作用,加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方沟通协调,建立政府、融资担保、银行、保险、融资服务平台与企业紧密合作的融资服务体系。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搭建拥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通过运用“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融资服务”模式理念和科技手段,无偿为参与招投标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项目融资等金融服务。

扩大投资基金规模。配合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修订出台《大连市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将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增至50亿元,投资阶段实现全覆盖。目前,大连市拥有由国家、省、市各级引导基金参股设立的产业(创业)投资基金5只,认缴规模25亿元。在大连基金业协会备案的创业投资企业和团队将近80个,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构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专利权进行质押融资,研究设立“专利权质押融资证券”或“金融卡”等融资新模式,设立大连市专利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实施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专利保险补贴政策,构建大连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破解融资难题,促进科技企业获得更多、更好、更优惠的金融服务。

围绕产业需求,集聚高端人才

大连市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不断提升人才政策竞争力和开放度,打造拴心留人的人才发展环境。

坚持以国际眼光聚才。建立海外人才引进机制,实施“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启动支持计划”,为留学回国人员提供创业干事平台。利用“中国海创周”这一国家引才平台的影响力,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城市发展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等5类人才。落实高层次人才安家费、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薪酬补贴、海外优秀人才项目资助、紧缺人才和高校毕业生租房(购房)补贴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到大连工作。

坚持精准育才。编制《大连市城市发展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构建5个星级的紧缺程度评价体系,实施薪酬补贴,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高技能人才进修资助等工程。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博士后等青年人才培养、技能人才提升能力、大学生创业,以及各类研发机构、创新平台、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平台等载体建设,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技术、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精尖缺人才和潜力型青年创新人才。

坚持靠政策暖心留才。印发《大连市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若干规定》等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人才评价激励、鼓励人才离岗创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做好高精尖缺人才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等服务工作,落实高层次人才津贴、优秀企业家奖励等诸多直接惠及人才本人的政策,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

猜你喜欢

战略性大连市新兴产业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半夜响起敲门声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认识和思考
试论知识经济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大连市技师学院:挂牌大连市职工技能培训实训基地
大连会展协会第一届会员大会召开
三只猴子与新兴产业
避开新兴产业陷阱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