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洋楼美术馆里看风景
2021-03-24
泉州的10月末还似长夏,清早的西街正在缓慢苏醒。吴达新骑着单车从陈厝巷口拐进来,满脸迎着晨光的开心跟院里的龙眼树一样感染人。1915是这座洋楼宅院落成的年份,也是它的新名字。在贝壳夯土院墙的围合下,满目妩媚的树影掩映着明丽的红砖楼,别有一番前世今生的风情。
回到百余年前,菲律宾华侨宋文圃衣锦还乡了。在这俗语有言“穷富一间屋”的土地上,宋家人决心用最豪华、最前卫的建筑来为祖宅增光。于是买下这块风水宝地,请来西方设计师画图,运来西洋的钢筋、水泥,定制南洋的琉璃栏杆,再结合本地的红砖与砂石……这才得来眼前这座既带有西班牙式拱顶,又画着梅兰竹菊装饰的民国闽南特色建筑——番仔楼。跟所有闽南人一样,吴达新照例是坐下先泡茶。我们却忍不住在二楼回廊上看风景:龙眼树和芒果树格外兴奋沃若,目光穿过枝叶,天际线可以望到很远,但更聚睛的则是直线距离50米开外的开元寺东塔。作为整座城市的精神和景观中心,开元寺里东西两座石塔穿越了千年的风雨,数度台风和万历年间的8级地震都没能让它们身姿倾覆,于是如今,人们见双塔便有莫名的安心。再把目光收回来一点,回廊上那个茱丽叶式的小阳台玲珑可爱,却是当年主人安排的戏台。在西班牙拱顶下的茱丽叶阳台上唱南音?“刚刚好坐得下4位演员!”吴达新自从接手1915艺术空间的运营,已多次重现了这个有点“土洋结合”的场景,效果“刚刚好”。“这宅子在当年绝对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可主人建好它并未居住就回菲律宾了。”他的目光越过阳台去到前方传统式的两落三开间燕尾脊官式大厝之间——这才是这座气势恢宏的民宅大院的前半部分,“它们就像弃儿一样,一百多年来都在等待本该属于自己的荣光”。接下来,除却长久的寂寞,它还经历了养马场、塑胶拖鞋厂和垃圾堆放场的岁月影像,“凋敝得不像样子”。说起来,吴达新与这房子颇有些渊源,当年宋家的女主人正是他母亲的姨婆,后来还把他舅舅也带去了菲律宾。舅舅每年寄回家的外汇券便成了他童年记忆里一家人巨大的快乐源泉。所以,在2017年泉州市政府将此宅院修旧如旧地复原之后,吴达新在压力之下决心接手:“总觉得自己对它是有点责任的。”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在日本与纽约的留学生涯中曾被不少豪宅改建成的美术馆所触动,但落实到要运营这个家乡的“洋楼美术馆”,还是有所迟疑——他太知道要独自支撑一座美术馆需要的财力。但母亲却用一句当地俗语给了他勇气:“母亲说‘福宅福人居,如果我没这福气,来了也镇不住;如果我有这福气,那我就应该照顾它。”
于是,携带自己在东洋与西洋的生活经验,吴达新希望能让当下的生活和创作场景在这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空间中会面——当代艺术展、文化沙龙、学者对谈,甚至还引入了一个庭院咖啡馆。他总希望自己能让这个等待了百余年的地方作为泉州的文化地标找回自己的骄傲,成为不同于大型美术馆的另一种艺术空间——就像作品都陈设在自己家里。
待在泉州的每一天,他都会在这个二层回廊上泡茶。遥望着自小看到大的东塔,灵感自然浮现。儿时热到奔汗的夏日记忆忽而飘入脑海,家里没有空调,他们小孩都跑到开元寺的大殿里贪凉:“面向上躺着,把大殿顶上每一个细节都看得刻在脑子里。”大殿旁的双塔也应如是。如今坐在1915的回廊里,东塔只剩塔顶,视觉记忆与历史记忆重合,化为他北京个展“陆地和声”中的作品《七重塔》:用500多个不锈钢齿轮彼此咬合、缓缓转动,构建出一尊“七重塔刹”的动态浮屠,让我们在当下与历史、东方与西方的对望中三省吾身。“齿轮代表着西方工业文明,但我用它构成的却是非常东方的佛塔。”这种东西方之间的交错对视正是吴达新艺术创作中贯穿始终的线索。
和姐夫蔡国强一样,吴达新也被泉州这片土壤浸润着。“我们从小生活在这里,这是一座特别有感应的城市。”或许艺术跟信仰根本很像,都是对一种不可见之物的笃信,同时在这份笃信中获得安慰和力量。“这也是一座很‘野的城市,什么东西扔到这里都能生长。很多东西放到这里也总能顺理成章地融汇发展。”还有他下一件大型作品的主角——素馨花。作为巴基斯坦的国花,这种植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泉州,一经撒种就疯长起来,带着些许“野蛮”的劲头,恰如这片土壤,“总有点‘野路子,太文质彬彬在这里难以存活。泉州人比谁都能拼,那是对生存下去的渴望,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拼劲。”他脸上又浮现起那种无来由的开心,这是曾经身为男排运动员的乐观吗?还是专属于泉州人的浪漫?“泉州人天生有种浪漫,一种乌托邦式的毫无理由的高兴。这种浪漫可以解决太多事情了!”
或许正如他所说,如果有一天不再做艺术,“或许我会回纽约去开出租车、去钓鱼……”转念一想,他觉得回来泉州也不错,“还是去清源山里继续写生吧,重要的是你要看到自己,看到初心,其他都是附加题”。而泉州于他,正是那个能见众生,也能见自己的地方。
1.展陈在1915空间一层过廊处的吴达新装置作品《麒麟》。麒麟自古就是中国的瑞兽,在疫情搅扰的庚子年,吴达新特意创作了这只穿着彩色“盔甲”的当代麒麟,辟邪祈福。
2.吳达新,1969年出生于泉州,1992年毕业于华侨大学外语系,同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国立琦玉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师从山口静一教授,专修东洋美术史。2001年移居美国,在纽约市立大学学习影像技术,2007年毕业。现为职业艺术家,多次在国内外举行个展,代表作品有《长城计划》、《药佛》、《七重塔》等。
3.在1915艺术空间楼顶上俯拍到的红砖老厝院落。
4.展陈在1915艺术空间的吴达新的不锈钢雕塑作品《巨浪》。他希望通过海浪这一符号映射出所有游子的漂泊心情,这也是他送给爷爷的一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