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心如初,以爱之名

2021-03-24常馨予

共产党员·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艳红河口边境

常馨予

我坚守的地方,脚下就是边境线,我的背后就是祖國,请党和人民放心,我将和我的战友们守好国门,为维护边境地区的和谐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全国最美基层民警 李庆峰

这个世间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过的河,多数人以此开阔眼界、涤荡胸襟。而基层民警李庆峰扎根边境乡村,沿着山路走了16年,他迈出的每一步都踏踏实实。

从土路破瓦到曲径青砖,从盗贼出没到安居乐业,李庆峰常年奔波在宽甸河口地区的“九沟十八岔”。身为辽宁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大江口边境派出所的党支部书记、教导员,李庆峰在辖区里既是帮扶者,亦是守护人。他创新警务工作、投身基层治理,狠抓扶贫帮困、助推村民致富……是百姓赞不绝口的“贴心人”。

以诚待民 创平安奇迹

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是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每年吸引着大量海内外游客。然而,这个美丽宁静的边境乡村16年前的治安状况却令人担忧——村民有打架斗殴的、参与跨境走私的、盗伐林木的……一年下来,治安案件百余起,对辖区治安秩序和公安执法的公信力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005年,刚调任到大江口边境派出所工作的李庆峰有着初生牛犊的冲劲儿,从早到晚办案不停。随着工作的深入,李庆峰意识到,维护边境秩序不能单打独斗,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共同参与边境治理,才能真正实现边境地区长治久安。

为了全面掌握辖区情况,增进村民对自己的信任,李庆峰计划挨家挨户走访。河口村地处山区,且九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看似隔山能说话,但握个手得有半天的山路要爬。李庆峰买了一辆自行车,开始了“上坡车骑他,下坡他骑车”的走访之路。

老赵家是红屋顶、小钱家养鸡羊、老孙家有孤寡老人、大李家是贫困户……3年里,李庆峰访遍全村20.6平方公里内的1041户人家,熟记每户家庭的状况与特征,背下了所有村民的姓名、住址甚至耕地位置。

用双脚丈量的热土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李庆峰成了名副其实的“活地图”。于是,哪里有纠纷,他总能抄近路最快赶到。由于矛盾化解得及时,避免了许多治安案件的发生。3年里,李庆峰忙前忙后,上门办理便民利民事项500余件,化解邻里间的“新仇旧恨”1100多起,促进了警民、村民团结,树立了边防民警的威信。村民对李庆峰的评价是:“干事儿实诚,还有魄力,是个好干部!”

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李庆峰工作劲头更足了——

他在田间地头、景区码头开“课堂”,一有空就将安全意识和普法知识结合案件,有声有色地讲给大家听;

他大胆创新,将警务室升级改造成涵盖勤务指挥、视频巡查、办证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农村警务室,案件查处率明显提高;

2019年,他提议,联合辖区所有党支部,依靠党建引领,创建治安队伍,这些承担不同任务的队伍在维护治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李庆峰又推出“线上调解”的高效工作法,联合司法所、国土资源所、律师事务所等职能部门和组织通过网络快速规范解决纠纷,成功调解涉及劳资雇佣、土地山林、人身损害等大小纠纷百余起。

在李庆峰的带领下,辖区创造了年治安案件发案不到10起、“两抢一盗”案件发案率全县最低的平安佳绩。

一心为民 共建繁华

在多年的走访中,李庆峰的心里总是装着问题,有山地的村民能发展什么产业,有渔船的要怎样致富……民富则安,他盘算着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为村民谋发展。

艳红桃种植是河口村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桃子的收成直接影响村民脱贫后的生活质量。为弥补乡村小农经济分散经营的缺点,增强种植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012年,李庆峰建议成立由村委会牵头、艳红桃种植户共同参与的河口艳红桃合作社。这一提议得到村委会及种植户的一致赞同。在他的引导和帮助下,合作社建立了内部章程、组织机构、产品销售等管理制度,还进一步拓展桃干加工、休闲采摘等精品特色项目。自合作社成立以来,艳红桃销售屡创新高,桃农平均年收入达10万元。

贫困户陈福宝就在李庆峰的建议下靠艳红桃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陈福宝是个苦命人,8岁丧母,15岁触电失去右臂,17岁丧父。李庆峰主动与他结成帮扶对子,并建议其做点儿生意改变生存状况:长甸镇各家各户都种植高品质艳红桃,但没有实行统一销售,李庆峰鼓励陈福宝出去走走,把果品经销商吸引进来。

“人活着就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只要有诚心,肯吃苦,总会有出路。”陈福宝记住了李庆峰的话,到外地推销艳红桃,为客商与村民牵线搭桥,几次下来,不仅打开了村里艳红桃的销路,也尝到了靠一只手也能挣钱过好日子的甜头。

销售桃子的同时,陈福宝又在李庆峰的提议下做起了有机肥料生意,不断拓展销路……年复一年,日子逐渐红火起来。如今,46岁的陈福宝已成立两家公司,年产值过百万元,也成了慷慨帮扶他人的企业家。

就这样,16年间,李庆峰瞄准长甸镇适合种植艳红桃的优势,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为村民出谋划策,从未落下一家,也没丢下一人。桃树遭遇冻灾时,李庆峰劝村民重树信心,保住艳红桃的品牌与规模;桃农给桃子套袋培育时,李庆峰又劝阻大家不要为了卖相导致甜度降低,失去市场;疫情来临,多数商业网点一片萧条,长甸镇的生意却依然红火,因为村民们早就在李庆峰的指导下,打通了电商销售渠道……

多年来,李庆峰一直引导和帮助村民发展生态精品农业。如今,当地的艳红桃、河口鸭蛋、三文鱼等都是线上热销的明星产品,村民们忙起来了,也都富起来了。

与民同乐 打造最美“桃花源”

随着村子的日渐发展,很多曾外出打工的人也留在村里开起了农家院,河口村的农家院增长到200多家,一到旅游旺季,到处彩旗招展,宾朋满座,显得十分热闹。

而李庆峰却越来越忙:他积极创新乡村多元治理新模式,制定“农家院”经营户自律公约,发动各企业支部开展联创联建,定期组织“诚信商家、文明店铺”“环境卫生标兵单位”等评比活动。他还带领大家改变村容村貌,先后完成全村排水沟清理和违章建筑物拆迁改造,新增景区配套设施200余件,生产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日产日清、分类处理,村路硬化覆盖率达95%。

优美的环境、淳朴的民风、祥和的氛围,给河口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村民平均收入比两年前翻了近两番,小小边境乡村变成享誉全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李庆峰本人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辽宁省人民满意警察”等称号,2020年又荣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称号。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谈及未来,李庆峰有个心愿,他要努力培养更多民警成为帮农助农的行家里手,有他们围绕在群众身边,如同点点繁星,一起忠诚守护着万家灯火和国泰民安。

猜你喜欢

艳红河口边境
中尼边境守护营
边境扬威
难忘的一天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冯艳红作品
A Note on Stage Structure Predator-Prey Model with Prey Refuge
Comments on A New Concise Course on Linguistics For Students of English
中越边境大扫雷的经验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