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时代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发展策略探析

2021-03-24赵凌云

档案天地 2021年2期
关键词:档案馆数字用户

赵凌云

一、国内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研究现状

1.云时代与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概念辨析

数字档案馆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是传统实体档案馆在信息时代的新型组织形式。学界对于数字档案馆的定义有多种认识。傅荣校认为:“数字档案馆是一个电子化信息的仓库,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方便地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地域限制”[1]。冯惠玲提出:数字档案馆是利用电子网络远程获取档案文件信息的方式[2]。笔者认为,这一定义重点突出了在数字档案馆环境下用户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便利性,从用户视角说明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标与使命,为云时代档案部门应用云技术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档案信息服务提供了契机。

“云时代”的概念在学界暂无确切的定义,但有关将云计算应用在档案工作中的学术研究很多,因而目前出现了将云技术等同于云计算技术的片面认识。笔者认为,云时代指的是通过应用大量云技术,创建安全便捷、数据上“云”的发展环境。云计算技术是云技术的典型表现形式,但除此之外,云服务、云存储、云平台等众多信息存储与计算手段都属于云技术的表现范畴,云时代是一个系统整体的概念,其发展目标即为促进数据的安全保管和共享利用,应该从宏观发展的视角理解这一概念。

2.云时代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对国内数字档案馆发展研究的考察分析是研究人员把握关键信息技术、洞察数字档案馆发展趋势的必要基础。在实践层面,国内最早关于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开始于2001年的青岛市数字档案馆和深圳市数字档案馆,随后又出现了绍兴市数字档案馆、萧山区数字档案馆等,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成为国内较早建设和探索数字档案馆的实例[3]。数字档案馆的建立提高了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促进了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4]。

在理论研究层面,笔者以“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搜索,剔除无效数据,共检索出114条相关结果(截至2020年8月)。20世纪90年代末,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我国档案学者开始致力于对数字档案馆 (Digital Archives) 的研究;最早在2003年,檔案界学者开始关注“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这一主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的研究综述与可视化分析、信息服务模式与平台构建、法律风险及防范等方面。

笔者再以“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为主题词且以“云计算”为关键词在知网搜索,共检索出7条有效记录,论文发表时间集中于2010至2019年,近十年学界对这一主题的研究热度在不断增长。彭晓芹、程结晶[5]提到云计算作为一种新思维在网络中应用,必然会形成新的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体系,这种新的管理与服务体系的目标正是数字档案馆基本特征和属性的表现;周枫[6]对云数字档案馆动力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云计算将国家数字档案资源虚拟为一个巨大的资源池,为用户在庞大的数据库中实现一站式查找与服务;牛力、韩小汀[7]对对云计算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模式进行了相关研究,建立了档案信息资源“云服务”模型,通过“支撑云”,“业务云”和“公共云”平台提供不同级别的档案内容与资源服务;蒋冠、李晓[8]强调云计算以网络为中心、以服务为提供方式,强调资源的池化与透明化,并具有高扩展高可靠性。而数字档案馆具有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海量与异构性、档案信息传递的网络化、数字档案馆之间的互联性,可以说数字档案馆与云计算技术二者间存在天然的契合;吕元智[9]引入“云计算”平台,从共享服务的角度对国家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模式进行了探讨;薛四新、陶水龙[10]提出了档案资源的云备份策略,并给出相关的实现方案;吴骊[11]对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档案馆建设与服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游姗姗[12]以福建省数字档案馆为例,探索了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通过以上检索结果,可以看出档案学术界对“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较多,但研究云计算技术与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工作相融合的文献数量极少,且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数字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忽略其应用层面的建设,“重建设轻应用”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云时代深入推进云技术与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的融合将是大势所趋。

二、云技术对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的作用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不断上升,移动互联网使用持续深化。在云计算领域,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以其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企业积极推动战略布局,云计算服务已逐渐被国内市场认可和接受[13]。云存储、云计算、云服务均从不同层面对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

1.云存储:提供海量信息存储空间

丰富的档案馆藏资源是提供信息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在我国档案工作逐步落实“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信息化战略背景下,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由于档案数据增速过快而产生的存储空间不足等问题。拥有庞大服务集群的云存储平台可以为档案信息提供海量存储空间,云存储技术通过集群应用软件集合网络产生的和馆藏的数字化档案资源,形成多个资源共享池协同工作,共同应对数字档案馆在数据存储和对外业务访问中面临的难题,同时为后续档案信息资源检索利用、开放共享奠定良好的基础。

2.云计算: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共用

云计算技术的优势除了计算能力强、安全性高、成本较低外,还具有资源共享的突出特点,它不仅能够连通各种硬件设备、共享信息资源,而且能够共享硬件设施、共享存储、共享计算,并生成新的知识资源,组建“档案云”,实现“一站式检索”。这一点不仅与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目标很相近,而且与当前倡导的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相契合。云计算的信息共享特点,刚好可以满足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目标,使得数字档案馆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跨越时空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其计算能力强的优势还便于处理海量档案数据,实现档案信息精准检索,提高数字档案馆的检索能力,更精确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3.云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信息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惠普公司曾表明:云服务的本质是广泛、主动、高度个性化[14]。一方面,在云计算模式下,运用云网超强的计算能力和几乎无限的带宽可以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供良好的交互环境,便于档案部门及时了解用户需求;另一方面,云计算是一种开放式的环境,云计算提供的平台能够整合博客、播客等服务技术和模式,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满足广大档案利用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

总之,应用云存储与云计算技术共同构建科学适用的云服务平台,将极大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共享自由度,推动数字档案馆建设与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

三、云时代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发展策略

2010年6月国家档案局发布了《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其中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明确给出了“鼓励具备条件的档案馆探索采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各立档单位提供软件服务和存储服务”的建议[15]。笔者认为,云时代促进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统一技术标准

统一的行业应用规范和技术标准是推动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工作的保障。云计算技术应用于数字档案馆建设具有非常可观的前景,但档案界尚未制定形成相应的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的缺失会极大影响后续数字云主机平台及服务器的构建,不利于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因此档案部门需要加强对各类档案业务流程的研究,组织懂技术、懂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制定相关标准,及时规范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行为,以保证档案云数据中心具有适应性与可扩展性。

2.有选择性地开展档案馆档案信息数字化工作

模拟形态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是云时代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各省市档案馆首先应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将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电子化,放入“云端”存储,形成各地数字档案云主机;其次,电子化的档案数据需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为后续共享式的档案信息服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构建规范适用的“云服务平臺”与“分布式终端”

在各地分散的数字档案云主机建构完成后,通过云计算技术,便可将多种类型的档案数据存放于多个服务器,还可自动备份上传“云端”。用户与众多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在云计算提供的共享模式下建构交互环境,即为“云服务平台”。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可以先建立区域性的“数字档案云”,即某区域的所有数字档案馆共建一个云端,进行数字档案信息的存储和利用。譬如江苏省建立了苏州市数字档案馆、常熟市数字档案馆和靖江市数字档案馆,这些地域相近的数字档案馆可以共建一个云端。利用云存储、云服务的强大功能和安全技术,用户可突破硬件水平的限制,只需通过分布式终端,类似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应用软件便能随时随地检索所需档案信息,享受精准便捷的信息服务。例如在2019年9月17日刚刚通过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测试的浙江省数字档案馆应用智能技术完善数字档案馆系统功能,以局域网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和电子档案长久保存系统,政务网电子文件归档接收系统和档案利用馆际共享服务系统,互联网“浙江档案网”门户网站、浙江档案服务网和“浙里办”APP等系统平台为依托,构建了存量数字化与增量电子化并重的数字档案资源体系,真正实现了“一网查档、百馆联动”,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4.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优秀的云服务是吸引用户的关键。云计算是技术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安全、人性化的服务竞争[11]。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认为:“信息服务是云计算落地最有效的动力,信息服务的用户需求则是云计算之本。”因此,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必须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技术迅速发展和公众信息需求转变的环境下,用户愈加偏重个性化、小众化的特色档案信息。档案部门应利用云技术积极应对这一转变。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个性化档案信息。数字档案馆在设置统一网络接口供用户访问的基础上,可依照用户的不同需求确定对应的访问权限,依赖云服务平台提供的大量数据和交互环境,精准匹配用户需求与馆藏档案数据。

打造“云服务平台”,挖掘用户档案信息需求,引导用户进行有效的档案信息检索。针对一众用户在浏览档案网站时并无明确的信息需求、有潜在的信息需求但尚未被挖掘出来、或者有明确的信息需求但由于欠缺检索技能等原因检索不到有效信息等情况,数字档案馆应积极构建设计精巧、科学适用的“云服务平台”,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打破“信息孤岛”,增强档案馆与用户的黏合性和权威性。

追踪用户需求变化,及时推送更新的档案信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打造持久的用户市场。“云服务平台”可整合云计算技术超强的存储和计算功能,在挖掘用户潜在需求的同时,为不断变化的用户与更新的档案数据建立“标签”,通过“匹配算法”和新媒体平台,及时追踪用户并推送档案信息。在“云服务平台”的运行过程中, 随着档案部门与用户之间双向沟通与反馈的进展, 数字档案馆将朝着更高层次不断发展。

5.完善“云”管理,保障数字档案信息安全

大量档案信息数据和用户数据在“云”上很难做到数据独立和互相隔离,给数据安全带来威胁;且云时代数字档案馆对“云”的依赖性很强,云服务平台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会给信息服务工作带来极大影响。笔者认为,数据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档案数据的丢失;另一方面是由于系统安全漏洞、黑客攻击等不可控因素造成的信息泄露。这都对云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管理的措施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对用户权限进行严格认证,这是切实保障信息资源安全的必要前提。在用户权限认证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关,不同级别用户使用权限必须准确,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二是档案馆应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体系,以保障危机发生时数字档案馆仍然可以继续运行。此外,档案馆还应该采用异地备份存储措施,确保云服务系统发生故障时,馆藏资源仍有迹可循,以此规避云计算技术可能导致的风险,更高效、更安全地为用户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傅荣校.关于数字档案馆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1(05):26-28.

[2]冯慧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130.

[3]何正军,金波.云计算与数字档案馆建设新机遇[J].档案与建设,2015(12):4-8.

[4]游姗姗. 基于云计算的福建省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

[5]彭小芹,程结晶.云计算环境中数字档案馆服务与管理初探[J].档案学研究,2010(06):71-75.

[6]周枫.云数字档案馆动力机制研究[J].浙江档案,2013(10):20-22.

[7]牛力,韩小汀.云计算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模式研究[J].档案学究,2013(05):26-29.

[8]李晓,蒋冠.国内数字档案馆研究综述[J].北京档案,2015(03):20-23.

[9]吕元智.我国数字档案馆服务能力结构及其优化[J].情报科学,2015,33(01):35-38.

[10]薛四新,陶水龙,崔伟.数字档案馆云计算建设模式的思考——以北京市区域性数字档案馆为例[J].档案学研究,2012(03):62-64.

[11]吴骊.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档案馆建设与服务研究[D].苏州大学,2014.

[12]游姗姗. 基于云计算的福建省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

[1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20-04-28)[2020-06-10].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57/202004/t20200427_70973.htm

[14]黄新荣,王晓杰,段广利,赵清.云环境下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模式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3(06):4-7+15.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EB/OL].[2019-09-24][2019-11-10].

http://www.saac.gov.cn/daj/dfdt/201909/c8d3a562d86d473fb4ba4e61ca648a27.shtml

作者单位:河北大學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档案馆数字用户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答数字
信用卡资深用户
数字看G20
when与while档案馆
成双成对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