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的幸福该往何处去?听他一字字地探索下去

2021-03-24

润·文摘 2021年3期
关键词:契诃夫短篇小说小说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的故事

作为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的契诃夫,他的短篇小说流畅而温厚,仿佛有着用不完的同情心、爱心。有人把他比成俄国的杜甫,他的笔触刺破小市民的虚伪、小官僚的无耻、穷苦人的可怜,让人苦笑,给人思索,但大体都是悲悯的。他和索尔仁尼琴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他们都担心俄罗斯的命运——其实是整个人类的命运,出了什么问题,要怎样解决,该往何处去?谁都不知道,只能一字字地探索下去。

在他的短篇小说中,让许多人感动的,是一篇入选了小学课本的小说《万卡》——

主人公万卡是个9岁的孤儿,只有一个年迈的爷爷。为了糊口,万卡被送到鞋匠铺做学徒。在鞋匠铺里,万卡要做一切杂务,还要照顾店主的孩子,稍有不慎就被打被骂。在圣诞节前夜,小万卡趁店主和师傅们出门,偷偷给爷爷写信,希望爷爷来把他接走。

把信投到邮筒里后,他就靠着炉子睡着了,梦里是回到家后和爷爷幸福地生活的情景。就像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最后一支火柴的微光中,看到圣诞节幸福的灯光。

但这些都是幻觉。因为万卡在信封上根本没有写爷爷的地址。契诃夫只给了万卡一个美好的梦。

像这样令人同情的人物还有许多,比如长期缺乏睡眠的仆人瓦丽卡,倒在暴风雪里的庄稼汉格里戈里·彼得洛夫……契诃夫最擅长写两种人,最穷困的人们的生活和丑态百出的官僚小职员。《变色龙》是他早期的作品,表达方式直白幽默:有个人被狗咬了,要警督奥楚蔑洛夫为他主持公道,让狗主人赔偿损失。在确定狗主人身份的过程中,短短几句对话,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就变了6次;还有《套中人》,那个始终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保守、拘谨、墨守陈规的学校职员,不但自己不敢越雷池半步,还要时刻监视别人,让周围的一切都处在压抑的氛围中。这些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不宏大,只着眼于最平凡家常的事和最普通的人物,但这些人物所思考的问题,他们的不幸、经历和境遇却是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的人类都共通的:孤独与无助;失望和冷漠;不断地迷失自己又试图寻找自己的位置;期待有所作为,但却缺少行动或者在行动的过程中被碰得头破血流……他的作品就像一面镜子,每个人在镜子中看到的都是自己。我们都可以在契诃夫那里认识自己,反思自己。

契诃夫以前的职业是医生,他看过太多贫困、陷入不幸的人物。1890年,他还不辞辛劳地长途跋涉到库页岛考察,那里是沙皇政府安置苦刑犯和流放犯的地方。五十天左右的旅途,万般艰辛,光是骑马就骑了四千余公里。他调查了将近一万个囚徒和移民。他同情他们,也在替他们寻找如何能让生活过得更好的办法。在作品之中,他通过书中人物之口,说出了对人生的思考。

“普通人从马车、书房这些身外之物中期待美好的东西,有思想的人却从自身期待。”

“很多人把生命的能量、把自己的智慧和心灵消耗在打牌和造谣上,而不愿意在有意义的交谈和阅读上花点儿时间,不愿意享受智慧带来的快乐,这多么遗憾,多么可惜呀!”

在获得普希金奖的时候,他说:“我所写的一切,过五至十年就会被遗忘。但是,我铺就的道路,将会完整地保留下去,不受损毁,这是我唯一的功劳。”

一百多年过去了,他没有被遗忘,他的作品仍旧一遍一遍地被我们翻读。读契诃夫的小说,就好像看着他站在路边,微笑着对走过的人说:“你们可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地生活下去呀。”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依然需要阅读契诃夫,在他无比冷静、内向、深邃的文字里,去领略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景。

●作者其事

世界文学史上有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家被冠以“XX契诃夫”的称号,比如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被称为“美国的契诃夫”,约翰·契佛被誉为“美国郊外的契诃夫”等。为什么人们会这样称呼一个优秀短篇小说家?大概因为他的作品代表着短篇小说所能达到的巅峰,他本人就是“优秀短篇小说家”的代名词。有人说,契诃夫不是在“写”小说,更不是在“玩”小说,他是在“流”小说。他不需要编故事,也不需要构思,仿佛只要拿起笔,就像拧开了水龙头,小说便如水一样源源流出。这种能力,就是因为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他只需要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处理就行了。同时,他的小说中还具备独立思考的精神和直面现实的勇气。

在作品当中,契诃夫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写作法则:在故事开头出现过的物品一定要在后来用到,否则,它压根儿就不应该出现。许多导演在拍电影时也提倡運用“契诃夫法则”,比如在一部影片的开头,镜头扫过墙上的一把收藏用的古董枪,到影片结束的时候,它应该发挥作用,否则,这杆枪就不应该出现在镜头中。

●好句好段

■雨和雪,两个潮湿的弟兄,死命抽打我们的脸。尽管这是冬天,闪电仍然向四面八方划破天空。闪电像忽闪忽闪的天蓝色眼睛那样迷人,又像思想那样疾速,而它威严雄壮的旅伴——轰雷,吓人地震撼着空气。

■生活是恼人的牢笼。一个有思想的人到了成年时期,思想意识成熟了,就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他被关在一个无从逃脱的牢笼里面。的确,他从虚无中活到世上来原是由不得自己做主,被偶然的条件促成的……这是为什么呢?他想弄明白自己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人家却什么也说不出来,或者跟他说些荒唐话。他敲门,可是门不开。随后死亡来找他,这也是由不得他自己做主的。因此,如同监狱里的人被共同的灾难联系着,聚在一块儿就觉着轻松得多一样,喜欢分析和归纳的人只要凑在一起,说说彼此骄傲而自由的思想来消磨时间,也就不觉得自己是关在牢笼里了。在这个意义上说来,智慧是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代替的快乐。

■你知道天才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勇敢、自由的头脑,广阔的气魄……种下一棵小树,他已经能够猜想到再过一千年是什么样子,已经梦见人类的幸福。

●精彩书评

契诃夫的文字是轻松流畅的,但充满着心酸。恰恰是他看似快乐的文笔更对比凸显了“悲”的色调,不经意间就完成了“以乐景写哀,其景更哀”的境地。他的文章与其说在控诉,不如说在描述。而其间的幽默留给读的人自己品评就好了。

他从来不掩饰对于小人物的怜悯,以及对那个时代的一些人一些事的辛辣嘲讽。但是他总有一种把负面能量当段子讲的能力。他善于制造惊喜和转折,达到前后对比的效果。另外他不会刻意回避一些巧合,他的每一个巧合都如同砸在那个沙皇社会长凳上的钉子,拔不掉,但坐着又不舒服。你在不经意间觉得好笑,可刹那之后又会产生悲悯和孤独。

——须尽欢

少年品读

平淡中的审视

湖北省襄阳市田家炳中学  王芙蓉

契诃夫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他曾说:“在我的血管里流淌着农民的血。”“如果我是文学家,我就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间。”正如《小官员之死》中大题小做、性格软弱、内心脆弱的切尔维亚科夫、《胖子和瘦子》中那个见风使舵、谄媚奉承的瘦子、《变色龙》中那个欺上媚下、虚伪至极的长官等,无不反映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抗议,对思想庸俗、行为堕落的市民的“哀其不幸”与“怒其不抗”,以及改变旧社会的强烈愿望。

小说中的情节、人物表现不少是夸大的,但故事情节往往都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同样是生活在那个年代,有的人得到的就是一生的平淡或苦难,但在契诃夫对那个年代的感知中,他将所有被人们忽略的细节放大了。在他笔下,平淡的生活戏剧化了,他要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幽默一笑,更是对生活、人性、社会的审视与思考。

若世界是个巨大的舞台,当幕布拉开时,我们会惊讶于为什么每个人的生活都在循环往复,都那样平淡无奇,我们又会疑惑于在同样的平淡中,为何每个人的命运又会如此不同。

其实,不同之处就在于是否拥有一双审视的眼,是否拥有一颗审视的心。契诃夫就是在审视中发现了生活的悲哀、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黑暗,在审视中成就了自身。

生活固然平淡,但多一眼审视,便能让生活多一份不平淡。

(指导教师:赵玉娥)

少年品读

倾听你的声音

浙江东阳市白云初中(8)班  吴佳敏

“我向谁去诉说我的忧伤?”房间里太压抑了,憋在心里的声音,也只在心门上“咚咚”地敲,但是谁听见了呢?黄昏朦胧,积雪灰暗,我好像体会到了约纳的苦恼……

在契诃夫的小说里,车夫约纳的儿子刚死不久,他需要把心中的苦恼向人倾诉,然而,没有一个人愿意与他分担失子之痛。那苦恼是广大的,无边无际。要是约纳的胸膛裂开,苦恼从中滚滚地流出来,那它好像就会淹没全世界。然而这烦恼偏偏谁也没看到,他可怜到只能和马诉说痛苦。

约纳的忧伤真的只是因为儿子去世吗?显然不是,他最大的苦恼就是心事无处诉说,心灵的孤寂和折磨。这个黑暗无情的世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这层隔膜又杀死多少可悲的人。

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一个人习惯了,心里的难过在肚子里憋了几天也就“消散”了,我好像不需要诉说,但当离别真的来临时,对我的打击像是在已经不堪一击的心上开了最后一枪。我就坐在座位上,看着远处,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你怎么了?没事吧?”一个同学走过来问。我有些慌乱了,“啊?没……有事,其实,是我身边很重要的人离开我了,但我好像才发现她是如此重要。真的好不应该啊。”她轻轻拍着我的背说,“那你現在生活里多了一个我,记住了啊,难过的时候记得还有我。”

难过不会因为一句安慰的话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我很感激,有人倾听我的烦恼。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每个人都需要倾诉,渴望被人倾听。

所以,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关怀他人,倾听身边需要帮助的声音!

(指导教师:陈群英)

猜你喜欢

契诃夫短篇小说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结缘《短篇小说》
变色龙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倾斜(小说)
别让歉意成为一种打扰
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
文学小说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不在小说中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