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从来都拥抱“无依之地”
2021-03-24李赛可
李赛可
人类社会从未离开过不确定性,没有一叶方舟,能够守护人类的世代安稳。而在现代风险社会里,这种不确定性更是急剧增加。当有一天,往常的轨迹被阻断,茅屋为秋风所破,流离失所的人如何维续他们的生存与生活?
在纪实文学作品《无依之地》中的美国,一群人在人生中的某个时刻,一个拐点,被抛到路上,无房可归。
这群“房車流浪者”中有前议员、大学教授、交警、快餐店经理、制造厂工人等,较多曾过着中产生活。当人到暮年,遭遇2008年经济危机,失去工作,迫于房价上涨、社会保障缺乏等,无力负担房租或房贷,为降低生活成本,他们不得不居住在房车上,为寻找临时工作在美国甚至加拿大奔波,相随的是繁重的体力活、低廉的工资与无法预料的未来。
在媒体报道中,他们被塑造为新兴游牧阶层,其露营打工被称为“一种阳光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一个古怪的嗜好”。在他们自己的讲述中,却拒绝“无家可归”这一标签,强调他们只是“无房可归”。努力让车变成家的模样,“只要我有一张舒适的床,只要我还能下厨做饭,我就不觉得自己无家可归。”
围绕所卷入的车居流浪生活,他们接触交流,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亚文化。他们互相帮助,缔结友情、爱情,分享彼此的车居生活和生存技能,传递乐观与冒险的精神。他们穿梭于沙漠丛林,有时在独处中亲近自然,有时支起阳伞和烤架享受年度聚会,与其他露营打工者一起围坐于篝火前,天空广阔,繁星闪耀,他们在其中找到一种“令人吃惊的强烈欢愉”。
用房车流浪者琳达的话说便是,“用你拥有的东西来过得富足。”当生活空间愈趋逼仄,他们被迫转型,从固定的住所转向车轮上的生活,逐渐赋予其意义,肯定所展开的现代游牧生活不为世俗所束缚,是“自由与冒险的新生”。他们正从房租和房贷的镣铐中解放出来,在极简生活中获得亲近自然的自由,以及只要人在路上,便存在于前方的希望。
但是,这份自由、诗意的背后,是他们奔波劳累所得常不够填饱肚子的现实。天冷时,他们得驱车去往沙漠,在沙漠里,他们才不用担心挨冻;他们费尽心思寻找哪里的停车场可以免费过夜,摸索打什么零工更赚钱;他们很容易被驱逐,要通过各种方式探索不被驱逐的策略。而设想他们的未来,其中一名房车流浪者说:“我的长期医保方案就是沙漠里一堆暴晒褪色的白骨。”
他们如同该书作者杰西卡?布鲁德所观察到的,同时处于挣扎和乐观两种状态,表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以及善于在逆境中追寻生存意义的智慧。读罢既能感受到美国文化中冒险乐观的精神特质,又惊叹于人类族群所共有的生命韧性。
杜甫之舟楫,曾穿行华夏大地,寻求一处安身的所在。羁旅漂泊中,他的坚韧豁达,所遇所思,留给后人以煌煌诗史。被沉重的纤绳勒拴在一起,俄罗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既是生活于底层的苦难者,又是有毅力的生活强者。在犹太民族漫长的流浪过程中,他们被猜忌、歧视、压迫,又在繁衍、传承中寻找自我的民族家园。
尽管不同族群的性格特质、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当遭遇困厄巨变,总是闪现出类同的坚韧之光,宛如灯塔,辉照于不确定性的风雨之中。当苦难及人们的挣扎与坚韧可见,或许便能寻踪,揭示苦难的社会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杰西卡?布鲁德走近美国经济大衰退期的这群房车流浪者,用3年时间,行驶15000多公里,与他们一起游荡、集会、打零工,聆听记录他们的故事,其触动人心的文本亦可能驱散苦难,照亮受苦者的前方。如同莎士比亚的诗句,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贫穷、死亡、孤独、苦难都不是不去生活的理由,心灵从来都拥抱无依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