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平街之隐

2021-03-24王跃文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1年3期
关键词:贾谊青瓦市井

王跃文

太平街紧邻湘江,长不过一里,宽只有七八米,隐在长沙大小几百条街巷里,并不招摇,却是个市井繁华之地。老辈人讲,原先的太平街麻石路一直铺到码头。麻石街道两边,尽是青砖青瓦,厚重板门的商铺,梳齿一样的挤密。雨淋日晒,那青瓦木门颜色旧了,显出浓淡深浅的黑来。虽家家做生意,却因了几分古旧墨意,这青瓦木门的商铺就显得朴厚雅致起来。

一个人在太平街慢悠悠地晃,免不了想象它的旧时光景。湘地多雨,这里的麻石路面,大多时候湿而滑溜,映出幽青的光。商铺里的东西,油盐茶米,雨伞棉纱,皆润润的,带些潮气。街上的人,商铺的人,熙熙攘攘,你拥我挤,讲外地人难懂的湘地方言。从北面街口进去,到杨隆泰钉子铺去买钉子,打船的买船舶钉,做雨屐的买雨鞋钉。往前再走走,去利生盐号买盐,去杨福和买豆豉、买鞭炮。女人们打手镯,必定到杨福祥珠宝店。穿长袍的体面人到乾益升粮栈谈生意,去票号兑银子。事情办妥了,便去西牌楼的洞庭春茶馆,点一笼包子,来壶上好的雨前茶,舒舒服服消磨半日光阴。

读书人到了太平街,必要去贾谊太傅府凭吊一番。太傅府虽屡建屡毁,那口深不见底的古井总在。井是烧不掉拆不走的,井里的水也一直活着,安安静静望着时或俯在它上面照一照的那些脸。有的或许滴下些眼泪,漂在水面上,但那些眼泪太轻了,连涟漪都不会泛起一点的。两千多年前的贾谊被贬到长沙,來做长沙王的太傅。他受不了长沙地卑湿热,凿了这口上敛下大,形状如壶的井,据说井边以前还有贾谊睡过的石床。他来这里有一肚子的积郁,想起沉在汨罗江里的屈原,写了《吊屈原赋》。有天夜长枯坐,一灯如萤,却听得扑棱一声,窗外飞进一只猫头鹰。猫头鹰是恶鸟,他便作了《鸟赋》,皆是凄苦不寿之辞。贾谊三十三岁故去,此赋竟成谶语。贾谊之后近九百年,五十七岁的杜甫颠沛流离至长沙,寄居太平街外码头边的江阁。又是一年清明,湘江春水如天,岸柳如烟。本是阳春好景致,自己却漂无定所,鹑衣鹄面,臂枯耳聋,真是一只老病沙鸥。又见到这口太傅井,想起贾谊“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的句子,不禁叹息肠内热,愁煞白头翁。

因为贾谊和杜甫,太平街的长度,不再是三四百米,而是两千年。一线文脉过来,沉且厚,就像雨洗过的街石一般鲜明。不管太平街怎样市井林立,骨子里都隐了一股郁郁文气。太平街的文气,既有文人的感时忧国,怀才不遇;又有文人的清高雅逸,孤标独步。太平街喧闹其表,沉静其里;市井其表,贵气其里;张扬其表,隐逸其里。

如今,太平街旧时的流风余韵仍在。随意一个铺面,看上去都是平实含蓄的。可你入得堂奥,说不定就别有天地。也不知得了哪路真传,太平街上的生意人,仿佛皆懂得藏即显,隐即召的道理。他们当中也许真有高人,却并不逃逸山林,而是结庐人境,隐于市井。

猜你喜欢

贾谊青瓦市井
青瓦
市井生活是一首诗
市井有趣
溪 源
青瓦上的乡愁
圩角老街印象
辩汉文帝不用贾谊
漫画
落在院墙上的白幕
在广藏市场,看首尔市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