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争鸣与科学辩伪

2021-03-24陈元师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陈元师

摘要:我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方面存在着较多的争议,理论界有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观点,甚至还出现了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因此,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需要在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现实才能有效的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内涵。本文主要是对当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方面存在的争议和讨论进行论述,并提出科学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科学内涵  中国实际

中图分类号: D61

一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否定与肯定的思潮

1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

由于思想开放与现代多元学术思潮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否定的思想观念。一是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缺乏一定的科學性特征。这类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认作是绝对的真理,因此可以对个别与特殊的问题全部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的理念反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弃;二是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民族主义相混淆。这类观点主要是过度强调中国的各项文明都强于西方,因此会在中国内部所产生的各项人文资源和理论中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中国未来发展的具体道路。

2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不同解读与评论

一是将马克思主义认定为源头,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认作是分流。这一观点具有着较强的片面性特征,把中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革命和建设改造的历史实践有所忽视;

二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作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与我国时代发展、民族进步相结合,同时可以在我国实现具体化的运用。以上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当具备的,但是细究可以发现,以上的几个内容将马克思主义的特殊性突出,并没有表现其中的普遍性特征。这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我国已经获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仅仅是以上的内容无法全部包含和容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性内涵和普遍意义;

三是将学术和政治层面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区分开来。在学术层面角度上来看,主要是在哲学经济、政治理论等学科领域中建立起具有中国特征和价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相关的理论;在政治层面上可以利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来指导和纠正我国在政治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同时也可以用来进行改革。这样的区分形式存在着歪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潜在可能性。这是因为学术与政治方面的联系性较强,基本上属于密不可分、无法分割。

四是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的各项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属于动态化和发展化的过程。这一观点由于具备较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并让人们可以较好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性内涵以及主要构成,给予了人们掌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方法,而且人们的接受程度也相对较高。

二 要用科学的眼光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1明确马克思主义本质把握是实现中国化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需要从人民群众的本质利益的价值取向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视,这也是分辨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真伪的重要关键。而我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各项观念和理念作为自己在发展中国、引导中国进步以及促使自身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引导方向,而这些理论成果最终都是要落实的发展人民、引导人民、促进人民各项生活水平和根本利益水平提升。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人民至上”的理念,要求能让所有的中国人民都能过上满意幸福的日子。马克思主义将所有的人都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也表明了共产党所从事的一切运动都是基于大多数人的利益没出发点,这也是中国应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理论的重要依据。

2要具备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

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有中国化的机会和可能。恩格斯曾提到,理论应当是不断的动态发展的,而并非是停滞不前的。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已经过去了一百六十多年,在这段时间中,该主义不断的从其他的先进理论中汲取经验、融合成果,对自身错误的观念进行改革和矫正,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呈现出动态化的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与现如今的时代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区别,面对现有的社会、经济以及国际复杂形势,只有让马克思主义不断的和时代特征、发展潮流以及人民共识相结合,才能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社会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能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法。

3要充分了解和认知中国的国情

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还需要有一个具体的客观评价标准,那就是需要深入认知和意识到中国的实际国情。所有的问题解决都需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也是看透问题本质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将中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联系不断的提升,若是将中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分离,则会导致马克思主义仅仅是空洞且抽象的理论,无法对中国的各种问题作出指导和规划。探究我国革命、改革以及发展建设的历史可以知道,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具体社会问题解决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4要正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要落足于我国的现实情况,也是将现实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的抽象理论相结合的重要价值成果。而要想理解“中国化”则需要站在整体性和全面性的视角上进行,它不仅包括了传统的物质层面上的内容,例如众多的人口、稀少的资源;同时还包含了文化视角下的国民精神、内在品格以及气质。由此可以知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要对我国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的融合与理解,审慎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与马克思主义契合的部分,将我国的民族历史和精神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使得马克思主义具备中国传统作风和意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引导中国社会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发挥着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各项争议和不同的思潮,并提出站在科学的视角上来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内涵的具体方法。通过研究可以为相关的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和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龚大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历史逻辑[D].吉林农业大学,2019.

[2]唐凤仪.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

岭南师范学院 广东 湛江524000

猜你喜欢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生成依据及当代价值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及对策
关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基于国际视野中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探析
雨花英烈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