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领航县域金融改革治理

2021-03-24徐浩鸿

时代金融 2021年4期
关键词:县域金融改革

徐浩鸿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描绘了我国未来5年发展蓝图,擘画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宏图远景,对国家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战略安排,是推进新时代金融改革发展稳定的最新指南和行动纲领。我们要秉持系统观念和创新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市场手段,以五中全会精神开启县域金融改革治理法治化新征程。

一、以适应新发展阶段为新起点,提高县域金融工作政治站位

五中全会作出了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这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科学认识,更是我国发展方位的新定位、新航标。县域金融工作必须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内在要求,明确工作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观念,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五中全会确立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基本原则,这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准则,也是县域金融工作的基本遵循。县域金融改革治理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改革发展不偏向、不脱轨、不减速,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坚持县域资金主要用于县域。五中全会对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作出系统安排,县域金融要坚守初心使命,立足城乡、服务实体、助力三农、改善民生,筑牢县域资金主要用于县域的发展理念,坚决防止县域资金“集中进城”或“规模离境”,确保县域资金真正惠及于民、受益于企;三是坚持风险防范高于一切。金融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发展大局和改革成败。县域金融工作要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提高风险研判能力,继续巩固深化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成果,着力优化政策体系和创新体制机制,稳住县域金融发展的基本盘,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为乘势而上推进国家重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二、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新要求,增强县域金融工作使命担当

五中全会确立了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观,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举措。县域金融要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改革治理全过程,推动县域金融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层次的金融创新、更广领域的金融绿色、更大范围的金融共享。一是回归本源做实信贷投向。坚持绿色金融优先发展战略,抓住县域信贷投放遵从和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个根本,重点聚焦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六稳”“六保”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引导大型银行加大对重点项目和名单库企业支持力度,推动中小银行创新信贷投放机制,最大程度激发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内生动力,严防货币政策、信贷支持政策“最后一公里”跑偏落空,力促县域信贷回归本源、服务实体;二是发展普惠做实民生服务。坚持普惠金融发展导向,将改善民生和服务大众作为县域金融根本指向,不断强化民生金融普惠性,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尽快补齐民生金融服务短板,使全面建设小康路上的所有弱势群体均能享受到多层次立体式的基础金融服务,持续增强城乡居民的金融获得感和幸福指数;三是突出特色做实产品创新。立足县域特色,遵循市场适度和风险可控原则,以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县域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县域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有序突破制度瓶颈和体制障碍,使金融产品更接地气,市场主体更易接纳,增强县域金融的产品竞争力和服务有效性。

三、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新目标,统筹推进县域金融改革发展

五中全会提出了许多具有历史远见的战略部署和时代前瞻的战略举措,为新时代深化金融改革治理指明方向、定下基调、提供方案。我们要站在着眼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高度,不断增强县域金融改革治理的系统观念和法治思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突出国内大循环需求,着力解决县域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金融高質量发展。一是夯实制度基础,提升金融现代化治理水平。按照现代公司治理要求,加快县域金融管理制度创新,制定县域金融改革发展中长期路线图和五年规划行动方案,夯实县域金融基础服务管理体系,健全县域金融公司治理构架和治理机制,提高县域金融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和管控水平,促进县域金融稳健、持续、合规、有序发展;二是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县域金融供给能力。按照五中全会“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的要求,以双支柱框架构建为支撑,优化政策取向和监管导向,建立县域金融货币政策传导和信贷政策执行动态评估新体系,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信贷资金供给不平衡和金融资源供给不充分的问题,促使县域金融在服务实体上提质增效、在回归本源中转型升级、在深化改革中彰显活力;三是深化金融监管改革,构筑县域金融安全网。按照五中全会“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的改革部署,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为新契机,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和区域金融监管协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加快县域金融市场化退出机制建设,持续强化县域金融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加大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着力构筑监管主体责任和行业管理责任有机衔接的责任体系,全面提高县域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四是强化金融党组织建设,提升县域金融党建引领力。按照“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新要求,探索构建县域金融党建工作新机制,健全党委(党组)领导与“三会一层”决策作用发挥相协调的法治化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对县域金融的领导机制和管理体系,发挥党建对县域金融改革发展的统领作用,实现金融系统“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全覆盖目标,有效增强县域金融的价值引领和创新驱动,促进县域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文山州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县域金融改革
改革之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P2P金融解读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瞧,那些改革推手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