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厂模式”助推电动车代工
2021-03-24青木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电动车制造走向‘无厂模式!”德国《经济周刊》近日报道称,全球纯电动车正走向普及,尤其是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等周边产品,正形成企业自己不建工厂、将生产委托给外部企业的经营模式。“中国具备从零部件到整车组装的完整电动车产业链。”德国慕尼黑运输经济学者明格尔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未来各国电动车企找中国代工有望出现新热潮。
随着纯电动汽车逐渐普及并得到各国政府大力支持,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外卖、送货车辆需求猛增,电动车初创企业大量涌现。与传统车企多自建生产线不同,初创企业多采取将生产外包的“无厂”模式。据《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报道,日本纯电动汽车初创企业BLAZE3月发售的电动三轮车“EVDe⁃livery”,充电一次的续航距离约为100公里,价格为约4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9万元)起。BLAZE就是一家无厂企业,自己负责纯电动汽车的企划、设计和销售,然后委托中国企业进行生产。公司营业本部经理上地弘之表示,纯电动车“没有(燃油)发动机,代工难度低,和家电类似”。
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欧洲的电动车有不少为“中国制造”。明格尔斯解释称,这其中很多就是中国代工生产的。目前,找中国代工的电动车企业除了初创车企,还有两类:
一是快递企业。各大快递企业如DHL、UPS、GLS等,其快递运输正走向“电动化”。比如DHL的StreetScooter电动货车,总重270公斤,可以运输6个标准信箱,电池可维持约8个小时。UPS也在美欧多国使用电动车送货。该公司称,随着城市人口和电商数量的增长,以及交通、噪声和空气质量遇到的挑战继续上升,使用电动车将成为UPS持续减排努力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由于这些快递企业的电动车仍在试用阶段,目前仍不是中国企业大批量代工。但其中还是有机会的。DHL之前的生产商就因为入不敷出而关闭。反观中国企业有价格优势,不妨与快递企业合作生产。
二是共享和绿色出行。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平台之一Lime,除了电动滑板车外,近日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投资5000万美元,以将其最新一代的电动自行车推向世界各地的大街小巷。之前,Lime的电动滑板车都是由中国企业代工,电动自行车生产预计也有望交给中国企业。值得一提的是,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将与第四代电动踏板车的电池兼容。
明格尔斯指出,目前欧洲等地区的共享出行非常流行,欧盟及成员国又对绿色出行和运输给予补贴和减税优惠。未来电动滑板车和自行车的需求很大,中国企业的代工机会会更多。明格尔斯表示,中国企业在电动车制造上具有明显优势。无论是车架、链条、车灯等零配件,还是电力驱动系统、电池、无线连接等技术,中国企业的供货选择很多,这意味着产品在价格上具备竞争力。
不过,他提醒道,中国企业要加强技术研发,比如把中国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技术应用到电动车上等。同时,中国企业也要重视打造自己的品牌,即使是代工也可以成为大品牌。不妨在欧洲等海外地区设立工厂,在当地企业的“家门口”为他们代工,并为未来以自己的品牌进入当地市场做好铺垫。
目前,已出现大企业将电动汽车的部分生产向外承包。《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索尼将自动驾驶纯电动概念车“VISION-S”的车身制造委托给从事汽车开发和代工的奥地利企业麦格纳·斯太尔。整车厂商捷豹也将电动SUV车型“I-PACE”委托给麦格纳生产。苹果据称也在向包括日企在内的多家车企询问纯电动汽车生产事宜。《日本经济新闻》认为,今后的焦点是,除了摩托车和小型车之外,零部件数量更多的乘用车和高档车的代工动向是否会扩大。有观点指出,质量标准比家电产品更为严格的汽车适合采用需要周密协调的“磨合型”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