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岸社会整合理论:内涵、机制与实现路径

2021-03-24肖日葵

台湾研究集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两岸人民共同体机制

肖日葵,苏 悦

(1.厦门大学 台湾研究中心;2.厦门大学 台湾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明确指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融合发展成为新时代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内容。一般认为,两岸社会融合发展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面向,两岸社会整合则是两岸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核。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什么是两岸社会整合,两岸社会整合的机制和路径,将有助于更加深入理解两岸社会融合发展。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学术界对两岸社会整合相关议题进行了较多研究,提出了诸如“跨两岸社会”“两岸化”“两岸间社会”“两岸一体化”“两岸命运共同体”等概念来对两岸社会整合现状、结果与未来进行描述、提炼,并对社会整合路径进行初步探讨,这些研究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一是,对当前两岸社会整合状态进行概念性界定与描述分析。学者们十分关注两岸政治、经济之外的社会领域,并针对目前两岸社会交流融合现状提出相关概念。例如杨丹伟指出“跨两岸社会”是当下两岸社会整合的某种状态,在跨两岸的社会空间里,自组织交流群体之间的利益、情感与两岸密切相关,有助于推动两岸价值理念与制度规范等方面的深化融合。①杨丹伟:《两岸社会组织:跨两岸社会的生成机制探讨》,《台海研究》2013年第1期。类似地,严志兰提出“两岸间社会”概念,认为由于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领域接触更加密切,从而形成新的社会空间即两岸间社会。②严志兰:《两岸社会关系和平发展:理论架构与实现路径》,《台湾研究》2015年第2期;严志兰:《两岸经济社会融合视角下的两岸社区交流合作研究》,《台湾研究》2017年第6期。有的研究直接对两岸社会整合进行界定。例如肖日葵指出两岸社会整合是大陆和台湾两个社会子系统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下,通过建立包容式整合框架,消除两岸社会隔阂,推动两岸社会交流,促进两岸同胞融合,互相借鉴社会建设经验,建设两岸人民认可的共同社会生活秩序,实现两岸社会的有机整合。③肖日葵:《两岸社会整合的理论意涵与两岸桥接平台的架构——兼论“闽台社会共同体”建设之可能》,《台湾研究集刊》2015年第6期。刘国深等的研究指出两岸社会出现了“两岸化”,即大陆社会两岸化与台湾社会两岸化,这种两岸化体现为两岸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利益一致性的加深,价值理念的共享,结构制度的共塑等,有助于形成两岸社会一体化。④刘国深、王贞威:《两岸化:台湾社会发展趋势探析》,《台湾研究》2015年第6期。由此可见,已有研究普遍认为,两岸社会整合是跨社会系统的整合,需要促发两岸社会子系统内包括制度、价值理念、利益、情感、秩序等在内的各种元素发生积极变化,使两岸社会累积更多更深的共同性。但已有研究大多只是进行概念界定,缺乏对社会整合元素进行深入的学理分析。

二是,初步探究两岸社会整合的路径。有的研究突出了利益在两岸社会整合中的基础性作用。例如,陈先才等研究认为,当交往有利益,群体成员就会喜欢这些交往,随着交往深度与广度的增加,将逐步确立“共同体的观念”,并促进两岸社会一体化。⑤陈先才、刘国深:《两岸社会一体化的理论架构与实现路径》,《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6期。有的研究突出文化在两岸社会整合中的积极作用。例如王贞威认为仅凭物质性因素的紧密联结,未能拉近两岸人民的心灵距离,需要建构双向互动的“家人文化”。⑥王贞威:《文化结构:两岸关系研究新视角的引入》,《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有的研究从日常生活互动的功能外溢和拓展来分析基层社区交往对两岸社会整合的积极作用。例如严志兰指出,两岸社区交流能够增进两岸生活世界的相似性,同时社区领域的良性互动可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有利于逐步建构两岸生活共同体。⑦严志兰:《两岸经济社会融合视角下的两岸社区交流合作研究》,《台湾研究》2017年第6期。肖日葵的研究表明,加强民间沟通交往,有助于形成一个相互认同的有机体。⑧肖日葵:《两岸社会整合的理论意涵与两岸桥接平台的架构——兼论“闽台社会共同体”建设之可能》,《台湾研究集刊》2015年第6期。还有的研究从抽象层面和多维角度探讨两岸社会整合路径。例如唐桦的研究认为两岸交往可以通过架构交往理性的价值路径、加深认同的文化路径、共同参与的制度路径,最终形成共同生活的社会路径。⑨唐桦:《两岸关系中的交往理性初探》,《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3期。李鹏的研究指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感性维度就是要营造两岸一家的感觉,在现实层面,离不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以及制度化的保障。[10]李鹏:《民族认同、利益联结与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信任深化》,《台湾研究》2010年第5期。刘国深等认为在两岸一体化的过程中,建立互融互通的价值体系、建设经济一体化、建构制度约束与基础保障,有助于发展两岸社会共识,推动两岸社会整合。[11]刘国深、王贞威:《两岸化:台湾社会发展趋势探析》,《台湾研究》2015年第6期。可见,已有研究都强调了交流、利益、民间基层互动、文化认同、制度等是推进两岸社会整合的重要路径,但对各个路径及其相互关系缺乏系统性论述。

整体上,目前学术界对两岸社会整合机制和路径的深入研究相对缺乏。社会整合是社会理论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命题,社会整合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从社会整合理论脉络出发,分析不同阶段、不同流派的社会理论家对社会整合的理解,将有助于系统梳理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而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两岸社会整合。从学理上分析两岸社会整合内涵、机制和路径,丰富两岸社会整合理论的相关研究,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实践,是本研究尝试推进的重点内容。

二、两岸社会整合内涵:实体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

(一)社会整合理论:更加美好共同体的维持与再造

自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社会整合之后,社会整合理论最初探讨的是宏观社会结构内部各个部分或要素如何更加有效地紧密联系和协调运作。随后理论视角转向中、微观层面,聚焦个人、组织、社区如何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尽管在不同时代社会整合理论的论述重点不同,但社会整合理论的核心命题始终在于社会日趋分化、多元以及社会排斥日趋增强背景下,如何提高社会凝聚力,增强社会的同一性(见表1)。

表1 社会整合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由上可见,社会整合是将不同社会元素、部分结合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社会整体的过程与结果。社会整合内涵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围绕什么是社会整合,如何实现社会整合,整合结果或目的是什么,社会理论家们进行了富有成效的阐释。有的突出整合手段和途径;有的注重整合结果即理想社会状态;还有的将社会整合作为整体性发展目标,认为社会整合是为了使社会能够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明确了共同体建设是为人的全面发展。这对两岸社会整合理论具有重要启示。

首先,从社会整合途径看,已有理论认为社会分工合作、共同价值观和情感培育、促成沟通交往行动,以及借由法律、规则、规范的合理与完善,建立“共同在场的机制”等有助于社会整合的实现。其次,社会整合具有系统性,在路径上需要自下而上的互动交流,即个体、原生自组织通过促成交往行动,再造新的合理规范结构,促成各个社会子系统的有机团结,建构“理性的同一”,形塑社会认同;同时也需要自上而下的规则、法律等制度规范引导、保障社会整合的顺利进行。再次,社会整合具有方向性。社会整合意味着对稳定、团结社会状态或秩序的追求,目标就是社会共同体的维持与再造。这种共同体的维持和再造尤其需要建构共同体成员的共同记忆,促成一致的价值认同和情感纽带。再次,社会整合的跨时空特征越来越突出,要避免“不在场”。跨系统的社会整合,首要任务是将各个系统元素顺利进入各自体系,创建系统性的“共同在场”是跨系统整合的基础。目前两岸尚缺合一的社会整合机构或组织来消解两岸整合过程中各种可能存在的对立,尤其是“台独”势力阻碍下,双方较难相向而行合力推动社会整合。因此,面对两岸政治、社会乃至地理空间的暂时分隔,迫切需要建立“共同在场”。最后,社会整合的目标是建设更美好的共同体。共同体的维持和再造是社会整合的基础性目标,建立更加美好的社会,促进人的发展是社会整合的终极目标。共同追求更加美好的社会为两岸社会整合提供了跨越系统对立、超越体系歧义的目标基础。

(二)两岸社会整合兼具形式统一与实质统一

两岸社会整合是将两岸社会建设成为一个有机的共同体,并在共同体维持和深化的基础上,建设更加美好社会,实现国家形式和实质的统一。形式统一是国家领土、主权、外交等统一,实现国家实体要素的完整性。实质统一是两岸人民情感认同的自然交织,实现心灵契合。两岸社会整合过程和结果的表现形式就是两岸统一进程不断深入,并最终建成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社会整合包含实体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两个意涵。实体共同体是两岸社会整合的外在表现,价值共同体是两岸社会整合的内在本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形式统一与实质统一可以理解为实体共同体与价值共同体。形式统一与实体共同体、实质统一与价值共同体可以互相指代,二者在两岸统一的形式轨道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实体共同体为纽带,不断交往深耕,以价值共同体为目标,最终实现心灵契合。

突出实体共同体是因为两岸社会整合特指同一个国家内部的大陆和台湾双方合一的共同体建设,有明确的边界和内涵,并以促成国家最终完全统一为目标,两岸社会整合有形式统一的内在要求。价值共同体是指两岸基于血缘共同体和自发情感、共同实践需要等凝聚共识,共享、共认、多元共生、包容共进,所形成的极具多元一体特征的价值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是两岸社会整合建设、发展的认知与情感认同基础,为两岸社会整合提供精神支撑,也为两岸社会整合指明方向。就表现形式而言,两岸价值共同体至少体现在三个面向: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等最基本的价值要求,反对“台独”,维护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二是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共同目标;三是以两岸人民为中心,服务于两岸同胞福祉,使两岸命运共同体建设造福两岸人民。总之,价值共同体确保了两岸社会整合方向的一致性,是在围绕共同目标即一个中国原则下追求统一,进行更加团结的社会建设。

(三)两岸社会整合的三阶段

两岸社会整合为实体共同体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交流发展阶段、融合发展阶段、命运共同体建设阶段。

第一阶段是交流发展阶段。两岸创造条件,尤其是政治、政策条件,推动两岸社会各元素从各自体系中流动出来,并进入对方的社会体系之中。例如增加人员往来,以及推动随之而来的两岸社会结构、制度、文化,乃至于价值观、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动,促成“共同在场”。尽管在此阶段,两岸仍然保留“他者”烙印,但打破了各自分隔、不相往来的局面,交流解构了两岸社会固有的界线,为两岸社会整合奠定了基础和前提条件,交流发展走出了两岸社会整合的关键一步。

第二阶段是融合发展阶段。两岸社会各元素在交流互动过程中不断碰撞、磨合,乃至于双方社会体系因应交流后产生的新社会成果,开始调整、完善各自的政策体系以及社会认知、价值情感等。尤其是对不适应深度交流的社会结构做调整,以便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使其发挥润滑剂作用,最大限度地破除文化、认知等区隔,促进两岸包括利益、情感、组织、社会体系等全方位的互相嵌入,形成互嵌式社会结构。互嵌逐步重构两岸社会固有边界,并结构化、有机化两岸的各种联结。两岸社会彼此包容、互为依赖、取长补短、交互融通,在生活上、感情上、利益上互相影响,形成内外嵌入且更加紧密联结的共同体。

第三阶段是两岸最终实现统一,建成命运共同体阶段。两岸之间不仅耦合度越来越高,而且发生积极变化,最终实现结构性整合和文化认同性整合。在这个阶段,“他者”完全转向“我们”,真正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共同体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延伸,尤其是两岸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认同共同体和制度共同体等持续深化。围绕同一目标,彼此团结,相互信任,形成深度联结的利益共同体。因制度高度包容或整合,形成了合一的制度共同体,也形成促进各种权利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的权利发展共同体,以及兼具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互相信任和认可的认同共同体。

需要指出的是,首先,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建设除了自生自发之外,更需要两岸积极主动建构。无论是交流条件的创造,还是融合发展的深化互动,乃至命运共同体建设都需要双方的支持。其次,社会整合三个阶段大体呈现线性发展趋势,体现不同的整合深化程度,但由于两岸社会整合实践的丰富性和广泛性,以及复杂性和长期性等特点,三个阶段是同时推进的,只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阶段的整合更加突出。例如,一般认为,目前两岸社会处于第二阶段的融合发展,但并不意味着持续扩大交流发展已经彻底完成。最后,两岸社会整合需要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路径相结合。自上而下突出了结构性整合尤其是政治困境突破对社会整合的积极促进作用,自下而上则强调了民间、非官方等各类行动者的创造性实践,对两岸社会结构稳定和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生成作用。

简而言之,两岸社会整合是在一个中国法理事实下,处于未完全统一的两岸社会,系统化、深入化,兼具形式化和实质化的社会整合过程。其落脚点是结束分隔状态,两岸合一,并将一个中国原则和事实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共同体的建设更加具象化、实体化。整体上,两岸社会整合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两岸人民,为了两岸人民,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祖国统一,为两岸人民谋更大的福祉。

三、两岸社会整合的六大机制及其相互关系

机制是可以被解释的有着固定互动规律的因果关系,且机制与结构紧密关联。①赵鼎新:《论机制解释在社会学中的地位及其局限》,《社会学研究》2020年第2期。通过识别、建立、完善特定机制,准备好相应条件,就能够实现特定结构下的预期结果。对社会整合机制的探究始终是社会理论家关注的焦点。实现社会整合的机制主要包括交流整合机制、利益整合机制、沟通交往机制、参与整合机制、规则整合机制,以及社会控制整合机制。受此启发,笔者将六大机制应用到两岸社会整合过程中,提出互鉴互赏的交流整合机制,发展共享的利益整合机制,包容式参与整合机制,增加“共同性、同一性”的沟通交往整合机制,法律、法规提升与创建等制度整合机制,以及规避“台独”风险的社会控制机制。

(一)两岸社会整合的六大机制

1.互鉴互赏的交流整合机制

两岸交流范围持续扩大,交流次数、项目和层次不断增加与提升,将有助于全面推动两岸社会整合。交流、交换愈多,促成了“共同在场”,两岸彼此相关性就愈高。交流越频繁、深入,越能避免误解,促进双方互信程度提升,进而带动更大幅度的交流,形成良性交流循环。另一方面,涂尔干的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整合启示我们在两岸整合过程中,两岸差异性的社会分工发展特征越发明显,越需要彼此帮助、协调两岸资源,推动两岸金融经济、社会、公共安全、民生建设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建设两岸更美好的共同体需要两岸相互借鉴,实现优势互补。在此过程中,通过两岸持续、善意的交流互动,才能重建“他者”的认知图像,促成相互认可、欣赏,营造共同利益,逐步产生认同,为两岸社会融合奠定基础。

2.发展共享的利益整合机制

利益是共同体建设的根基,也是维系共同体存在的纽带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利益使得参与两岸社会整合的具体行动者获得了持续动力,同时,也使两岸命运共同体建设有了现实依归,避免共同体建设成为“空中楼阁”,使从事或投入到共同体建设的两岸各方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也是两岸命运共同体建设满足两岸人民日益丰富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基础。此外,增强利益联结能使两岸遇到问题甚至产生冲突时,能够保持理性与克制,发挥缓冲器的作用。①李鹏:《民族认同、利益联结与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信任深化》,《台湾研究》2010年第5期。以利益为核心的经济整合是社会整合的基础,社会整合则为经济利益整合提供深层次动力。例如,未来两岸社会保障的整合,能够为从事两岸经济活动的台商、台干、台青等创业就业者带来极大便利,有助于降低经济整合的成本。

建设利益共同体首先要寻求和促成两岸各个群体、各个层次和领域的利益重合与交汇,寻找利益契合点。在此基础上,营造共同协作获取利益的双赢思维,拓展两岸持续深入合作的增长点,妥善处理解决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借由合作更加高效地实现利益获得,最终给两岸参与各方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和获得感。

3.包容式参与整合机制

两岸交流交换,利益驱动突破了地理空间上的有形区隔,促成了“共同在场”。包容式参与是一种较高深度的交往形态或交往规则,有助于强化两岸群体间相互依存的共识。在实现“共同在场”之后,两岸以何种心态实现相处、合作,并突破各种无形的隔阂,如认知、心理区隔等成为关键,迫切需要包容式参与整合机制。

首先,包容式参与意味着两岸要摒弃偏见,开放胸襟,互相欣赏,才能互相支持,互惠合作,并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在承认两岸政治制度差异和理性认识两岸社会差别的同时,更要回溯两岸文化源流,深化两岸共同情感,共谋两岸发展新模式,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寻找到各类“公约数”。其次,为了促成包容式参与,需要扫除制约两岸民众深入参与到对岸社会的各种政策和制度障碍,释放权益给对岸民众,出台包容性社会政策,加强两岸社会结构关联度,提升相互嵌入程度,累积和扩大两岸交流合作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知识库,发挥共同知识或新集体记忆的融合作用。最后,包容式参与意味着分享,包括发展机会共享与发展成果分享。包容式参与就是为了团结两岸社会,汇聚智慧、资源与力量,尤其是吸纳台湾地区各阶层、各领域、各群体和各社会组织成为两岸共同体的建设者,促成广泛、深层的参与。因而,两岸命运共同体发展不仅仅关注自身,也要关注和照顾对方的感受和利益,实现共同发展。该机制有助于促成两岸“他者”认知转向“我们”的认知,而对“我们”内涵和范围认知不断扩大的过程就是共同体形成的过程。

整体上,包容式参与是深度整合的必由之路,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促进包容式参与,深化两岸人民的社会与文化联系,坚持包容性发展模式,营造友善、包容的政治和社会氛围,构建有利于两岸人民相互参与的政策体系。鼓励两岸群体积极贡献智慧,参与发展过程,分享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有助于两岸社会共同体的深入发展。

4.增加“共同性、同一性”的沟通交往整合机制

两岸社会整合必须有方向性,以增加共同性为基础,构建共同体为目标。两岸社会的交往不能停留在经济利益层面,亟待升华与内化。两岸社会整合需要“理性的同一”,这依赖于两岸社会交往理性的形成,这种交往理性是统一而非分裂的。①唐桦:《两岸关系中的交往理性初探》,《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3期。“理性的同一”,是相对于“强迫的同一”而言,它是基于理性认知基础上所形成的心悦诚服的认同。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相互包容为“理性的同一”奠定了基础,而“理性的同一”则是前者的目标和升华。具体地,要在两岸交流互动中建构共同认可的、符合两岸人民利益和情感的社会秩序,建立同一而非对抗的规范框架,使其成为两岸民众进行交往活动的秩序与准则。尤其要坚持最基本的可以理解的文化语境,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建构社会秩序和规范,可为理解两岸双方行为和认知内涵提供指引。

进一步地,基于共同认同的秩序与文化背景,两岸社会成员、要素之间建立起沟通交往行为,在正向互动中,加深情感联系,达到对方期望的目的。经历充分沟通、达成共识与共同行动所形成的“理性的同一”,有助于两岸形成价值认知共同体。为此,一方面要传承和发扬两岸共有的传统文化、认知等价值情感,为两岸群体的一致认同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解构台湾对大陆负面的刻板印象,拓宽文教合作交流、文化创意活动等路径,深化两岸民众互动,使个体参与到对岸社会生活中,体验不同生活方式,促成日常生活中的理性沟通,搭建生活世界的交流沟通平台,建立新的生活秩序,增加新的共同经验、记忆、情感,并内化到两岸社会民众中,串联个体之间的行为与联系,加总汇集到共同体的架构当中。在此过程中,个体意识与共同体价值不断碰撞,个体会在“默认一致”情况下做出与共同体相适应的交往行动,为“理性的同一”奠定基础。可见,在交流合作过程中,两岸感情联系不断加深,“一个中国”符号不断深化,两岸共识不断凝聚,所形成的思想共识,将继续指导两岸活动,在意识与行动的递进循环中,携手勾画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蓝图。

5.法律、法规、政策等制度整合机制

由于长期分离,两岸发展出不同的政策制度体系。随着社会交流合作的深入,两岸交流互动中的共同性事务增加,使得公权力部门不可避免地要回应两岸人员、经济、技术等交流合作对制度创新与整合的需求。两岸元素成为两岸制度、政策发展的新面向和新内容,两岸针对共同事务所形成的政策制度,是因应两岸人民共同生活的必然需求。

两岸合作交流,需要不断建立、完善法律法规,适应两岸社会融合发展新要求,减少法律空白或者制度断裂所导致的不必要摩擦。同时,两岸特定社会制度、法规的整合是巩固和沉淀两岸社会整合实践成果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减少两岸社会整合的不确定性,降低整合成本。它可以是前瞻性设计,也可以是基于两岸社会交流整合的新实践。政策和社会制度层面的整合,对于两岸人民之间的融合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政策、制度整合既可视为两岸宏观结构性整合的外显指标,更是中、微观层面促进个体融合的强大动力来源。

6.规避“台独”失范等风险的社会控制机制

目前两岸尚未结束军事、政治的对抗状态,两岸社会融合发展深受两岸政治关系发展影响。岛内“台独”势力的分离主义行径从未消停,两岸社会整合不可避免地受到干扰甚至阻碍。在此情况下,对两岸社会整合建设的破坏者,需要进行坚决抵制和惩罚,必须与背离两岸社会整合方向的行为做斗争。岛内“台独”势力不仅在两岸间操弄、扩大原有社会分歧,还不断制造新的分歧,以破坏两岸社会整合。例如,岛内“台独”势力一直对大陆推动两岸社会融合发展的努力进行歪曲,污名化大陆惠台政策;最近又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大肆进行“以疫谋独”的政治操弄,等等。因此,严防“台独”分裂势力抬头,扫除不利于两岸社会整合的各种障碍,震慑两岸社会整合的破坏者和破坏行为,增加社会服从,才能维护两岸人民的利益,确保社会整合顺利进行。可见,两岸社会整合在引领正确价值取向的同时,更要通过法律规训、惩罚等措施为岛内“台独”政党和“台独”分子的行为活动划定底线,保障两岸社会整合实践顺利进行。

(二)两岸社会整合机制内在关系

两岸社会整合六大机制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如图1所示)。互鉴互赏的交流整合机制是前提条件。两岸走出相互隔绝状态,促成“共同在场”,推动最广泛、最深入的互动交流是重要前提。发展共享的利益整合机制是基础,包括经济利益在内的各类利益,尤其是基于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利益整合,为两岸社会建立有机团结奠定了扎实基础。经济利基对社会整合具有基础的决定性作用,扩大共同利基,形成共同愿景,对两岸社会整合至关重要。包容式参与整合机制是关键,通过两岸各种接触往来和社会交流,让各类资源、要素在两岸之间双向流动、交换,实现初步整合,才能促成相互理解,共享知识、价值和规范等。增加“共同性、同一性”的沟通交往整合机制是提升,保障了两岸社会整合的方向。借助交往、交换等实践,进行理性的沟通,确保了两岸社会整合方向的一致,形成了“理性的同一”。制度整合机制既有助于加速两岸社会整合进程,又能巩固和提升社会整合成果。制度整合,有助于消解两岸制度隔阂所带来的潜在威胁,是一种正向整合;同时,制度整合是制度化两岸社会整合实践成果的必然要求。遏制“台独”风险的社会控制机制是保障,是避免两岸社会共同体建设失序的内在要求。岛内“台独”势力对共同体建设的阻碍破坏一直存在,遏制“台独”才能为两岸社会整合提供良好的氛围和有利环境。

图1 社会整合机制及其关系

从理想类型上看,尽管六大机制贯穿于从交流发展到融合发展再到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两岸社会整合全过程,但在每个阶段,各个机制发挥的重点略有不同。在交流发展阶段,需要两岸民众树立互鉴互赏的观念,求同存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用开放合作的胸襟看待两岸关系,为两岸的经济社会交流合作提供各种便捷条件和环境。互鉴互赏的交流整合机制是该阶段的主要机制。在融合发展阶段,经过充分交流互动,两岸互嵌性增加,促成两岸人民相互认同成为必然要求。因此,扩大共同利基,形成共同利益愿景的利益整合机制,推动包容式参与,增加“共同性、同一性”的沟通交往整合机制是该阶段的主要机制。两岸命运共同体建设阶段,作为两岸社会整合的最高阶段,累积了前两个阶段的成果,同时也意味着社会整合进入深水区。在此过程中,制度整合机制作用更加凸显,需要根据两岸发展新阶段、新状况、新局面不断制定完善新的法律法规政策,适应新的要求,将民间合作交流成果上升至官方行为,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完成提供制度保障。社会整合全过程需时刻防范遏制“台独”,避免两岸社会整合失序。

四、两岸社会整合的四大基础路径

整合路径是整合机制应用到社会结构中具体化、可操作化的对策,是连接条件和结果的中间环节。如何有效推进两岸社会整合历来是学界关注焦点。两岸社会整合路径就是遵循两岸社会整合机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开展具体的整合实践。吸收已有研究洞见,笔者将两岸社会整合路径分为利益整合路径、文化整合路径、制度整合路径,以及社会整合路径等四大基础性路径。

(一)利益整合路径:深化产业合作,打造共同市场的利益共同体

利益整合就是要增强两岸利益联结度,形成利益共同体。在经济领域表现为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打造共同市场,便捷化各种生产要素在两岸之间的流动,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要素配置水平,借由两岸经济深度整合,实现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发展。

首先,实现利益整合离不开两岸公权力部门的跨界合作治理,特别是应用政策工具,例如ECFA的签订,促使两岸经济要素和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区域合作要比各自独立发展拥有更高、更稳定的增长率。两岸要树立合作共赢理念,互利合作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经济发展。大陆已然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合作的中心,与大陆建立紧密的经济联系,台湾才能深度参与世界经济整合。台湾当局试图绕开大陆,推动与大陆经济脱钩,注定是要失败的。只有依托两岸共同市场,才能防止台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的窘境。其次,两岸经济交流合作进行了四十余年,两岸产业分工不断深化,实现了从垂直到水平、由单向向双向的转变,相互依赖不断增加。①单玉丽:《后ECFA时代两岸产业合作的推动策略——兼论福建与南台湾的产业合作》,《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1期。随着大陆的崛起,两岸产业结构性差异减少,产业合作空间越来越大。②陈颐:《跨界融合与跨界治理:论“一带一路”战略下两岸产业合作创新》,《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因此,两岸经济合作密不可分,如何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实现更高的整体性收益成为关键。再次,两岸产业合作要面向未来,在夯实已有产业合作基础的同时,拓展新兴产业合作,例如医药生技、5G、芯片半导体、大数据、金融、现代服务等高科技现代产业的合作,可以充分发挥整合优势,深化产业链条,实现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的优化,共同提升核心竞争力。最后,完善产业合作体系,打造更多、更好的两岸经济合作平台,例如充分发挥福建自贸区、“一带一路”在推进两岸经济整合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具体地,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在宏观方面,制订协调、合作共赢的经济发展政策,充分发挥ECFA的积极作用,同时进一步扩大经济合作的领域和范围。例如,促成服务贸易的实现,允许更多金融机构到对岸设立办事机构,消除经贸合作壁垒。在中观层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资金、技术、商品在两岸之间的自由流转和优势互补。例如,大陆市场广阔,各项产业发展全面,而台湾的精密仪器、电子设备与现代农业发展态势良好,两岸经济结构互嵌、互惠度高,合作空间广大。①王华:《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动力来源与推进路径》,《现代台湾研究》2018年第2期。在微观层面,帮助台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为台胞解决创业、就业问题。充分发挥惠台政策在推进利益和发展机会共享、增进两岸利益共同体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文化整合路径:文化与价值认同共同体

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是文化整合的主要路径和基本方向。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传统、习俗是两岸的文化基因。深化两岸文化整合,一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根”的意识,凸显两岸历史文化上的内在关系,激发文化认同上的共鸣;二是要发展适应两岸社会交流、交往合作的新实践,以中华文化为内核,不断生成、发展与共同体相适应的新文化、新传统。

具体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首先要与“文化台独”做斗争。“台独”势力殚精竭虑地推动各种“文化台独”行径,试图割裂两岸在文化上的关联。其次,要增进两岸中华传统文化的互动交流。两岸同为中华儿女,有相同的习俗习惯,应大力促成各种文化组织、活动、节日等的交流,在活动中回顾同根同源的祖先情缘。再次,在文化交流合作中积极导入文化产业,借由文创产业,使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有情感认同的寄托,更有实实在在的利益支撑,让文化传承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后,为两岸文化不断注入新的色彩,形成更为丰富的两岸共同体文化。在文化交流与沟通之中释放善意,形塑对共同体的认同感、归属感。

(三)自上而下的制度整合路径:制度共同体

制度整合为两岸社会整合提供方向指引,也能极大地推动两岸社会整合的具体实践。制度整合主体为两岸公权力部门,两岸关系制度化是两岸制度整合的主要内容。制度化是两岸公权力部门因应两岸关系发展需要,特别是两岸人民的需要,在确立共同需求和目标基础上,遵循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等规则,经协商谈判,以签署合作协议、备忘录等制度化形式,巩固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合作与共识,以期更好、更稳定地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和融合发展。两岸关系制度化有助于确保两岸社会整合的有序性和稳定性,并通过制度内化,更好地凝聚两岸共识和汇聚两岸力量。

两岸关系制度化离不开共同的价值基础。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制度化的前提和目标。离开一个中国原则,就没有了政治互信,无法为两岸关系制度化营造良好政治氛围和提供基本动力。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要求,也是制度化的方向。通过制度化更好地将一个中国原则落实到两岸人民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制度化核心内容是以两岸人民为中心,以增进两岸民众福祉为目标,围绕解决与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民生等问题,建立合作规范和机制,借由制度化,巩固两岸协商合作成果,凝聚合作共识,融洽同胞感情,促成两岸人民更加便捷、低成本、安全地创业、就业、生活、求学、旅游,增进两岸同胞共同利益,促进共同发展。

目前,两岸关系制度化的主体是两岸两会,即大陆的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基会。制度化表现形式为两岸之间签订的各种协议和备忘录。两岸关系制度化采用了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路径,在不同领域进度略显不一。整体上,经济领域的制度化成果较为丰硕,两岸已经签署了包括《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等23项协议,极大地促进了两岸经济合作。此外,在知识产权、共同打击犯罪、食品安全、核电安全、医药卫生合作、人员交通往来等社会民生领域也签署了相关协议。未来可在两岸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组织交流等领域推进制度化建设。相比之下,两岸政治关系制度化程度十分不足,尤其是民进党执政期间,两岸缺乏政治互信,官方交流互动停摆,高阶政治议题几乎不可能纳入协商谈判。大陆提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政策主张,希冀借由两岸之间各个政党、各阶层群体、各社会团体组织等的民主协商,为两岸关系未来的制度安排贡献力量,以期推进两岸政治关系的制度化进程。

(四)自下而上的民间社会整合路径:生活共同体

民间交流是两岸关系破冰的先行者,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发展是任何力量所无法阻挡的。两岸民间交流为两岸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和不绝的动力。两岸民间交流大门自开启之后,就不可能关上,只能越开越大、越开越好。民间交流是两岸官方互动之外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交流。当两岸政治关系发展较好时,民间交流发挥着加速器的作用;而当两岸政治关系紧张,官方联系沟通机制停摆时,民间交流则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

民间交流聚焦民生领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能够累积两岸民众点点滴滴的情感,是最有感的交流,也是拉近两岸民众心灵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借由民间交流,台湾同胞能够了解大陆,认识大陆,消解对大陆的偏见,感受大陆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大陆所释放的政策善意。深化两岸民间交流,有助于凝聚共识,使得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根于民间,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促进两岸民间交流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在于不断发挥海峡论坛的影响作用。海峡论坛聚焦基层、百姓、民生,是两岸民间交流品牌知名度最高、汇聚两岸民众人数最多的沟通交流、互动合作平台,其突出特点是民间性、草根性和广泛性。为此,应持续整合两岸优势资源,积极回应两岸民众新需求,不断创新论坛内容和形式,推动两岸民间在文化、经济、社会、传媒等领域的深度交流,使得海峡论坛的影响力不断提高。两岸民间交流应秉持互相尊重、包容多元的原则,“将心比心”面对民间交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缩小两岸民众对某些问题的理解落差,拉近心理距离,巩固两岸互信。①李鹏:《“两岸一家亲”理念下的“将心比心”思维浅析》,《台湾研究》2015年第1期。

两岸民间交流,要充分发挥陆生、台生、台商、台干、台青等“两岸族”的联结和推动作用,让其成为种子,开拓更多互动领域,营造良好的交流生态,促成单向沟通发展为双向互动,提高互动频次,拓展互动深度,借由生活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形成有机链,共建两岸有机体,增加两岸互信,增强两岸共同体的黏性。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整合的四大路径在促进两岸社会融合发展的同时,也发挥着瓦解“台独”势力分裂行径的外溢功能。②肖日葵:《两岸社会整合的理论意涵与两岸桥接平台的架构——兼论“闽台社会共同体”建设之可能》,《台湾研究集刊》2015年第6期。例如民进党执政以来,不遗余力地推进与大陆的经济脱钩,但据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统计显示,2020年台湾与大陆及香港的进出口贸易额为2,162.3亿美元,占台湾进出口总额的34.2%,且入超高达866.7亿美元。其中,出口到大陆及香港的商品总额为1,514.5亿美元,占台湾总出口额的43.9%。台湾对大陆市场依赖度更是创近五年新高。③《台湾对中国大陆(含香港)出进口统计》,台湾当局经济主管部门发布,https://www.trade.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375,最后查询日期:2021年2月26日。可见,两岸利益整合不因民进党当局的阻碍而停滞。在促成交流和沟通整合方面,尽管民进党当局通过修法、行政、传媒等各种手段处处设置交流障碍,但两岸之间密切往来,血浓于水的关系联结是刻在血脉中的。疫情期间,上海台北城市论坛、海峡论坛如期举办。可见,推进两岸社会结构联结,促成更大规模两岸民众参与,凝聚更广泛共识,是两岸民众的主流愿望,这是“台独”势力无法阻挡的。

五、结 语

共同体的维持和再造是社会整合基本内涵。两岸社会整合不是简单的区域性整合,更需要结构性和文化性等多重整合。两岸民众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对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是两岸社会整合的重要内涵,也是克服岛内“台独”势力阻挠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着力点。目前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新时代,求发展、促繁荣是两岸人民的共同美好愿望。两岸社会整合是为了建设更加美好的两岸社会共同体,以满足两岸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两岸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日益紧密的当下,两岸社会整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系统分析两岸社会整合的三个阶段、六大机制和四大基本路径可以发现,两岸之间拥有的共同利益是两岸社会整合的根本出发点;在理性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彼此优点,互学互鉴,求同存异,最终实现两岸民众与两岸社会结构多层次的良性互动,促成制度整合;营造有序和稳定的两岸社会环境,需两岸各政党、社会组织、社会各阶层积极主动建立起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普遍联系。总之,深化两岸社会整合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两岸人民共同体机制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大运河的年轮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台当局要处罚厦门台胞社区助理
赞中国军演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俞正声在会见台湾青年参访团时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人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