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 变异株疫情风险评估
2021-03-24贾娇娇宋悦谦通讯作者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6
韩 辉 伍 波 贾娇娇 宋悦谦(通讯作者) 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6)
2021 年11 月9 日, 南非首次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生物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携带大量基因突变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B.1.1.529)。 受病毒变异影响,B.1.1.529 变异株的传播力、 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可能增加,因此受到全球高度关注。 11 月26 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紧急会议,会后宣布将B.1.1.529 变异株列为“关切变异株(Variants of Concern)”,命名为Omicron[1]。 截止12 月1 日,全球已有18 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感染Omicron 变异株病例,我国香港地区已有病例输入并出现本土传播。 在此情况下, 评估感染Omicron 变异株病例输入我国的风险,为口岸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 变异株基因组特征和流行病学信息来自世界卫生组织、欧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GISAID 数据库; 新冠疫苗接种数据和采取的防控措施来自各国卫生部门网站。
1.2 评估方法
采用专家会商法对感染Omicron 变异株病例输入我国并进一步引起本土传播的风险进行定性评估。 参与风险评估的专家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传染病监测预警、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等领域专家。
2 评估依据和评估结果
2.1 评估依据
2.1.1 Omicron 变异株病原学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结构蛋白包括S 蛋白 (棘突)、E 蛋白(包膜)、M 蛋白(跨膜)和N 蛋白(核衣壳)。如图1A。S 蛋白是病毒与人体结合而发生感染的关键蛋白,S 蛋白上的受体结合区域是与人细胞受体结合的重要区域。 基因组测序显示,与原始毒株相比,Omicron 变异株S 蛋白存在34 个突变位点,其中15 个突变位于受体结合区域[2]。 突变数量显著超过当前全球主要流行的Delta 变异株。 如图1B。
图1 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和Omicron 变异株S 蛋白突变情况
S 蛋白多个位点发生突变可能增加病毒的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和再感染风险。 研究表明,当S 蛋白出现K417N、E484A 或N501Y 突变时,提示免疫逃逸能力增强[3]。Omicron 变异株同时存在K417N、E484A、N501Y 三重突变, 此外,Omicron 变异株还存在其他多个可能降低部分单克隆抗体中和活性的突变,突变的叠加可能降低部分抗体药物对Omicron 变异株的保护效力。 博茨瓦纳已发现4例“疫苗突破性感染”病例[4]。尚无证据表明Omicron变异株会增加疾病的严重程度。 临床调查数据显示, 未发现南非感染Omicron 变异株的病例临床症状较其他变异株加重,大部分感染者临床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2.1.2 Omicron 变异株流行现状
2021 年11 月9 日,南非发现首例感染Omicron变异株的病例,此后,Omicron 变异株迅速取代Delta变异株成为南非流行的优势株。 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11 月4 日至12 月1 日,南非检测的病毒样本中53.1%为Omicron 变异株,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所占比例迅速增加。 截至12 月1 日,全球6 大洲共18 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感染Omicron 变异株的病例,共在GISAID 数据库上传215 个Omicron 变异株基因组序列[5],其中68.4%来自南非(59.5%)和博茨瓦纳(8.9%)。 见表1。 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溯源研究显示,非洲区域外发现的病例均为输入病例或关联病例。 如图2。 目前已有病例输入中国香港。 11 月25日, 中国香港卫生防护中心通过基因组测序发现2例确诊病例感染的毒株为Omicron 变异株, 其中1例从南非输入[6]。 截至12 月1 日,中国香港共报告5 例感染Omicron 变异株的病例。
图2 Omicron 变异株传播路径(截至12 月1 日)
表1 全球报告感染Omicron 变异株病例数据统计(截至12 月1 日)
2.1.3 新冠疫苗接种情况
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的重要手段[7]。 截至12 月1 日,全球累计接种新冠疫苗79.9 亿剂次,全球约54.4%的人口接种了至少一剂疫苗。 因疫苗产能不足、分配不均和疫苗犹豫等因素影响,各国疫苗覆盖率存在巨大差异。 低收入国家和地区仅5.8%的人口接种过疫苗, 非洲国家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比例普遍低于10%[8]。我国大陆省份已累计接种疫苗25.1 亿剂次,约75%的人口完成了全程接种[9]。 报告感染Omicron 变异株病例的国家和地区中,有10 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比例低于70%, 其中南非和博茨瓦纳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比例分别仅为24%和20%;中国香港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比例为60%。如图3。 留尼汪岛地区暂无疫苗接种情况数据。
图3 报告感染Omicron 变异株病例国家和地区新冠疫苗接种情况(截至12 月1 日)
2.1.4 各国采取的防控措施
在南非、 博茨瓦纳等国家发现感染Omicron 变异株的病例后, 全球各国高度警惕。 截止12 月1日,已有超过30 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对来自南非、博茨瓦纳等多个非洲南部国家的人员实施入境限制措施,对已入境者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强制隔离措施。 日本、以色列和摩洛哥宣布暂停所有入境国际客运航班。 中国香港尚未采取航班限制措施,但加强了对来自非洲的8 个国家(南非、博茨瓦纳、斯威士兰、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入境人员的检疫,要求提供72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疫苗接种证明;入境后实施21 天强制集中隔离和7 天健康监测。
2.2 评估结果
2.2.1 感染Omicron 变异株病例输入我国的可能性评估
病例输入我国的可能性评估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Omicron 变异株存在大量突变位点, 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可能增加。 在南非,Omicron 变异株迅速成为优势株。 全球疫苗接种分布严重不均衡,非洲区域绝大多数国家疫苗覆盖率偏低,并且真实世界研究显示部分疫苗的有效性偏低。 目前已有接种过疫苗者感染Omicron 变异株的病例报道。因此Omicron 变异株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扩散的风险高;(2)Omicron 变异株11 月初或更早已开始在南非境内传播。 然而,自10 月以来全球多国陆续放宽了国内防疫措施和有条件解除人员出入境限制,人口流动增加。 虽然多国已重新采取入境限制措施, 但可能已有未被发现的旅行相关感染Omicron变异株病例输入,并存在进一步引起本土传播的可能性,预计将有更多国家和地区报告病例或聚集性疫情;(3)Omicron 变异株突变位点主要集中在S 蛋白基因的高变异区, 南非多个实验室的数据提示,对于检测靶标为S 基因的核酸检测试剂可能无法有效检出Omicron 变异株的S 基因。 鉴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的检测试剂研发方法存在差异,因此可能存在部分未被发现的病例,其作为传染源可进一步引起疫情传播;(4)我国与其他国家存在人员、贸易往来,与南非存在直航航班,病例输入我国的风险客观存在。 目前我国香港地区已有病例输入并出现关联病例。 我国口岸针对入境人员采取了严格的检疫措施, 并且我国主流核酸检测试剂对Omicron变异株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大部分病例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置; 但不排除少数病例未被发现,解除隔离后引起本土传播的可能性。 (5)当前我国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并已启动加强针接种,疫苗覆盖率较高。 Omicron 变异株对疫苗保护效果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存在出现“疫苗突破性感染”病例并引起进一步传播的可能性。 因此,经评估认为,感染Omicron 变异株病例输入我国的可能性高,输入后可在局部地区引起本土聚集性疫情。
2.2.2 感染Omicron 变异株病例输入我国的危害性评估
(1)Omicron 变异株遗传学改变可能导致传播力、免疫逃逸能力增加,疫苗、治疗药物和其他现有公共卫生应对措施的有效性降低,对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2) 若有病例输入我国并引起本土传播,定将引起社会恐慌,同时将显著增加我国医疗负担,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也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北京即将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若有病例输入,将可能造成活动延期举办、防疫成本增加的严重后果。 因此,经评估认为,感染Omicron变异株病例输入我国的危害性高。
经评估认为, 感染Omicron 变异株病例输入我国并进一步引起本土传播的风险高。
3 防控措施建议
鉴于Omicron 变异株已迅速蔓延至全球多个区域,病例输入我国的风险高,加之我国即将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有大量境外人员入境,显著增加我国口岸公共卫生风险。 因此,有必要从严加强口岸防控措施,包括:(1)加强疫情监测,密切追踪Omicron 变异株疫情流行态势、 各国疫苗接种情况和防控措施调整等情况,动态开展风险评估;加强对重点国家和地区入境人员的检疫和疫苗接种证明查验,严格落实入境人员闭环管理;(2)制定应急预案,根据不同类型入境人员的风险等级,实施差别化分级分类防控措施。 对口岸核酸检测试剂进行摸底调查, 加强对Omicron 变异株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检测试剂的储备。 一旦有病例输入,确保口岸能够及时有效检出并进行快速处置应对;(3)动态监测Omicron 变异株输入情况,及时对输入病例、入境物品核酸阳性样本开展病毒基因组序列测定和比对分析;动态追踪Omicron 变异株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变化和对检测试剂、疫苗和其他公共卫生应对措施效果的影响,及时调整优化防控措施;(4)暂停来自报告感染Omicron 变异株病例的非洲南部国家及邻国(包括南非、博茨瓦纳、斯威士兰、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的客运航班,为期14 天,充分利用窗口期,为积极主动地采取预防措施争取时间;继续做好货物和环境防控,加强对来自疫情流行国家的进口冷链食品、 非冷链集装箱货物和环境等Omicron 变异株监测和预防性消毒处理;(5) 加强健康宣教和风险沟通。 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各口岸的电子显示屏和宣传栏等多种形式, 做好国际旅行人员的健康提示,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做好风险沟通,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避免引起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