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路”课程教学的“课堂思政”建设研究*

2021-03-24李孟歆

科技与创新 2021年4期
关键词:电路思政育人

张 颖,李孟歆,侯 静,许 可

(沈阳建筑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110168)

近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1]。课堂思政是思政教育最直接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对树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远的意义。

沈阳建筑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校级思政研究项目立项,鼓励教师进行思政大纲的撰写,提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满足新时代课程教学改革要求[2]。

1 “电路”课程的特点

“电路”课程是电信类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课时多,受众面广,是非常重要的核心课程,对相关学科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课程从基本定理定律入手,将复杂电路分解为典型电路模型后,在模型化的电路中寻求解决复杂电路分析的简单途径,用以支撑电子、电力、电网、通信等多行业的发展。在高校电路课程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对“电路”课程提出的新要求。由于课程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在深化课堂内容建设、创新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机制等方面,为思政元素的提取提供了许多的便利条件。同时也对“电路”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促进“电路”课程教学、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品德兼备的人才。

2 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2.1 大纲制订

课程建设,大纲先行。通过剖析课程内容与知识点,制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同时,针对育人目标反过来进一步提取和梳理教学知识点,整理出满足育人目标要求的课程知识点,思考完成育人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形成新教学、育人双大纲[3]。

2.2 学生准备

提前组织学生学习视频制作软件,结合计算机大赛参赛赛前练习形式,通过查找课程相关行业及学生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典型的大事记等素材,制作课前视频或音频播报资料,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各类学科竞赛奠定基础。在后续课程授课中,利用课前短暂时间,播放学生自己制作的视频及音频资料,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课程学习目标。课上,通过仿真软件,如MATLAB 等在课程相关内容上进行数学建模的方法研究,研究拓展学习内容,使学生理解数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并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2.3 实施

课程思政融入方案如图1 所示。将思政元素融入“电路”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课前导入。通过课前播放学生自己制作的课程内容和行业发展现状视频、音频作品,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科学素养。

课中融入。在讲授过程中,将专业知识融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科学思维素质培养中等,提升学生自身素质。

课后实践。在课后实验环节、学期末的实践环节,进一步通过仿真软件等形式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表达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不断完善思路和方法,制订新的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

3 “电路”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提炼

3.1 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

在讲授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前,学生通过学习视频制作软件,自制小视频或以语音播报文件,对课程相关内容、行业和专业发展现状有深入的了解,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科学探究精神培养

通过对线性电阻电路通用分析方法的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掌握事物普遍规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善于从问题的表象去发现本质及规律。

3.3 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授电路定理和电路定律时,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对待发展中的顺境与逆境,处理好人生发展中的各种矛盾。

图1 课程思政融入方案

3.4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讲授电路定理过程中注重定理之间的知识迁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5 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的培养

通过电容和电感元件VCR 数学模型描述,引导学生采用仿真软件进行数学模型仿真,启发学生用数学思维模式描述工程问题。在动态电路分析方法的学习中,进一步向学生强调数学思维及数学手段在工程问题分析中的重要性、数学是解决工程问题的工具、工程问题要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的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工程意识。通过分解非正弦电路信号及电路分析,培养学生分解、逐步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分解复杂电路为多个典型二端口电路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利用科学方式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3.6 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分析和学习相量法和正弦稳态电路过程中,通过讲解电路模型不同表达形式,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同一模型不同表达形式的关系和转化的研究。通过电路相量模型与时域模型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及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将较为综合复杂问题化繁为简,在掌握基本概念、规律的基础上分析解决。

3.7 安全意识、职业规范和素养的培养

在学习三相电路过程中,引导学生牢记“安全无小事”的观念,重点强调学生的安全意识、规矩意识和大局意识,要重视国家各类标准规范的执行,要重视自身生命财产的安全保护。

4 结语

在“电路”课程中引入思政元素,通过学习复杂问题简化求解方法,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用唯物辩证法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电路基础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仿真软件,进行电路相关数学模型仿真,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工程意识。学习三相电路时,在专业教育中引入安全教育,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学生诚实友善品格,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思政元素的引入,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电路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电路的保护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简化法”巧解电路问题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