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文化融入动画创作的实践应用

2021-03-24王紫玥朱梦瑶俞新颖赵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动画

王紫玥 朱梦瑶 俞新颖 赵艳

摘要:新世纪动画成为世界各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动画创作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存在价值和意义,理应获得自己应有的文化地位和文化身份认同。但是“一带一路”对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提出挑战,一方面我国文化被认可度较低,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持反对态度;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发展较为落后,我国人民文化输出意识不强。动画与文化的价值观传递、动画与文化资源建设、动画与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仍然亟待加强,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就中华文化融入动画创作的实践应用展开深入探索,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动画与文化相融合,建设中华文化和动画资源,更好地实现中华文化动画资源建设与文化传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关键词:中华文化;动画创作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致力于扩大教育开放,落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已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的52国,设立140所孔子学院和135个孔子课堂。加大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力度。做深做实做新人文交流,有力促进民心相通。这无疑是对中华文化传播的有力推动。

1.在探究动画与文化价值观方面

部分学者追本溯源,将研究焦点聚集到文化上,认为文化的价值取向在动画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史国娟,2019)认为要在动画中用中国的语言形式阐述好中国积极向上的精神,表达好中国审美价值。(于瑾,2019)指出动画创作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但在观念和表达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创新。(栾林,2019)从大文化的视角审视了动画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和普及动画价值观念、完善动画层次、建立中国特色的动画理论、完善动画制度等具体的发展策略。(郭继文,2020)认为中华文化发挥着引领风尚、民族凝聚、精神激励、推动发展的作用。优化供给内容、引导人才供给、改善文化结构等以增强提升中华优秀文化吸引力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任莉星,2021)作为消费文化的动画文化拥有着完整的产业链,必然会对各年龄层人群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2.在探究动画与文化建设方面

(吴冠英,2019)在“新时期中华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呈现和传播”研讨会中指出传统文化艺术课程应作为课程植入动画教学系统中。(孙立军,2019)指出动画艺术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现阶段课堂上缺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的研究,今后应加强对作品的内容、审美、文化内涵的重视。(沈永亮,2019)提出要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吸收融合在动画作品的细节之中。(涂可国,2020)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处要构建五个体系,即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体系、普及教育体系、实践养成体系、保护传承体系和传播交流体系。(唐明燕,2021)指出要把握时代需求,回应时代课题,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我国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重大课题。以此为抓手,深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在探究动画与文化传播方面

(彭红斌,2018)通过对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中国的比较,指出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既定的教育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等观念层面上稳定的心理倾向。(宋强,2019)提出动画创作与文化传播中应加强对国际视野的培养和对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的共同关注。(邓进,2020)动画中的“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价值观冲突”显得更加突出,年轻人被影视作品中浮于表层的西方流行文化与实用主义吸引,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文化内涵逐渐被功利主义所替代。(吴景华,2021)指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人民文化自信和中国国际影响力,关键在于增强中国文化产品的竞争力。(陈波、潘则希,2021)利用新媒体平台带来的传播机遇,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从而推动中华文化实现创新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转化。

二、研究目的

1.在动画中融入中华文化,建设动画资源

动画中融入优秀的中华文化不但有助于形成倡導正能量的主流文化,还有助于发挥文化特色和价值观传递,推进动画文化理论创新,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中国动画文化的进一步探索,抛砖引玉,使更多的人去关注和研究中华文化在动画中的资源建设和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国动画,传递中国多元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2.中华文化动画传播,形成文化认同和价值观传递

中华文化融入动画创作,不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辨识力,培育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有助于强化学生和受众的文化认同,有助于倡导开展“一带一路”中华文化丝路行,为将中国文化动画资源建设和广泛传播增砖添瓦,为中华文明不断焕发勃勃生机做出贡献。

三、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文化的价值取向在动画中的文化建设和传播作用,采用调查分析法调查大学生对动画片创作的喜好类型以及文化价值观认同,挖掘中华大地优秀的地域文化;其次根据分析中华文化与动画资源建设与传播现状与问题,拟出中华文化融入动画创作的实施方案;然后通过实验法,结合所学课程《多维影视动画开发》课程群,探索中华文化与动画创作的思路和传播路径;最后通过互联网+学科技能竞赛和新媒体技术,进行中华文化动画资源建设与文化传播,丰富中华优秀文化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华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四、创新点与特色

中华文化融入动画创作的实践应用,适应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特点,借助互联网+学科技能竞赛和新媒体技术,开辟新的动画文化资源开发渠道和中华文化传播路径,及时跟进人们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融入中华优秀文化,创新性运用观众易于接受的形式,拓展中华优秀文化的覆盖面和吸引力,进而更好地讲解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人的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传递中华文明,增强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波,潘则希.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路径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01):5-13.

[2]唐明燕.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2-09(008).

[3]陈波,邱明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传播——互联网时代的传承与发展[J].社会科学动态,2021(01):43-48.

2021年度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华文化融入动画创作的实践应用”217号;

作者简介:王紫玥,200103,山东济南,女,汉,山东协和学院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技术,本科,学生。

朱梦瑶,200202,山东济南,女,汉,山东协和学院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本科,学生。

俞新颖,200205,山东济南,女,汉,山东协和学院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技术,本科,学生。

赵艳,198204山东费县,女,汉,山东协和学院,研究方向,影视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硕士,副教授。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动画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我的动画梦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我是动画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