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2“全国交通安全日”走过的十年

2021-03-24

汽车与安全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公安部交通文明

经过10年的经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被打造成交管领域的标志性文化品牌。10年间的主题变化映照出交管10年发展的大致轮廓。

2012年7月22日,國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 号)明确提出,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充分发挥主管部门、汽车企业、行业协会、社区、学校和单位的宣传作用,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的交通守法意识、安全意识和公德意识。同年11月18日,根据公安部请示,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自2012年起,将每年12月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

确定12月2日为“全国交通安全日”,主要考虑数字“122”作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于1994年开通并投入使用,群众对此认知度高,方便记忆和宣传;同时考虑每年12月2日我国已进入冬季,是交通事故多发期,春运等道路交通出行和运输高峰也即将开始,在此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道路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有利于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保证广大民众出行安全。

国家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对促进道路安全畅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将产生深远动了解掌握交通安全相关常识,教育孩子、劝导亲人朋友,共同遵章守法;就是要通过曝光、鞭挞七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交通安全的关注,提示驾驶人牢记交通法律法规,安全驾驶、文明礼让;就是要求运输行业企业切实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大安全投入,坚守安全底线,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抵制交通违法、人人践行文明交通、全社会共建共享文明交通环境的良好风尚。

2012:遵守交通信号 安全文明出行

2012年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主题为“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

遵守交通规则,不仅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安全和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公共安全和文明和谐。文明驾驶、文明出行,既是公民个人文明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体现。2012年,以国务院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为契机,各地交管部门及社会力量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在全社会普及全民守法理念、尊重生命理念、安全文化理念和以人为本理念;强化学生交通安全素质教育,通过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树立交通安全意识,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行业、基层组织的积极性,把交通安全宣传常态化、制度化,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安全出行的良好氛围。

2013:摒弃交通陋习 安全文明出行

2013年“全国交通安全日”以“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开展宣传及专项治理行动。在城市重点“倡导三不”即“不随意变更车道,不乱停车,不闯红灯”,在农村重点开展“拒绝三无”即拒绝“驾驶无牌车辆、无证驾驶车辆、驾乘摩托车无头盔”,在运输行业重点开展“抵制三超一疲劳”即抵制“超速、超员、超载和疲劳驾驶” 。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按照统一部署加强部门协调,精心策划、周密组织主题宣传活动,形成全国联动、上下联动的格局。中央文明办专门部署各大平面媒体统一刊登“全国交通安全日”公益广告;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鼎力支持,加大投入,宣传覆盖面广,在全社会形成了“全国交通安全日”的浓厚氛围。

2014:抵制七类违法 安全文明出行

2014年“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为“抵制七类违法,安全文明出行”。其中七类违法:超速、超载、酒驾、毒驾、闯红灯、占用应急车道、不礼让斑马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明确提出包括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同样需要严格执法、坚决维护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权威,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强化法律规定和安全知识、技能的传播,大力推动法治交通、平安交通的进程。

确定“抵制七类违法,安全文明出行”主题,就是要通过宣法、普法、执法,让更多的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此外,通过组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形成文明交通创建的工作合力;大力倡导每一个交通参与者,学习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主动了解掌握交通安全相关常识,教育孩子、劝导亲人朋友,共同遵章守法;通过曝光、鞭挞七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交通安全的关注,提示驾驶人牢记交通法律法规,安全驾驶、文明礼让;要求运输行业企业切实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大安全投入,坚守安全底线,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抵制交通违法、人人践行文明交通、全社会共建共享文明交通环境的良好风尚。

2015:拒绝危险驾驶 安全文明出行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协调新闻媒体、发动社会力量、邀请专业机构参与,紧紧围绕“拒绝危险驾驶,安全文明出行”主题,在全国组织开展了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 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过程中,充分调动有关部门、专业组织、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的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规模效应。一是联合央视启动时间长、版块多的“媒体行动”。二是联合各方力量组织范围广、人数多的“明星助力”。三是联合专业机构进行专业解读、普及科学知识。

突出地域协同,全国联动,形成规模效应。充分调动各地积极性,结合本地特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宣传。

2016:社会协同治理 安全文明出行

公安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对“全国交通安全日”进行统一部署,各地以“社会协同治理,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紧抓重点人群宣传教育,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各类活动,进一步扩大了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在全社会营造了共同关注交通、携手创建文明交通的舆论氛围,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协调联动,创新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支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主题宣传活动声势浩大。一是职能部门合力协作,细化制定活动方案。二是领导高度重视,走进现场宣讲动员。三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二、同频共振,整合媒体资源扩大宣传效果。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积极配合公安部交管局主办的特别节目,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集中开展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传活动,引起全社会关注。一是全力配合公安部交管局举办的各项活动。二是共享资源,实现互通共融、互动共赢。三是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力度不断增强。

三、拓宽渠道,紧抓各类重点群体宣传教育。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协同教育、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等部门和单位,针对客货运输驾驶人、学生、农村群众等重点群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一是文明交通宣传进校园。二是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三是公开表彰优秀驾驶人,曝光典型违法案例。

2017:尊法守规明礼 安全文明出行

按照公安部统一要求,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联合下发活动通知,以“尊法守规明礼 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举办大型主题活动,全力会同中央权威新闻媒体开展高频宣传报道,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组织相关活动。

坚持正确导向,发挥央媒舆论主力军优势 。为充分发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央级主流媒体舆论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作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前策划、周密部署相关节目安排。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领导带队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汇报“全国交通安全日”系列报道工作,协调央视在多频道播出相关节目。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坚持“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大屏小屏、同向发力”的宣传模式,积极打造网上交流共享平台,促进警方、媒体、民众三方共同交流互鉴。

此外,各地也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宣传。

坚持社会协同,发挥企业公益支持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推动交通安全宣传适应新时代要求,提升交通安全社会治理水平,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坚持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宣传方针,指导百姓多用、常用、与交通密切相关的企业,不断拓展“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覆盖面。

为最大限度扩大“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氛围,鼓励更多社会公众参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组织开展了“全国交通安全宣传作品大赛”。

2018:细节关乎生命 安全文明出行

公安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以“细节关乎生命,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共同组织开展第七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

强化领导、部门协同。各地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将开展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作为维护道路安全畅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迅速成立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工作方案。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将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与本部门重点工作有机结合。

围绕主题、精心组织。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提前策划,精心组织开展好交通规则大普及、交通安全法律知识大宣讲、客运企业交通安全大检查、交通安全知识大传播、中小学生交通安全自护知识大教育、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老年人安全出行细节大提示、交通安全大倡议“八大活动”,使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既有浓厚的社会氛围,又有侧重、有深度,合民心、顺民意。

多方联动、扩大宣传。各地充分运用媒体平台、宣传阵地,广泛使用统一宣传资料,提升主题宣传的影响力、感召力、传播力。

与媒体共同策划专题节目,找准共鸣点、交汇点,组织开展媒体行动,凝聚力量,达成共识,推出形式新、接地气的主题宣传活动,远说教、近受众,真正让广大群众有参与感、体验感,让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春风化雨、入脑入心。

适应传播技术、网络平台的深刻变化,以及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充分发挥网络移动终端的传播优势,打造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传的多终端传播矩阵,做到直抵受众、精准传播。

完善机制、持续发力。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加强信息共享,强化典型示范,强化联合惩戒曝光,不断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机制健全的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化工作格局。

2019:守规则除隐患 安全文明出行

2019年“全国交通安全日”以“守规则除隐患,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积极倡导交通出行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和文明意识,大力清除影响安全出行的风险隐患,进一步增强全民交通出行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各地各部门联合部署,做好分工协作。将开展 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作为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将主题活动与本部门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开展联合部署。

公安交管部门结合冬季交通安全整治行动,进一步推动五大行动,紧盯重大风险源头、重点肇事车辆、重点薄弱环节、重点参与群体,狠抓隐患排查整治、路面秩序管理、农村安全防护和宣传警示曝光。

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统一使用第八个“全国交通安全日”标识制作主题宣传品,利用自有阵地开展宣传展示。通过主题宣讲、主题发布、主题展演、主题曝光等方式举办集中宣传现场活动,积极参与全国交通安全融媒体联动。

结合实际加强策划,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融入经济建设和群众生活,发动相关行业组织,在餐饮酒店、电影院线、商业网点、地铁公交等人流、车流、物流密集场所,张贴主题海报、展播公益视频,深入开展“一盔一带”等交通安全防护知识普及,在农村地区开展酒后禁驾等交通安全主题宣传。

进一步发挥交通安全公益联盟力量,大力倡导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交通安全公益活动,不断凝聚社会共识,为交通安全环境持续稳定、文明交通社会氛围持续向好打下坚实基础。

2020:知危险会避险 安全文明出行

2020年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主题是“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该主题的确立意在提醒每一位交通参与者,既要遵守法律法规,文明参与交通,又要了解安全隐患,掌握防护技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共同营造安全、文明、有序、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公安部与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委共同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中,公安交管部门结合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安排,大力实施“六大提升工程”,紧盯重点车辆、重點人群、重点地区,结合秋冬季节特点,组织开展源头隐患清除和重点违法整治行动。

同时,网信部门加强交通安全正能量和公益视频互联网传播,积极倡导文明交通风尚;文明办结合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广泛开展文明交通行动,增强群众文明出行意识;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 亲子安全行”主题宣教活动,增强中小学生及其监护人交通安全意识;司法行政部门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全国“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深入社区村镇企业,针对常见多发交通安全问题进行普法宣传;交通运输部门督促运输企业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警示教育,开展客货运驾驶人安全驾驶培训,切实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应急管理部门结合事故调查情况,及时公布一批典型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强化警示震慑,督促举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训,防范事故风险;共青团组织发动大专院校青年志愿者开展交通安全主题志愿活动。

猜你喜欢

公安部交通文明
公安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公安部首设“反恐专员”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