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则静
2021-03-23韩广岳
●韩广岳
面对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老子给我们开出的处方是: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就是说老子说你们看见了吗?看的多了不一定好,听的多了也并不一定好,吃的多了也不一定好,玩儿的多了还是不一定好,东西多了不一定好,好东西多了更不一定好,“是以”、所以呀,“圣人”、明白人,就应该“为腹不为目”、少看多想,“去彼取此”、该舍的舍、该留的留。至于舍什么、留什么,对照上面那些盲、聋、爽、狂、妨,我们一起琢磨琢磨吧。
那下面我们就一起琢磨琢磨。
“为腹不为目”。“腹”,在这里我们可以看作代表一种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而“目”在这里我们可以看作代表一种巧伪多欲的生活方式。
圣人的意思是说,生活呀可以简单点儿,吃饱了就行了,身体需要什么就吃点儿什么,不需要的就少吃吧。身体寒湿的人或者生活在寒湿地区的人就多吃点儿辣椒,面黄肌瘦的人就多吃点儿甘甜。上中下三焦都有壮火实火的人或者生活在干燥火热地区的人就少吃点儿辣椒,腰围长度超过身高、膘厚脂肥的人就少吃点儿甘甜。这就是“为腹”。
不要你觉得好吃的或者看着别人吃香喝辣大快朵颐你就满嘴流哈喇子,第一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于你,第二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这就是“不为目”。
当然,这个“为腹不为目”不仅仅是说吃,那只是五味。其实其他有形的无形的东西都是一个道理。音乐也不一定时时听、天天听,时时听天天听你就没办法体味那三日绕梁,时时听天天听孔老先生就难以体悟那三月不知肉味。天天沉溺于其中未尽能领悟透其中真谛,少听听多回味或许更能深刻体会其中三昧。这也是为腹不为目。
中国传统国画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画国画不是把满张纸都得画满了,得讲究章法。中国画与西洋画在作画章法上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留白。留白是一种极具中国美学特征的常用的中国艺术作品创作手法,多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出的可以施展的想象空间。有些作品,画的部分竟然占到整个画面的十分之一不到,但却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这就是留白的魅力。
从艺术角度上说,留白就是以空白为载体渲染出美的意境;从应用角度上说,留白则更是一种简单、安闲的理念。这种画作,我们不妨将着墨的部分看作“腹”,而将那留白视为“不为目”,就是不把那整个画面着上满眼的墨。
艺术需要留白,生活也需要留白,大脑也需要留白,人生更需要留白。有时候什么也不想,静静地发发呆,也不失为一种幸福。有时候给自己放上一段时间的假,什么也不做,回归到做人的本真,也不失为一种人生的态度。
明白了“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也就好办了。那就是要去掉那些多余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与事务,只留下这些我们所必需的东西和所必须做的事情去做就够了。前面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里的“为腹不为目”就是让我们“不见可欲,使自心不乱”,“去彼取此”就是让我们学会摒弃外在的声色犬马等种种诱惑,寻求一种内心的宁静。
(常朔摘自微信公众号“湖北特别关注”/图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