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识教育视野下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1-03-23汤旭翔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年2期
关键词:通识实验室课程

王 莉,汤旭翔,陈 缘,赵 霞

(浙江工商大学a.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b.教务处,杭州 310018)

0 引言

大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重要功能是传承现有文化与创生新兴文化。大学文化所孕育出的大学精神,是大学屹立不倒的根本。高校的建设,其核心就是高校文化的建设。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着很多新形势、新挑战和新使命,转向内涵式发展已是大势所趋[1]。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本质上就是高校不断进行文化内省,深化文化内涵,挖掘文化特色,创生新兴文化的一种发展方式。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基地,是培养创新人才,传承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2]。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坚持科研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实验室文化建设通常受限于作用面,其发展与探索不为群体所关注,使得实验室文化研究进程受局限,文化效果受益面较小。本文通过借助通识教育的优势,探索的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新举措并加以应用,有助于实验室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为高校实验室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1 通识教育是实验室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

1.1 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内涵

文化的构成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高校实验室自身特点决定了文化建设的内容,其发展与环境条件、制度体系以及成员的行为习惯、精神素养等紧密相关[3-4]。实验室物质文化显化于物,体现在实验室环境、设备设施和楼宇建筑等硬件条件,是实验室文化建设的物质化载体和基础性前提;实验室制度文化固化于制,表现为运行中成于纸上的制度和约定俗成的规则,是实验室文化导向性传承的一种方式;实验室行为文化外化于表,主要表现为实验室中的风气、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等,是实验室价值观的一种折射;实验室精神文化内化于心,形成和存在于每个实验室人员的精神世界,是实验室文化的价值核心。总之,实验室文化建设是通过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的相互联结、相互作用[5],构建以实验室的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文化体系的过程。优秀的实验室文化可以指导人的行动,引导人的心理,提升人的素养,促使实验室人员认可和遵守其内含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6],有效推动实验室内涵式发展的进程。

1.2 实验室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高校的实验室是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支撑。进入新时代,高校实验室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所覆盖学科范围、参与学生人数、实验教学任务、仪器设备种类等均快速增长,但良好的形势难掩文化内涵建设的不足,当前实验室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已经制约了实验室的整体发展。

(1)实验室文化建设缺乏整体统筹规划。国内高校采用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主要有“校、院、中心”三级管理体制与“校、院”二级管理体制。这两种管理体制下的实验室都是隶属于不同院系,彼此相互独立,在日常运行中,需要受校院两级多个部门多头管理[7-8]。大部分高校对实验室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实验室文化的规划与建设一般由实验室所在学院各自负责,具体的工作通常交由实验中心或者实验室主任落实,校级职能部门鲜有深度介入。因此,各高校的实验室文化多呈现碎片化的状态,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文化缺少关联点,无法产生融合,共鸣共振,发挥出应有的文化总体效用。

(2)实验室文化建设重形轻神现象严重。高校实验室文化四大层次的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重有形建设,轻无形建设”。物质文化外显于物,投入即可看见成效,而其他3 种文化由于缺抓手、见效慢,往往被实验室建设者们所轻视或忽略。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高校普遍重视制度的制定,但制定好的制度,许多时候只被用来“上墙”“上报”,在实验室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明制度往往会被暗规则所替代。这种“明里制度密如网,实际随性互不管”的现象,究其原因,正是因为缺少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影响与制约。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各种实验室安全隐患屡禁不绝,不是因为安全防护设施不够先进,安全生产制度不够完备,恰恰就是因为行为与精神两大文化建设的长期缺位,导致了“你不管我,我不管你,随性而为”的负面文化产生。

(3)实验室文化的传播效果差强人意。实验室文化建设的过程,同样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实验室文化的受传主体是一群诞生于信息时代,成长于数字海洋之中的新新人类,相比于过去同年龄段的学生,其信息获取习惯和认知习惯有着较大区别。随处可以获取的信息与伴随而来的各种观点、文化冲击,使现代大学生的认知习惯呈现出快捷化、多元化、浅表化等特点。经典传播方式已经过时或不具备亲和性。针对新时代学生认知习惯的改变,传统的实验室文化建设方式也应当做出相应的改变,从媒介、内容、表现形式等多个维度入手,调整内容,创新方法,让所有实验室参与人既是实验室文化的建设者,又是实验室文化的受益者,并且还能主动成为实验室文化的传播者。

1.3 构建实验室文化的通识课载体

通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旨在破除传统学科领域的壁垒,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有机关联,培养学生贯通科学、人文、艺术与社会之间经络素养,综合全面地了解知识的总体状况,避免因过早偏执于某一学科而导致的学术视角狭隘[9]。相较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更侧重于思考和实践,它强调以学为中心,以及特定氛围的营造。教师往往会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或营造沉浸式的氛围,或创造思考与讨论的机会,引导他们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通识教育有如上善之水,海纳百川,润物无声,其形式主要是有形的课程教育和无形的文化影响。在高校中,最普遍的通识教育形式就是通识课程[10]。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11]。通识课的授课过程,其实就是传播各式各样文化精神理念的过程。实验室作为高校开展专业教育的场所,也同样是开展通识教育的沃土。借助通识教育的优势特色,实验室通识课可以作为实验室文化的一种传播载体与手段。早在2007 年,清华大学就率先开始了此类课程的尝试,以实验室为依托,整合科研资源,开设了面向本科生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实验室科研探究”。该课程最终所取得的良好成效,也证明了通识课的确具备成为实验室文化良好载体的能力[12]。

各高校间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照搬成功经验的做法往往很难取得成功。对于通识课程载体的构建也是如此。清华大学在“实验室科研探究”中所取得的成功,是具有清华特色的成功,只可借鉴,不可硬搬。因此,在进行实验室文化的通识课载体设计时,首先要做的是仔细分析本校的各类相关要素条件,例如管理体制、实验室软硬件条件、学科构成、师资队伍等,确定符合本校特色与实际的课程核心目标与实施路径(见图1)。课程核心目标须与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向而行,注意目标设定宜小宜精,切忌贪大贪全。对于实施路径,则可以根据前面提及的那些要素条件,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传播学等理论,进行系统而又灵活的设计。无论是目标还是路径,都应在具体的课程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动态的调整与改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文化环境。

图1 通识教育是实验室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

2 借鉴传播学“5W模式”构建实验室通识课

在此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在现有的实验室资源的基础上,整合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办学优势,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实验室探索与研究”,作为在实验室内开展通识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同时也对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进行了新的探索。

2.1 课程总体概况

我校一直秉承商科办学传统,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法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适应新时代、新经济、新商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双一流”建设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力推进商科教育、人文教育与理工教育的相关要素相互渗透,创新通识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商业思维、创新精神、法律素养和人文情怀的通用型“大商科”人才。学校现有各类实验室155 个,实验用房540 间,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 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 个,省重点实验室6 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4.24 亿元。这些丰厚的实验室资源支撑着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散布在“大商科”学科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学科群内。

“实验室探索与研究”是由学校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牵头,在教务处和保卫处支持下,联合校内5 大实验中心(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食品工程与质量安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电子商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以及省级艺术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共同开设的通识选修课。课程遴选一批优秀的实验室,由资深教师讲授,以科普语言和各种直观形式全方位展示我校实验室特色,传播具有时代精神和“大商科”特色的实验室文化,旨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厚基础、全发展”的新商科学生。

2.2 从传播学“5W模式”的角度构建通识课程载体

设计与构建课程载体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从想做一门课,到落地实施一门课,中间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解决若干问题。如果有一个合适的理论框架做指引,将会使整个过程事半功倍。开设实验室文化通识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实验室文化,促进不同的实验室子文化间的相互渗透,进而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因此,非常适合从传播学的角度入手,选择一种合适的理论作为构建框架的指导。

“5W模式”是传播领域的一个概念,由美国学者H·拉斯维尔于1948 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论文中首次提出。该理论描述了构成传播过程的5 种基本要素,即: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13]。这5种要素,也是传播活动发生过程中的5 个环节,通过对照这5 个环节,可以帮助我们构建课程载体的整个框架。如果将5 个W全部一一回答清楚,所建课程的主要课程目标便可跃然纸上。现以“实验室探索与研究”通识课程(下称“实验室通识课”)为例(见图2),介绍一下具体的做法:

图2 借鉴传播学“5W模式”构建实验室通识课

(1)信息源是什么——明确课程团队组成。传播者是传播活动发起的信息源头。源头的质量决定了整个传播活动的质量与效果。跨专业的通识课程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活动,一支拥有跨专业背景的课程团队是此类课程的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实验室通识课程团队的核心成员分别来自学校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和各个实验中心。他们均是常年工作在一线,熟悉本专业学科背景与实验室文化的教师与管理者。值得一提的是,团队中来自职能部门成员是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整个项目的发起者、推动者与协调者,对解决课程中出现的冲突与问题,推动课程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样的团队组成确保了实验室通识课的长期稳定开展。

(2)传达什么讯息——明确教学内容。传播活动的中心是文化传播的具体内容,对于教学活动而言,其中心就是教学的内容。而教学内容的确定,取决于课程目标。实验室通识课的课程目标是:以课程为核心,整合校内实验室资源、高素质师资团队和优秀实验室研究成果等要素,营造出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环境,建立基于广泛实验室资源和人文资源的通识教育平台,实现文、理、工科学生交流融通,激发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情怀和艺术审美能力,强化人文社科学生的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培养具有商业思维、创新精神、法律素养和人文情怀的通用型“大商科”人才。根据以上目标,课程团队设置了“实验室文化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安全”“‘趣味’环境”“大数据与智慧生活”和“艺术与审美”5 大课程模块。在对各模块中需要传递的相关专业背景、专业知识、专业实验室文化等信息元素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筛选与重组后,课程团队为各个课程模块分别制定了对应的教学目标,确保整个课程中各模块所传递的信息具有一致性与整体性。

(3)通过什么媒介——明确教学方法。“万物皆媒介”,通识课程本身是媒介,课程所使用的各类学习资料是媒介,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是媒介,课程中的每个教师与学生也是媒介。媒介的选择,取决于目标受众的特质。对于已经习惯了快餐式媒体环境的新时代师生受众群体,融合媒介应是首选。媒介融合的前提是要有清晰的主线,对于实验室通识课来说,这条主线即是课程目标以及各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围绕主线,课程组在每个模块分别设立了理论介绍、现场参观和实践体验环节。授课教师们在学生讨论与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构建起了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通道同时参与,大幅提升信息的到达率与接受率。

(4)受众是谁——明确教学对象。受众也就是接受者,是主动的信息接收者、信息再加工的传播者和传播活动的反馈源,是传播活动的重要环节。对于通识课来说,分析受众的过程即是分析与明确教学对象的过程。实验室通识课的选课学生来自全校不同的学科群,他们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背景、认知风格和学习动机,但作为相同的“95 后”群体,他们又具有自我意识强烈、乐于追求与接受新鲜事物、富有创造力与想象力、爱动脑不爱实践等共同的代际性格特点。课程组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受众群体的上述特点,制定了以实践体验为主、理论教授为辅、启发式教学与传授式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课外传播的教学设计指导策略,大幅提升课程模块中的实操比例,缩短教师讲授时间,增加课内师生互动次数,鼓励学生分享传播课程内容。

(5)取得什么效果——明确教学评价方式。传播活动与教学活动的终点都是效果的评价,设计一个符合受众特点的评价体系,可以使教师了解教学内容信息的到达率与接受率,及时根据受众的反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调整。而学生受众在此评价体系中也能通过他评与自评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加深对自己当前学习情况的了解,明确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参与方式。为此,课程组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运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评价手段,分别在“课前”“课中”“课后”灵活穿插等问卷调查、小测验、互动问答、小竞赛、小论文、小报评比等教学评价活动。

3 实践成效及意义

实验室通识课开设后,开课情况通过资产处微信公众号与学校官微同步推送,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课后的教学满意度评估中,有98%的学生对课程表示非常满意。该课程教学评估连续两年评定为优秀,受到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1)协同优势资源,扩大开放共享。“实验室探索与研究”以课程为核心,整合学校的实验室等多方面的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建立起一个内涵丰富的通识教育平台。平台的建立大大提高了仪器设备利用率,推进了多元化的资源开放共享,有利于实现实验室建设发展与资源开放共享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平台不仅全方位展现学校实验室的文化、资源、特色和发展,还开创了校内实验室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丰富了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内涵。

(2)拓宽教学思路,创新教学管理。课程的建设也是实行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过程。学校各个学科的实验资源充分应用到通识教学中,大大节约教育成本。课程通过探究式、沉浸式和自主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从多视角、多学科、多途径探索实验室中的乐趣,感受实验室文化的熏陶(见图3~5)。课程主要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涉及面广,选课学生众多,为了顺利开展教学实践,各部门各学院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共同努力。课程的成功和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各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实验室主任和广大实验室技术人员和科研教师的积极参与。

图3 学生参加课程中安全实践演练环节

图4 学生在“大数据与智慧生活”课程模块观摩学习

图5 学生在“趣味环境”课程模块实践体验

(3)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课程尝试打破学科的藩篱,通过直观的现场参与,深化学生对实验室与科学研究的认知,激发和提升学生创新的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与感悟中唤醒探索知识、追求真理的热情。深入实验室后,学生通过广泛的观摩学习,拓宽知识面,了解通识课程中各种学科的思想方式的不同,在发现学校丰富实验室资源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点。在这些兴趣点上,与本专业相结合,参与研究,启发思维,循序渐进,不仅为跨学科教学和科研埋下伏笔,也为后期选修专业课、参加创新项目和各类竞赛产生积极的影响。

(4)传承优秀文化,实现文以化人。学校的通识教育,旨在秉承大学之道、全面落实立德树人,通过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商科教育、大学文化、浙学传统与浙商精神等思想资源。实验室通识课在开课之初,就向学生介绍浙商文化,学校实验室发展史以及实验室安全文化,使学生对学校和实验室建设有一个整体了解和认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校优秀文化传统和“自强、坚韧、务实、开拓”浙商精神的传承,把一种博雅、厚实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专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的“大商科”人才。

4 结语

实验室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也是一个持续发展不断优化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验室文化建设已被赋予新的使命。通识教育和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有益结合,有助于学生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的融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实验室文化内涵建设的深化与学校的优良文化传统的传承。期待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实验室文化建设能更加深入,助推实验室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

猜你喜欢

通识实验室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