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卓越工程师培养研究与实践

2021-03-23白艳茹赵志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年2期
关键词:卓越产教工程师

白艳茹,赵志毅

(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北京 100083)

0 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2017 年12 月《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1]。产教融合是国家推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是校企合作的高级阶段。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如何把握产教融合的内涵,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工程技术领军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一个考验。本研究分析了当下我国产教融合发展的形势与困境,然后对深化产教融合政策的长效机制进行了研究,最后以我校为例展示了特色型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1 产教融合发展的瓶颈

1.1 政策保障机制尚未健全

我国推进产教融合培养高层次工程人才尚处在初始阶段,高等教育与行业企业如何做到深度融合,真正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的对接仍在摸索之中,规范化、体系化的各项规章制度还亟须进一步建立健全[2]。2018 年3 月全国两会期间,林蕙青委员在接受采访中提供了一组数据,对全国22 个省市数百所高校和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显示,80%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前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薄弱之处主要体现在‘校外实习环节’,78.9%的调查对象认为影响用人单位接收学生实习的关键因素是‘缺乏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法律法规’”[3]。这组数据也反映了目前产教融合的深入落实迫切需要配套的政策制度的落实,来为各参与方扫清产教融合道路中的障碍。

1.2 校企运行机制存在差异

教育与产业这两大系统存在着不同的运行机制。教育系统以政府为主导、以育人为目标,崇尚教育公平;产业系统以市场为主导、以盈利为目标,崇尚效率优先。庄西真在文献[4]中从运行机制、发展策略、行动准则、改革方式以及主体构成5 方面深入剖析了产业系统和教育系统之间存在的从性质到机制的根本差别。这些差别也是目前造成产教融合“两张皮”以及“壁炉现象”的主要原因。“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将两者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机融合,协调效率与公平,实现产教融合的长效化与可持续发展。

1.3 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力度有待加强

高校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中发挥着引领作用。而目前高校的产教融合项目大多停留在企业参观、共建实习基地等较低层次;高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不能与企业的新项目、新课题及时对接,业务场景缺乏;不同专业之间壁垒严重,学科交叉、专业融合性项目教学难以推进;教师缺乏工程教育改革的意识,自身工程教育素养欠缺,创新体系封闭化。在目前形势下,高校必须积极寻找路径,在企业、行业之间构建更加灵活、开放的合作机制,才能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工程能力培养,加快培养新经济特征下的工程科技人才[5]。

2 深化产教融合政策长效机制研究

2.1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

体系完善和运行良好的制度支持系统是新时代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逻辑前提和现实基础[6]。2018 年9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 的意见》中提出“积极推动国家层面‘大学生实习条例’立法进程,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接收高校学生实习实训的制度保障”[7]。2019 年4 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印发了《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10 月两部门又印发了《试点建设培育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工作方案的通知》,对于纳入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目录的企业,将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这些产教融合互补性规章、政策的相继发布与实施,对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具有决定性作用,是国家推动产教融合深入实施的硬性保障。

2.2 构筑协同发展共同体

相较于传统的“大学-产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或“大学-产业-政府”的三螺旋模式而言,“大学-产业-政府-社会组织”共同体模型,从规模、影响力、体系化、稳健性以及创新性等方面,更加契合新经济时代的现实特征[8]。共同体内各主体之间追求不同的价值,也存在相同的价值共享空间,可以在建立价值共同体的基础上,以共同利益契合点为切入口,立足于各自专有的、难以模仿和替代的资源和能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构筑“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贯通的教育创新生态自我演化系统[9]。

2.3 加快推进产教融合的机制创新

高校应充分发挥产教融合中的主体地位,主动面向工程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教学体系重构、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模式改革、合作机制创新等方面,努力做出不同的尝试和探索,不断围绕真实问题进行改革和创新。创新合作模式,建立产教融合特色课程体系,注重开发融合式课程和教材,以企业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设计综合实验内容,注重实效,真正实现校企双方持续性、长效化的深度合作[10]。

3 产教融合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

作为一所具有深厚钢铁行业背景的研究型高校,北京科技大学于2011 年进入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我校材料、机械、冶金、矿物、自动化、热能6 个优势专业,融合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创新性地组建了实体化的高等工程师学院,作为工程型人才培养“试验田”和“卓越计划”的具体执行机构。自2011 年以来,依托高等工程师学院,学校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面,始终致力于产教融合理念、模式和制度的创新,在培养行业亟须的工程技术人才和领军人才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3.1 四方联动,多元协同——打造新型人才培养联盟

在学校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全国首家在行业协会领导协调下成立的行业培养联盟——“中国冶金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联盟”(以下简称“冶金卓越联盟”)于2014 年6 月成立[11]。区别于国内其他联盟或共同体,冶金卓越联盟首次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具有行业背景的“卓越计划”实施高校、行业领军企业联合起来,围绕工程型人才培养的共性问题“行业通用标准”和“行业特色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标准”两个标准进行建设[12]。新型联盟中四方联动,基于相同利益契合点构造出一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其中高校在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中起到“排头兵"的作用,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核心作用,企业在生产要素流动中发挥主体作用,行业协会在校企供需服务中发挥媒介作用。

3.2 优势互补,资源融通——构建全链条实践育人平台

行业特色型高校具有历史悠久的行业人力与资源积累,在推进产教融合发展中与企业拥有长期良好的交流共享机制。我校基于与冶金行业企业长期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构建了由校内实验研发基地、校外钢铁企业、研究院所组成的产教融合实践育人平台框架,如图1 所示。在“校内协同、校际协同、校企协同”的协同教育理念下,平台打通了“科教+产教”融合的本硕博贯通式培养链。同时,对于如何构建功能集约、资源融通、各方受益的实践育人平台体系,总结出3 条工作路径。

(1)引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并依据该理论对校企合作的需求做出决策。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即把企业归类为生存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4 个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具有不同的需求侧重点。处于生存期的企业注重基础需求的保障,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多以营利需求为导向,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则以持续发展需求为主。深入分析企业的特征及个性需求,可以精准激发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13]。

图1 产教融合实践育人平台架构及人才培养支撑体系

(2)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共赢”是校企合作的原动力,是企业与高校长久稳定合作的大前提。共赢的形式可以从单点共赢到多点共赢,进而发展到多面共赢和长期合作共赢。如我校与艾默生公司的合作首先从共同举办冶金卓越联盟工程营到学生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再到教师共同研发实验仪器与课程,最后拓展至设立奖学金与孵化基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效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一体化的共赢共生发展。

(3)建立稳定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高校与企业两个主体在共赢的原则上平等合作,稳定有效地定期沟通机制是校企合作的“润滑剂”。经过多年实践,学校与企业建立了稳定长效的“两纵-三横”组织机制。“两纵”分别为“高校校长办公会-教务处、科研院-院、系、实验室”以及“企业董事会-人力、生产管理部门-工厂、车间”两条决策执行链,“三横”分别为“冶金卓越联盟、产教融合教育中心、产教融合工作组”三级融通组织。三级融通组织在上通下达、横向沟通方面联系紧密,融通信息及时通过两纵双方的纵向管理机制进行决策和落实[14]。

3.3 引企入教,协同教育——创建融合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1)创建跨界融合式课程体系。2015 年开始学校依托高等工程师学院开展工科试验班,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工科试验班开设了机器人、智能制造、智能矿山3 个创新班,开展一系列工程教育课程群建设。借助校本课、特色课、校际课、MOOC平台,如图2 所示,开设以钢铁流程为主线的实习实践课程,融合冶金、材料、机械、控制、计算机等行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和工程实际,构建多学科融合与交叉的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15]。

图2 跨界融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2)加快开发新形态数字课程资源与教材。在教育信息化的助力下,对标新兴技术,加快开发具有学科特色的优质课程与教材,打造具有“吸引力、先进性、挑战度”的新形态数字课程与教材群。2016 年,作者团队在校内第一批录制并上线了电子技术实习在线课程,并开展数字化教材建设工作,打造立体化教材,电子技术实习教程被评为2019 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同时,分别与艾默生公司开展“智能制造工业流程控制”课程研发,与华为开展“AI沃土计划”人工智能课程研发以及与阿里云开展“工业云平台”课程研发等。

3.4 双向交流,互促互助——提高师资队伍的工程化水平

建设高水平、工程化的专业教学团队,培育支撑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兼职工程师队伍,是产教融合得以有效运行的软实力。我校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青年教师校企互联工作室,在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上统筹专职与兼职两支队伍,校内制定高校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标准体系,面向企业制定导师特设岗位计划[16]。随着校企合作的逐步深入,双方在申报国家重大项目、行业特色课题方面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在工业智能感知、工业大数据与云制造、智能制造关键装备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共性核心技术攻关。双方科研的有效合作进而又促进了校企师资培养、高校项目式教学、企业发展高新技术3 方面的有效循环,真正实现了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工程实践等方面的协同进步[17]。

3.5 工文结合,文化育人——探索特色工程文化育人模式

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是为行业培养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和领军人才,这些领军人才只有具有正确的大工程观和高层次的工程文化素养,才能实现工程生产的综合效益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产教融合不单要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还要重视工程文化育人。我校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过程中,探索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文化和行业认知为两翼,以班级文化建设多管齐下为路径的“一体两翼多路径”工程文化育人模式。课上,将以钢铁生产为主线,以“大国工匠”为底蕴的课程思政建设融入产教融合的课程内容中去[18]。课外,通过工程素质训练营、杰出工程师进校园等活动树立正确价值观与增强工程师文化自信。企业内,通过组织圆桌论坛、模拟求职大赛、“寻找最美实习生”活动等形式,在工程实践活动中形成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优秀企业文化,培养诚实守信、潜心钻研、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工程师[19]。“一体两翼多路径”的工程文化育人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 年我校相继获得了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与北京市高校“优秀示范班集体”两个奖项。

4 结语

产教融合是激发我国人才红利的重要途径,不同时期的产教融合有着不同的制度障碍与历史机遇。在我国“卓越计划2.0”正式开启的新阶段,教育界与产业界应以人才培养为抓手,利用产业转型升级与教育体制变革的契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发挥好各自作为不同主体的作用,为培养理念注入新要素,深入探索有行业特色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持续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在产学研结合上走出一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道路。

猜你喜欢

卓越产教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青年工程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