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协和医学院超声诊断教学需求的问卷调查及反馈分析

2021-03-23王亚红朱庆莉李建初姜玉新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年3期
关键词:协和医学院基础知识

王 欣,王 铭,赵 峻,王亚红,吕 珂,朱庆莉,李建初*,姜玉新,杨 萌*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1.超声医学科;2.教育处,北京 100730)

近年来超声波检查术(ultrasonography,简称超声)作为一种常用影像学检查,已密切融入急诊、重症监护室、妇产科、术中、床边应用等多学科日常诊疗中,临床医师对超声知识技能的需求不断增加,欧洲及美国医师协会均将超声作为急诊、内科等医师培训的重要部分[1-3]。医学院教育是医学生临床实践的根本保障,在医学教育的早期阶段加强超声教学有助于医学生更好地掌握超声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满足未来临床工作中的超声相关需求并培养综合型医学人才[4-6]。

北京协和医学院对“4+4”学制试点班(以下简称试点班)的超声诊断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按照人体系统划分教学模块,采用理论授课、病例讨论教学、模拟人虚拟教学、临床实践带教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授课[7]。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简称八年制)的传统超声课程则仍为9学时的大班理论授课。本文拟结合试点班新型超声诊断教学的反馈结果,问卷调查八年制学生传统超声诊断教学现状及对新型教学模式的看法,评估学生课程需求,为课程设计提出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4级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59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33人。201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4+4”学制试点班学生13人,其中男生人3人,女生10人。其中,试点班由北京协和医学院于2019年创建,挑选全球高水平大学中非医学专业毕业生直接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7],八年制学生及试点班学生均为大学第五年级。

1.2 研究方法

1.2.1 课程设置:八年制学生接受传统超声诊断教学:课程采用大班理论授课的方式,没有病例讨论、虚拟教学及临床带教课。教学课时为9学时。

试点班学生接受新型超声诊断教学:采用新型超声诊断教学方法,按照人体系统划分教学模块,以泌尿和生殖系统整合式模块教学为例,利用理论授课、病例讨论教学、模拟人虚拟教学、临床实践带教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课时设置为理论授课40 min,病例讨论教学30 min,模拟人超声虚拟教学15 min及临床实践带教15 min。

1.2.2 问卷调查及反馈:北京协和医学院超声诊断教学小组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试点班学生的调查问卷主要是对新型超声诊断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八年制学生的调查问卷主要包含学生对传统超声诊断课程的评价及对新型超声诊断教学的需求(表1)。

表1 北京协和医学院超声诊断教学课程需求及教学效果反馈调查问卷Table 1 Questionnaire of diagnostic ultrasound teaching curriculum demands and feedbacks of teaching effect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描述,反馈问卷的主观评价部分以建议内容出现的频数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八年制临床医学学生的超声教学现状

超声教学小组对八年制学生超声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及获取途径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22.0%的学生在传统超声理论授课后仍不了解超声技术及相关知识,57.6%的学生只有少许了解,仅有20.4%的学生基本了解。而在获取超声相关知识的途径中,临床带教老师教学是学生获取超声知识的主要途径,其次为学校超声诊断课程学习、教材辅导书及网络资源(图1)。

图1 八年制临床医学学生获取超声相关知识的途径Fig 1 Ways to acquire ultrasonographic knowledge of the eight-year program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同时,问卷显示对于传统超声诊断教学的评价,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学效果“不太好”及“很不好”(图2)。47.5%的学生对单纯理论授课的授课方式不满意,而71.2%的学生则认为教学课时过少。“缺乏临床实践带教课程”(71.2%),“课程次数太少”(55.9%)及“课程基础理论讲解不够”(54.2%)是学生认为传统超声诊断教学最主要的不足之处。

图2 八年制临床医学学生超声教学效果评价图Fig 2 Evaluation of diagnostic ultrasound teaching effect by the eight-year program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2.2 八年制临床医学学生的超声诊断教学需求

大部分学生存在着调整超声诊断课程的需求,其中42.4%的学生“迫切希望改善”,52.5%的学生希望“可以改善”,认为课程无需调整的学生仅占5.1%。教学内容方面,学生最关注的超声知识及技术为“各类疾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超声为临床提供的诊断信息”及“超声声像图与人体解剖结构的对照”,其他关注的内容还包括“介入超声”、“术中超声”、“超声新技术及进展”等(图3)。授课方式方面,“小组式病例讨论”(67.8%)、“临床实践带教练习”(57.6%)、“门诊带教见习”(54.2%)、“授课讲座”(49.2%)及“模拟人超声虚拟教学”(49.2%)是最受欢迎的授课方式。大部分学生(64.4%)希望通过“读图考核”的形式来评估教学效果。课程安排方面,多数学生建议超声课程数为10~20课时(57.6%),部分学生(10.2%)则认为课时不应低于20课时。

图3 八年制临床医学学生最关注的超声知识及技术Fig 3 The most interested ultrasonographic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of the eight-year program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同时,八年制临床医学学生对新型超声诊断教学的建议进行了主观反馈。教学小组共收集反馈59条,授课方式方面,学生希望增加临床实践(11条)、增加真实病例的讲解和相应疾病读图(8条)、增加超声基础知识讲解(3条)、调整课程形式(5条)及增强课程的临床实用性(4条)等;课程安排方面,学生希望增加课时(9条)及调整课时安排(4条)等。

2.3 对比“4+4”试点班学生新型超声诊断教学反馈结果

试点班学生接受泌尿、生殖系统新型超声诊断教学授课后,对几种授课方式的评价反馈较好:其中“模拟人超声虚拟教学”及“临床实践带教”的评价最高,84.6%的学生评价为“非常好”。另外,76.9%的学生认为“理论结合超声图像视频教学”非常好,而69.2%的学生对“病例讨论教学”评价为非常好。对未来超声教学课程需要进一步细化的内容建议,主要集中在应“增加解剖及影像学对照知识讲解”(76.9%),其次是“增加常见疾病的超声病例讨论”(53.9%)及“增加超声基础知识讲解”(46.2%)。

3 讨论

八年制学生对超声学科、基础知识及技术发展的知晓程度不佳,传统教学对学生掌握超声相关知识的帮助有限,见实习中临床医生带教是获取超声知识的主要途径,提示超声诊断教学仍需调整,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八年制学生对传统教学的改进建议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及课程安排3方面。不同解剖结构及疾病的超声表现和诊疗价值是学生较为关注的内容。建议超声诊断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强化解剖结构和常见疾病的超声特点、成像原理等内容,将超声基础知识与解剖、病理、生理等知识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对正常生理及疾病变化建立全面而完整的理解。

丰富的授课方式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病例讨论、临床实践带教练习及门诊带教见习是八年制学生最期待的授课方式,其教学效果也已在试点班学生中证实。较之单纯理论授课,这些授课方式有助于理解人体解剖及疾病的超声表现。传统超声诊断教学的课程安排亦有待改进,现有课时数有限且较为集中,学生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对超声知识建立良好的理解。为提高教学效果,医学院可适当增加超声教学课时及授课次数。

基于上述反馈及需求,超声诊断教学应重视人体解剖结构及常见疾病超声表现等基础内容,模拟人超声虚拟教学、临床实践教学等多种授课方式并举,合理安排课时。建议医学院校将超声与解剖、病理病生等基础医学课程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对健康人体及疾病变化的完整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建立新型临床诊疗思维的能力,更好地适应诊疗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的临床诊疗模式变更。

猜你喜欢

协和医学院基础知识
新乡医学院
清律的基础知识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掌握基础知识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