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3-23陈柳源陆晓凤

大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商科商业人才

陈柳源,陆晓凤

(南宁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530001)

当今信息化时代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为典型特征(简称“大智移云”),以及当前正在积极建设和发展的5G 技术,或将给商业环境带来巨大改变: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层出不穷,企业组织结构正在向着无边界、虚拟化、扁平化、平台化方向进一步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与日常生活正在进行深度融合。这些变化使得商业运营变得日益复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这不仅是对商业环境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对新时代商业人才“创新创业创造”能力提出的新期待,同时也给商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所谓“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简称“三创”能力),即能够在遵循科学原则的前提下,突破性地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新商科人才”是指在“大智移云”新型技术纵深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的复合型拔尖商业人才。新商科人才具备以下特征:以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导向、积极适应并引领现代商业发展为宗旨;系统掌握经济、金融、管理、财务、营销、运营、人力资源管理等商科专业基础理论、方法和业务操作技能;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及较强的“三创”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如何顺应形势、与时俱进,培养出符合社会期待,具有长远和持续发展后劲的新商科人才,成为各高校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一、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商科人才培养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稳定尤其重要。商科包含的领域相当宽泛,所有涉及金融、经济、贸易、保险、工商管理等方向的专业都属于商科范畴。当前,学界对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学者们对新商科人才培养的关注不足,更多的是对传统商科人才培养,或是在商科内的某一学科的人才培养进行研究。

在商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上,骆东奇等学者系统总结了重庆工商大学商务策划学院在商科人才培养上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成效,提出商科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过程中,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同时做到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立足国情,对接国际[1]。万芳从教师的角度解构了在新商科人才培养中,教师应具备的静态专业素质(知识素质、拓展素质、教育价值观)与动态专业素质(内生、外生)[2],为教师队伍建设搭建理论基础。

在商科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上,学者们已然关注到新时代、新科技、互联网给商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王传生等学者提出构建新时代金融人才培养的四个关键点,包括基于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学体系、基于中国金融的课程体系、基于中国文化的通识教育与改革教师评聘等[3]。杨瑞龙等学者积极探索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出“二次选拔、双学位授予,自由退出”的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一系列成功经验[4]。林巍以温州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探索出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路径,即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实践体系与培养“双师型”教师五个关键环节[5]。潘镇等学者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中,提出“全球视野、责任担当、探索创新、精英素养”导向的“四元耦合”人才培养体系,着重革新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学生学习动力的目标[6]。马骁等以AACSB 认证为突破口,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与质量保障等维度建设一流商科[7]。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研究已取得相当进展,但是对于商科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及综合培养方案上还存在较大可探索的空间。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学者们在商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全面结合时代发展对商科人才提出的要求,在系统总结商科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1-2-3-4-5”新商科人才“三创”能力培养模式。

二、商科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人才培养理念亟待更新

“大智移云”的时代背景具有复杂性、易变性、创新性等特征,商科人才培养的理念不能仅仅局限于培养适应商业环境的人才,因为商业世界瞬息万变。高校需要重新调整人才培养重心,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管理能力与领导能力,实现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的转变;在夯实创新创业能力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突破过去的“从一到二,从二到三”的线性思维模式,积极培养学生“非线性思维”的心智模式,从而为新商业世界贡献“从0 到1”的创造性力量。

(二)学校和社会的鸿沟亟需跨越

传统的商科教学重理论主要局限于校园,教学形式上以理论讲授为主。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现实的商业世界瞬息万变,现代企业发展的步伐突飞猛进,学校讲授的理论知识很容易在认知的迭代升级中被新的知识所取代。在以前,仅用5年时间成长壮大为一家市值超1800 亿美元的上市公司是不可想象的,但今天的互联网电商公司“拼多多”做到了。由此可见,商业发展与校园商科人才培养的鸿沟愈来愈大。怎样弥合鸿沟、应该如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商业人才、如何充分发挥高校专业教育作为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缓冲带作用,是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面临的又一困境与挑战。

(三)学生“三创”能力亟应提升

随着人工智能逐渐深入地参与到社会分工过程中,在商业领域中,越来越多常规性、重复性、结构性的工作正在被智能机器人所取代,如法律顾问、会计工作、人员招聘等。根据人工智能领域专家的预测,在可见的未来,人工智能暂时不能取代的工作将主要集中于需要人际合作、创造力的工作岗位上,因此在新商科人才培养中,在持续加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着力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多元化视角,增强“三创”能力,是当前商业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又一关键问题。

三、新商科人才“三创”能力培养模式

为积极适应并引领未来发展,新商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商科人才的“三创”能力的提升。针对商科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本研究提出构建“1-2-3-4-5”新商科人才“三创”能力培养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1-2-3-4-5”新商科人才“三创”能力培养模式图

(一)坚定一个中心,明确改革目标

以“新商科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培养的商业人才最终能有效服务于社会发展为最终目标,持续完善高校商科人才培养现有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资源整合、教学保障体系,积极推进高校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同时将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实践紧密结合,全面促进学生“三创”能力的提升,为新商业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创新型、创业型、创造性人才。

(二)把握两个渠道,发挥协同力量

以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渠道为主线。理论教学包括从课程设计、教材建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维度,完成理论知识的讲授任务。在课程设计上,要权衡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比重;在教材建设上,要在采用国内国际一流教材的基础上,编撰符合当地企业特点和实践的本土教材;在课堂组织上,要创新授课形式,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问题探究、翻转课程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质量评价上,要引入包括学生、教师、教学督导等在内的多主体评价体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三创”能力的重要一环,要增加校内外实践实习的比重,补齐教学短板,以创新实践活动、创业实践活动、研讨型案例教学、专业社团活动及职业技能培训“五位一体”为主轴,创新开展实践教学,全面挖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渠道”协同的育人效能。

(三)培养“三创”能力,引领时代发展

以“中心—社区—园区”建设为抓手,构建新商科“三创”能力培养的平台。“三创”能力具有层次性、递进性、台阶性的特点。为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地培养商科人才的“三创”能力,教师应依托学校或学院设置的实验中心等教学硬件,如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商科人才测评实训室、金融数学实践创新教学实验室等,采用“授人以渔”的教学模式,全面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O2O 创客社区,为学生的创业梦想提供物理空间,为学生的创业想法提供落地的可能,点燃学生的创业热情;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孵化园区,聘请企业家、成功创业者等从资金、人才、团队、市场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指导,增强学生的创造勇气,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助力学生实现梦想。

(四)依托四大竞赛,点燃创造激情

以四大竞赛为燃点,充分释放新商科学生的“三创”激情。竞赛作为一个完整的任务模块,有助于学生最大限度调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任务,是训练和考核“三创”能力培养效果的绝佳平台。高校在搭建竞赛平台方面,为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参与进来,应积极构建基于学院的竞赛平台,可以根据二级学院已开设的商科专业中竞技性较强的学科设置比赛项目,如金融炒股模拟竞赛、管理决策竞赛、模拟竞聘比赛、沙盘模拟竞赛、市场营销调查大赛等,构建起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能力、收获成长的综合性实践平台。对于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等基于企业、省市或国家层面的比赛,应通过制定激励制度,设置奖励机制,增加宣传力度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建立起多层面、全角度、立体化的竞技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五)夯实五大支柱,强化制度保障

以五大支柱为保障,夯实新商科“三创”能力培养的支撑体系。高校应重构课程体系,打通专业课程设置的壁垒,打破专业藩篱,开设“三创”课程或讲座,如企业家创业史、组织领导力提升讲座、商业世界前沿动态讲座等,做到商科专业互通、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教师应优化教学模式,开展启发式、互动研讨式、项目驱动式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三创”能力;学院要打造一流“双师型”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行业合作平台,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内培外引”相结合,整合优质师资力量,构建“三创”能力培养师资团队;教学管理工作者要创新管理组织,构建领导组、教学指导组、学工组三级管理机制,积极建立“三创”教学基地、社会实习实训基地等,为“三创”能力培养提供组织保障;改革考核机制,将“三创”能力纳入学生考核范畴,构建起人才培养全过程考核的机制,增强育人成效。

四、展望

本研究以新时代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以新商科人才“三创”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对“1-2-3-4-5”新商科人才“三创”能力培养模式进行理论探索,将新商科人才培养与时代背景、国家战略、地方经济发展、学校定位相结合,是积极回应新时代对新商科高素质人才培养期待的有益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新时代中的商业世界,强调知识共享,跨界合作,移动互联,打造平台经济,已然成常态,对商业人才的素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何为新商业世界培养出优秀的商科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

猜你喜欢

商科商业人才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人才云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互联网+”商业模式变革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记录二十年商业社会的风云变幻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中国留学生扎堆商科热度不减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