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教子
2021-03-23赵凤贞
做人与处世 2021年24期
赵凤贞
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说:“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纵观梁启超的一生,他不仅自己做到了敬业与乐业,还把这种思想运用到子女的教育上,成功地使九个子女个个成才。其中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思礼,一门三院士,一时成为佳话。
在治学方面,梁启超勉励子女:“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他劝诫梁思成在学业上要“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作甚!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
无论是治学还是在生活上,梁启超都主张趣味和樂观,他自己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所以希望子女们也能在这方面学习他。他怕梁思成所学太专,把生活也弄得过于单调,建议他“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对于次女梁思庄,梁启超也有同样的建议:“专门科学之外,还要选一两样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听闻思庄不喜欢自己建议她学的生物学,梁启超赶紧写信去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你应该自己体察做主,不必泥定爹爹的话。”后来,梁思庄在父亲的鼓励下改学图书馆学,最终成为图书馆学家。
梁启超虽然是学识渊博的大家,却从不以自己的意志左右孩子。他在儿女面前亦师亦友,亦尊亦亲,不仅是生活中的好父亲和心灵上的好朋友,更是学识上的好老师和人格上的好榜样。
(责任编辑/刘大伟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