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班牙高校面临国际化困境

2021-03-22王方

环球时报 2021-03-22
关键词:西语商学院学分

本报特约记者 王方

新年伊始,西班牙教育大臣马努埃尔·卡斯特斯向媒体透露,由该国教育部起草的一份新法律文件即将生效,新法律将对原有的“3+2”模式予以废除。西班牙高校特有的该模式由于难与国际接轨,也成为学生毕业后在跨国大企业找工作经常碰壁的一个原因。虽然西班牙部分高校的专业排名很靠前,但留学生比例却很低,除了学制上的问题以外,国际化程度低、语言障碍都是关键因素。

所谓的“3+2”模式就是3年大学本科加两年的硕士研究生。据了解,三年制的本科学历学分为180学分,而四年制为240学分。如果三年制毕业后不再考研,就等于大学本科都没有毕业。但是后两年的硕士研究生学费相当昂贵,令许多经济条件不佳的学生望而却步,产生了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局面,为此还导致在该国上学的学生多次罢课抗议,对社会稳定也产生了影响。

巴塞罗那大学教师佛朗西斯科·加西亚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3+2”模式是十几年前的西班牙执政党——人民党的教育大臣何塞·伊格纳西奥根据当时的社会和就职环境提出的构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3+2”模式逐渐出现了弊端。许多大公司对这个“3+2”非常不解,认为3年本科并未修够学分。

桑切斯执政后,教育大臣马努埃尔·卡斯特斯广泛听取了教育界的反应,决定结束“3+2”模式。加西亚说,这个消息也令几家欢乐几家愁。4年本科毕业240学分,不会再有用人单位质疑,选择读研学费也相应便宜了一半。然而全西班牙几百所实施“3+2”模式的私立大学面临两个选择,一是重新申请成为四年制本科大学,但手续、条件、要求极为复杂,还要有一笔巨资投入;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宣布关门,估计选择后者的学校应该占多数。

加泰罗尼亚自治大学老师玛丽亚·穆尼奥斯老师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2019-2020学年的排名显示,巴塞罗那大学和巴塞罗那自治大学位于全西班牙大学的第一和第二名,但这两所大学在世界的排名则很靠后,在2021年英国权威机构QS高校排名中分别位于182和213位。不过,巴大和巴自治大在某些学科领域的研究则在世界领先位置,如巴自治大的兽医学、考古学,巴大的解剖学等,多个专业能跻身全球前50名。此外,还有西班牙三大商学院(IE商学院、IESE商学院和ESADE商学院),均能排到全球20-30名的位置。

西班牙《先锋报》引用QS最新排名称,西班牙有21个专业跻身世界前50,但总排名较去年有所下降:评估的376个专业中,有168个排名下降,72个专业排名有所提高。报道称,国际化程度不够是西班牙大学主要障碍之一。就留学生比例而言,西班牙在经合组织中排名垫底,仅占5.7%。而大多数学校排名下降的原因是因这些学校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少得到论文引述。

中国留学生到西班牙留学,通常选择什么大学和什么专业?穆尼奥斯对记者说,中国学生选择的专业虽然五花八门,但基本以工业类为主,如建筑、自动化工程,计算机编程、化工类,学生在中国学的专业就是这些老本行,因此拿学位相对容易。还有些专业如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许多留学生都是转行,与他们在中国读的本科专业毫无干系,基本是选择容易就职的热门专业。但是,能坚持到毕业的人数并不乐观,其中主要是语言障碍。学生们的西语基础较差,尽管大学允许他们上半年甚至一年的西语补习,但要跟上硕士课程依然很难。西班牙对外国留学生的政策也是“进来容易出去难”,如果原本就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想在西班牙“镀金”是十分困难的,这类赴西读本科的学生也基本在一两年年后打了退堂鼓。

西班牙《国家报》曾刊登过一篇关于中国留学生的报道称,学生们很难听懂老师的讲课内容,非常影响学习质量。中国留学生也坦言,西班牙语是他们学习的最大障碍。为此大多数学生都选择离开学校,申请工作居留。

穆尼奥斯建议,中国留学生到西班牙留学,最好是继续选择自己的本科专业,这样毕业的机会大大增加。对于转行的学生,至少在西语和英语上都应该保证过关。▲

猜你喜欢

西语商学院学分
巴黎高等商学院荣登《金融时报》欧洲商学院排名榜首
殡葬展
《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平“语”近人》(西语版)全球上线
法国公布2018—2019学年高等商学院排名
How socioeconomic factors influence road crash fatalities in Australia
学分
The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of Business Etiquett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 Examination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Heart of Darkness With Freud’s Theory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