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3-22张兴红

甘肃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服药计数血小板

吴 庆,张兴红

(1.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2.武威市凉州区清水镇卫生院,甘肃 武威 733000)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化疗药物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会导致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小板计数<100×109/L 的情况。往往会导致临床医师降低对肿瘤患者的化疗药物剂量,情况严重时还会停止化疗,这种情况极不利于延长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存期,很大程度上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共识专家委员会2018 年所修订和更新的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 版)》[2]中明确指出,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作为临床常见的血液学毒性反应,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为化疗药物对巨核系细胞的抑制作用所导致的血小板生成不足和血小板过度破坏,极易出现在肿瘤患者化疗后的3-4 d。在治疗药物选择上,可以给予输注血小板和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常用的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包括rhIL-11、rhTPO、TPO 受体激动剂罗米司丁和艾曲泊帕。我国目前所批准使用的促血小板生长因子药物只有rhIL-11 和rhTPO。为进一步明确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效果,文章特将武威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所接诊的经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显示为≤50×109/L 的126 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治疗并比较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武威市人民医院肿瘤科2019 年9 月—2020 年5 月所接诊的经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显示为≤50×109/L的122 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经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对化疗药物、rhTPO 和rhIL-11 无使用禁忌;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疾病重症感染疾病、其他血小板减少疾病、活动性出血史及弥漫性血管内血史患者。研究组患者中男35 例,女26 例,年龄48~76 岁,平均(63.4±7.3)岁。疾病类型:乳腺癌12 例,胃肠癌9 例,肝癌14例,肺癌10 例,食道癌16 例。用药前血小板计数为16~87×109/L,平均(59.6±10.7)×109/L;对照组患者中男34 例,女27 例,年龄47~76 岁,平均(63.7±7.0)岁。疾病类型:乳腺癌14 例,胃肠癌10 例,肝癌13例,肺癌12 例,食道癌12 例。用药前血小板计数为16~86×109/L,平均(59.1±10.3)×109/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30 μg/kg 的rhIL-11 皮下注射,每日1 次,待患者血小板计数上升为≥100×109/L 或者血小板计数绝对值升高≥50×109/L 时停止用药,如果14 d 内未达到目标值停止用药。研究组接受300 μ/kg的rhTPO 皮下注射,每日1 次,待患者血小板计数上升为≥100×109/L 或者血小板计数绝对值升高≥50×109/L时停止用药,如果14 d 内未达到目标值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上升为≥100×109/L或者血小板计数绝对值升高≥50×109/L 时所花费的时间、临床治疗疗效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

临床治疗疗效如下,显效:服药5 d 内血小板计数上升为≥100×109/L 或者提升20×109/L 以上;有效:服药10 d 内血小板计数上升为≥100×109/L 或者提升20×109/L 以上;进步:服药10 d 内血小板计数有所上升,但患者出现出血症状,且血小板计数未能上升为≥100×109/L 或者提升20×109/L 以上;无效:血小板计数下降且出现出血症状。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不良反应比较指标包括头痛、心律失常、水肿、结膜充血。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 平均花费6 d,对照组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 平均花费1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不仅会导致患者化疗终止,且有可能导致患者有出血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比如,当患者外周血小板<50×109/L,会出现皮肤或黏膜出血,同时,患者如果接受手术治疗还存在很大的风险;当患者外周血小板<20×109/L,会出现自发性出血的高危险性;当患者外周血小板<10×109/L,则存在极高的自发性出血危险,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现阶段临床对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来看,血小板输注是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最为快速和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临床应用较为广泛[3]。但是,临床也发现,这种治疗方式存在艾滋病感染和丙型肝炎感染的可能性,且后期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造成无效血小板输注和输注后免疫反应[4]。因此,临床在长期的研究中明确了一点,即必须对血小板输注进行规范,当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出现出血症状时,在输注血小板的过程中同时给予患者rhTPO 皮下注射。而当患者没有出血症状,但血小板计数<10×109/L 时,需要预防性地输注血小板并同时给予rhTPO 皮下注射;若血小板计数>10×109/L 时,不需要输注血小板[5-7]。

作为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促血小板生长因子药物,rhIL-11 和rhTPO 在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来如何规范使用rhIL-11 和rhTPO,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都是临床存在争议的问题[8]。《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 版)》指出,当发生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时,无论患者是否出现出血症状,只要外周血小板计数<75×109/L 时即可给予rhTPO 治疗,通常选择在化疗结束后的6~24 h,剂量控制为300 U/kg,每日1 次,连续服用14 d,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 时即可以停止用药。在rhIL-11使用上,当患者血小板计数在25~75×109/L 时即可使用,剂量控制为25~50 μg/kg,皮下注射,至少连续使用7~10 d,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 时停止用药[9]。此次研究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rhTPO 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rhIL-11。分析原因主要是:rhTPO 是一种通过刺激巨核细胞生长及分化的内源性细胞因子,其优势之一便在于可以有效与特异性MPI 相结合,进而产生生物学效应,对巨核细胞生长及分化的各个阶段均有刺激性作用,患者服药后可以在1 周起效[10]。而rhIL-11 是通过刺激造血干细胞与巨核细胞增值,继而实现诱导巨核细胞成熟分化的目的,有生成体内血小板的作用。但rhIL-11 仅仅作用于巨核细胞分化早期阶段,不参与全程作用,患者服药后需要3 周时间方可起效[11-12]。因此,无论是起效时间还是治疗总有效率,rhTPO 均优于rhIL-11,临床应用价值更加显著。在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发现,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主要是:长期的临床研究发现,rhIL-11 会导致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出现过敏或者超敏反应,包括全身性过敏反应,比如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源性晕厥,严重时会危急患者生命。因此,在用药时需要给予特别的重视,如果患者是有心脏病史的老年患者则要谨慎使用rhIL-11,若必须使用则务必对患者的体重和肺肾功能严密监控[13]。除此之外,需要明确一点,rhTPO 虽然可以有效促进血小板生长,但目前临床对rhTPO 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副作用提出了异议,比如,有的研究学者认为rhTPO 会导致肿瘤化疗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栓塞,对患者预后质量极为不利,值得重视[14]。

综上所述,rhTPO 在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服药计数血小板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古人计数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古代的计数方法
服药先分阴阳
这样“计数”不恼人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