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持续质量改进在重症肺炎患儿并发症预防及肺功能保护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22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472000张晓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分析法重症小儿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472000)张晓丹

重症肺炎是一种危重症,常发生在儿童阶段,早期可出现肺部湿啰音、呼吸困难、咳嗽、气促等症状,若干预不及时,可危及小儿生命安全,故需注重临床干预工作[1]。常规护理管理较为被动化,且无法起到针对性效果[2]。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持续质量改进能够秉持以问题为中心,设立设计目标,寻找最佳护理方案,以便患儿得到针对性、有效、全面的护理服务,是一项新型质量管理模式,更能够在护理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改进,从而为患儿提供更优质护理服务,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而本文进一步探索根因分析法的持续质量改进优势以及在重症肺炎患儿中作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96例重症肺炎患儿为试验对象,选择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此次试验均在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完成。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2~12岁,平均(7.58±3.31)岁。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2~13岁,平均(7.62±3.45)岁。两组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符合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共同拟定的《中国儿童肺炎链球菌性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3]中关于重症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存在烦躁、嗜睡、呼吸衰竭、意识障碍、昏迷、精神萎靡等症状,经听诊,发现肺部啰音增多。

1.3 选例标准 纳入标准: ①均进行经鼻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②各项资料齐全;③小儿家属对本次试验具有一定了解性,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先天性肝脏功能不全者;②合并肺癌、肺结核者;③存在心力衰竭、结核性感染、支气管异物、早产儿者;④中途退出试验者。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给予小儿常规护脑、解痉、抗炎等对症治疗,注重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需注重人文关怀,提高小儿配合性。观察组基于根因分析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主要措施:(1)根因分析法:①设立质量改进小组:由1名护士长、2名护师、1名儿科主任医师、1名呼吸科主任医师、5~10名护师组成,在开展本次实验前,所有成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根因分析法相关知识培训;②明确根因:a.细菌感染:重症肺炎者常需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故容易造成细菌定植、繁殖,尤其是小儿、高龄者,可能因为身体状况差,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b.医务人员进出控制不佳、病房空气不流通、手卫生不达标,均可造成细菌感染;c.护理人员缺乏足够培训,缺乏合作;d.儿童具有耐受性差、好动等特点,在穿刺过程中,可因躁动、不安等情绪,出现一系列不良行为,影响留置针使用;e.小儿血管脆、弱,极易引起静脉炎发生。(2)持续改进对策:①静脉炎预防:合理选择穿刺血管,首选有弹性、厚的静脉血管,避开神经组织和关节,在穿刺成功后,使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保证无气泡、卷曲,保持局部干燥、清洁,且注意在注射刺激性药物后,使用肝素或生理盐水冲洗管道,以免发生堵塞或静脉炎,且注重密封管理;②留置针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运用弹性绷带固定,避免衣服磨损,适当时添加弹力袜或弹力手套,以免影响小儿睡眠;③注重氧疗和呼吸道护理:配合雾化、吸痰治疗,对于伴有发热者,使用温水、乙醇擦浴等物理降温;④注重医务人员培训和考核,每周开展一次培训工作,并在月底进行统一考核,注重难点、不足进行补充和再次培训;⑤完善排班制度:增加夜班人员,加强高危人群巡视次数,以免突发事件发生;⑥质量控制: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环节的工作质量进行评定,针对当前问题再次进行改进,保证临床护理质量。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小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感染、静脉炎、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统计哮鸣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干预前后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F75%,仪器为上海韩飞医疗器械公司提供的AS507型号肺功能监测仪。具体操作方法按照说明书进行。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选择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选择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4.17%(2/48)低于对照组的16.67%(8/48),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各类症状消失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比较 观察组哮鸣音、气促、咳嗽消失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

附表1 两组各类症状消失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对比

2.3 两组肺功能比较 两组对比治疗前肺功能无统计差异性(P>0.05)。接受相应干预后,FEV1、FVC、FEF75%较同组干预前均有所改善(P<0.05),而观察组干预后FEV1、FVC、FEF75%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附表2 两组肺功能对比(n=48)

3 讨论

重症肺炎诱发因素与放射线以及病菌、细菌感染有关,属于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对小儿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为了降低病死率、病残率,需注重临床护理管理工作[4]。基于根因分析法持续质量改善能够便于护理人员发现问题根本,从而明确改进措施,更好地为重症肺炎小儿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

有研究表明,重症肺炎患儿在住院期间,极易诱发感染、静脉炎等多种并发症,不仅影响病情恢复,还可延长住院时间[5]。分析本次结果,观察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基于根因分析法进行质量持续改进能够规范各项护理措施,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主要是因为:让护理人员基于根因分析法持续质量改进能够让其从护理问题中反复思考、讨论,从而得到更优质、完善的护理方案,且要求可护理人员多角度、多层次观察问题,最大程度上降低不良事件,制定个性化的防控对策。此外,本次还探索了不同护理管理方式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FEV1、FVC、FEF75%是目前反映肺功能、呼吸功能最客观、最直观的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FEV1、FVC、FEF75%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根因分析法持续质量改进能够缓解小儿病情发展,改善呼吸功能,加快病情康复。这是因为本次重点进行两个步骤,首先分析当下问题,再开展头脑风暴,拟定全面、个性化的护理对策,以便患儿得到优质化护理服务,从而更好地控制病情,改善各项生理指标,调节呼吸功能,保护肺功能[6]。综上所述,基于根因分析法持续质量改进能够不断完善护理方案,以便重症肺炎患儿得到最佳护理措施,有助于机体各功能恢复,改善肺功能,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分析法重症小儿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基于DEA分析法的全国公路运输效率分析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重症不惑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