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的作用

2021-03-22李亚利

运输经理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运输公路信息化

李亚利

(济宁市任城区港航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济宁272000)

0 引言

公路运输事业的稳步发展,可以提升我国经济建设水平。尤其是国家不断提高对交通运输建设的重视度,公路建设里程不断增加。要想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公路运输的作用,就需要对公路交通结构进行完善,实现合理分配资源、密切沟通区域之间的关系,形成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因此,有必要研究分析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的作用。

1 公路运输的主要特点分析

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公路运输,在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交通运输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机动与灵活性特点

公路运输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最为显著的优势就是机动性、灵活性。这是因为公路交通覆盖范围广且密度高,通过这种优势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运输需求,还能提高运输的便捷性,不容易受到时间限制,实际运输时可以根据需求制定合适的路线运输方案、选择合适运输工具、制定相应的运输时间等,最大程度提高交通运输的实效性。

1.2 快速性特点

公路运输的另一大特点是速度快,这点在短途运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公路运输便捷且高效,通常不需要转乘或倒运,可以最大程度节省运输时间。虽然与空运、铁路运输等方式相比公路运输时效性方面不占优势,但仅就速度来说,公路运输平均速度较高,特别是短途运输,与其他方式相比仅需要较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1.3 直达性特点

公路运输还具有直达性特点,这也是相比其他运输方式的一大优势。公路运输通常选择汽车为运输载体,运输工具体积较小,可以更为方便抵达出发地与目的地,缩短运输周期。特别是短途运输时,这种运输方式可以更为节省时间,避免出现过多周转,极大程度上提高货物运输质量与效率,通过节省时间方式控制运输成本。

2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作用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持续深化,要想实现公路运输经济的有序发展,就需要提高对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重视性。其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满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想推进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发展,必须满足生产力及时代发展需求。就市场经济环境来说,公路运输经济模式是商品经济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现代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但社会经济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公路运输经济,受到市场经济影响,切实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落实各项经济管理策略,以保证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稳定发展,最大程度释放公路运输发展活力[1]。

2.2 促进公路经营机制的转换

市场经济条件下转换经营机制,满足公路运输企业的客观需求。公路运输企业作为参与市场经济的主体,需要准确抓住时代发展脉搏,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需求,构建科学发展机制,提高公路运输企业创新力,顺利实现自身发展目标,提升公路运输企业竞争力。

随着公路运输行业稳步发展,对经济管理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尤其是结合价值规律与调控杠杆,实现推动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的目的。同时,调控时选择科学高效的经济手段或法律手段,实现为公路运输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2.3 推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公路运输行业中区域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推进公路运输行业升级与改造,提高行业智能化程度,实现现代化管理。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侧重公路系统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持续完善公路运输系统以推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通过公路运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还可以带动巨大的经济辐射效益。提高公路运输投资力度,充分挖掘当地经济发展潜力。对区域经济与公路运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达成两者相互促进与相互发展的目的。

3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合适的方案,实现信息化技术与公路工程的密切结合,推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健康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现公路运输经济的长远发展。

3.1 更新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理念,强化公路经济管理分析管理

经济管理过程中合理应用公路经济管理分析,实现全面管理数据的目的。这就需要经济管理提高控制理念,及时更新传统控制方法。公路运输企业需要对体系进行健全,还需要全面监督公路经济管理过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部门承担着分析数据的任务,要想提高部门的实效性,在内部形成良好的氛围,公路运输企业员工就要主动参与其中,及时修正与更改讹误数据,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部门内每个员工都是主要组成部分,需要落实全面控制的原则,保证公路经济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大公路经济管理分析可以帮助公路运输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但与传统决策支持系统存在差别,体现为大公路经济管理分析中可以从大量数据中自动发现规律。公路经济管理分析工作较为复杂,需要选择合适的公路经济管理分析方法,提高最终分析结果的可信性,避免出现误判情况。同时,要提高公路经济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将自身发展与岗位工作结合起来。一方面,公路经济管理人员需要分析市场变化情况,了解市场趋势,重视数据保存与管理,避免发生数据外泄情况;另一方面,要明确自身工作的重点,制定合适的公路经济管理策略,切实满足公路运输企业市场发展的需求,提高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3.2 引入信息技术方法,提高交通管理质量

信息化管理理念逐渐渗透到公路运输产业的各个环节中。信息化社会建设背景下,为了高效开展管理工作,确保各个环节可以顺利开展,就需要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就现状分析,需要搭建完善的信息网络体系,提高公路运输行业的运行效率。考虑到行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密闭性,实际信息交流时存在一定难度,就要结合现状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共享各方资源、各个环节无缝衔接的目标,提高整个公路管理体系运行效率;同时,公路运输中需要建立信息化评估信息管理体系,需要管理部门分析现有信息数据,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促进公路运输行业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信息管理平台,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切实发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快车辆缴费的速度,减少拥堵的概率,可以在各大收费站广泛地使用ETC 自动收费系统,提升公路的通行效率。对于公路的后期养护一直是我国管理公路的重点部分,公路涉及的养护工作都交给交通运营单位进行全权负责。通过借助大数据,综合分析路面实际情况、汽车流量与周围环境等等,道路养护部门可以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合理地制定道路养护的计划并付诸措施。另外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出该路段车辆一般较少的时间段,在保证不影响道路的畅通情况下,对道路进行养护工作,从而提高公路的运行质量,保障公路的安全运营。

3.3 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3.3.1 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

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与保障就是现代化管理技术平台。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相关信息输入到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与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而这个过程中则需要信息技术保障公路运输业的发展,提高沟通的效率。公路运输企业在完善信息化平台时,可以参考其他行业的成熟技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改善,融入当地路段的运输情况,继而形成符合当地运输情况的信息网络,提高公路运输的经济效益。

3.3.2 搭建客户服务体系

公路运输业中主要是由客户服务体系组成,通过客户服务体系评价客户的满意度及未来发展潜力。公路运输企业需要对现有客户评价体系进行完善,提升客户体验,自然可以增加交通运输量。同时,建立客户服务评价机制与体系,辅以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客户之间实现线上即时交流,实时更新企业动态信息,将最新的道路信息提供给客户。此外,利用信息化评估系统可以提高客户即时评价的效果,客户在接受服务后及时打分,方便企业完善自身并实现长远发展。

3.3.3 打造高素质的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内部团队。如果团队具有信息化管理思维,就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思维提高整个团队的职业素养与组织架构。在工作中公路运输的各个环节涉及大量专业知识,通过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的管理队伍,有助于推进交通运输的发展。因此,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提高团队内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此外,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入进来,这就需要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人才吸引政策,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

4 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要不断加强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有力推进公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下公路运输经济发展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转变管理理念,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引入各类先进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质量。希望通过文中论述,可以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运输公路信息化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公路断想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