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知县:要做有利于百姓的事

2021-03-22尧育飞

文史博览 2021年1期
关键词:宁远县宁远师爷

尧育飞

汪辉祖(1731—1807)是清代著名的“绍兴师爷”,年轻时帮助各府县官员处理司法、钱粮等事务,在江南一带十分出名。可他自己科举考试却十分不顺利,直到乾隆四十年(1775),他46 岁时,才中进士。没想到,他的母亲不幸在此时去世,于是汪辉祖只好回家守丧,这一耽搁又是10年。直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58 岁的汪辉祖终于被铨选任地方官。他当官的第一站就是湖南宁远,担任知县。

乾隆末年的湖南,社会经济在繁荣中隐藏着深层危机,湘南地区更是时不时有土匪出没。故而当汪辉祖经过长沙,拜访湖南巡抚浦霖等人时,浦霖等人明确告诉他宁远十分难管治,并告诉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抓获宁远头号讼师、绰号“天罡地煞”的人。湖南布政使恩长告诉汪辉祖,宁远人喜欢聚众闹事,一旦发生命案,家族中的人必定抬着尸体前来喊冤。恩长认为一定要开棺验尸,严加勘察,以示重惩。汪辉祖则认为,治县应恩威并重,宽猛相济,不能一味以严刑峻法施政。

1787 年农历三月二十六日,汪辉祖抵达宁远。刚到县衙,就碰到一群人拿绳子拴着一个人前来控诉。一审问才知道,宁远县人王胜字被一群凶恶的乞丐给围殴了,乞丐们还恶人先告状,把王胜字绑来县衙。讯明情况,汪辉祖当即下令棍棒伺候那群乞丐。这下县里的老捕快才告诉汪辉祖,因为连年粮食歉收,这群乞丐从外地窜入宁远,人数高达六七百人。由于人多势众,宁远不少偏僻地方的人赶紧奔走逃命。而前任知县害怕采取行动会激起乞丐骚动,从而导致这群流丐越发猖狂。汪辉祖当即命县里各处地保、收粮吏员等,均加入侦探抓捕的队伍。不久就搞清楚乞丐的首领是广西人“老猴”,绰号“飞天蜈蚣”,“老猴”的老婆则绰号“飞天夜叉”,两人都身怀武艺,流窜到宁远已经十多年了,手下有六七十人跟随。“老猴”这群人平时分成小队到各地强行乞讨,村民只好轮流供给伙食。久而久之,“老猴”日渐富裕,转而放起高利贷,贫苦人家一旦交还不及时就被打甚至被杀。汪辉祖侦查情况之后,决定不再姑息,于是趁着“老猴”喝醉酒时,在路上一举将其抓获,当夜严刑拷打,讯得党羽名单。次日,就派抓捕队伍分路进发,“老猴”的老婆连夜遁逃。不到半个月,宁远县的恶乞一扫而光。

曾经的师爷经历使得汪辉祖处理地方事务相当老辣,尽管年近六十,但他的霹雳手段毫不软弱。清代地方事务诉讼主要由各地生员充当讼师,有些讼师往往罔顾事实,在诉状上玩文字游戏,趁机谋财,这让知县公断案件十分困难。汪辉祖深谙此道,上任后就把县城的讼棍问讯明白,暗暗记下其中几位为首的。而生员每年都需要到县学报备,汪辉祖就趁着这个机会,拿下了宁远最有名的讼师“智多星”黄天桂,打得黄天桂哭着认罪。这一打,连黄天桂的弟弟黄天荣也吓得拖家带口逃窜到道州去了。汪辉祖的诸多治县手段,无疑有着酷吏作风,也不失以民为本。这在民风彪悍的湘南地区,在清代地方行政考核注重稳定和息事宁人面前,汪辉祖的做法却又深得民心。

尽管宁远民风彪悍,但一般老百姓还是很害怕进衙门。于是,地方上一旦出现无名尸体,一般老百姓生怕被牵扯进去。这时候,地方上的无赖和地保就会趁机跑到当地的富户家去讹诈恫吓,如果这些富户不满足他们的勒索,他们就拿报官来要挟。而一旦报官,由于距离县城很远,知县往往只派衙役前往。这些衙役连同无赖等人一道欺压富户,富户苦不堪言。汪辉祖上任以后,正好碰到九嶷山下某地发现缢死的无名尸体,汪辉祖二话不说,亲自带人前往勘察。走了近百里山路,又有五六里在悬崖中,不能坐轿子,只能步行或匍匐前进。抵达之后,经查验,确实是自杀身亡。而地保和无赖匪徒还想嫁祸给当地富户刘某。问讯明白之后,汪辉祖将那些无赖地保押送到县城,狠狠杖责一顿。从此,以尸体敲诈之风在宁远就消歇了。

办完这几件大案之后,宁远地方果然太平多了。无怪乎百姓纷纷带上宁远稀缺的大白菜,跑到县衙感谢这位新任知县。汪辉祖在宁远为官七年,调任之际,百姓空城相送,士绅纷纷送诗以志谢。究其原因,汪辉祖晚年在自传性回忆录《病榻梦痕录》中曾加以总结,他认为在宁远之所以能做出不错的政绩,主要有三点:一、凡事能亲力亲为的绝不假手衙役。他甚至认为衙役乃是虐民的重要原因,所以他到任后,县衙中反而没有“绍兴师爷”。二、断案问事绝不徇私枉法,必求公正平允;三、时刻不把“父母官”当回事,而将做官看作进德修业的一份职业。他甚至超前地反对“父母官”这种称呼,汪辉祖告诫百姓说,“若辈称官为父母,名耳。我家自有子孙,我偶忝长民,子孙之为民者正多。我欺民、虐民,我子孙必受人欺、受人虐”。在汪辉祖看来,“父母官”就是一个随口的名称罢了。他从自家子孙将来免不了为老百姓出发,认为当官的如果欺压百姓、虐待百姓,那么,自己的后代当老百姓的时候也免不了受当官的欺压。因为他同情百姓,理解百姓,所以尽管有时他的手段不免严酷,却总能得到百姓拥护。

做了半辈子的绍兴师爷,晚年的汪辉祖得以在湖南主政一方,尽情施展行政才能,他感到十分欣慰。1792 年,汪辉祖不肯巴结上司以致得罪上司,不久又被宁远县的豪强告讦,被劾罢官。

清末衙门外景

终其一生,汪辉祖都在基层处理行政、司法相关事务,他深感基层治理对整个国家的运作十分重要。于是编撰《佐治药言》,详细记载充当府县师爷的心得体会。此后又陆续编纂《学治臆说》《学治续说》《学治说赘》,谈为幕宾应当尽心尽责,在主政官员施政时出现刑罚不平、催征苛急等情况时要加以劝阻,而对弭盗、救荒、劝学、除暴等事情应该积极建言。总之,汪辉祖认为“公门中好修行”,他将做官看作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炼历程,而终极目标是“于民有济,乃修行之大者”。只要做有利于老百姓的事,就是官员伟大的修行境界。在200 多年前汪辉祖就能达到这种认知和实践水平,不愧是清朝乾嘉时期的优秀知县。

猜你喜欢

宁远县宁远师爷
宁远:劳动与技术教育优质课竞赛
祁梦鱼
明清衙门的师爷
明清衙门的师爷
永州宁远县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班开班
遇见最美的自己
木已成“粥”
木已成粥
宁远县兔业生产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古代“私人顾问”—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