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滤过结合血浆置换治疗4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1-03-19杨春燕郑和平江炳源
杨春燕 郑和平 江炳源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具有起病急骤、病因复杂等特点,于发病早期可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目前,临床对于本病以常规保守治疗为主,但疗效并不理想。因此,临床迫切寻求一种良好的治疗方式,以期改善患者病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相关研究指出,连续性血液滤过和血管置换,可有效改善病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4-5]。基于此,笔者以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例,研究血液滤过+血浆置换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96例。纳入标准:符合急性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急性炎症;患有肝肾功等重要器官能性疾病;临床资料不完整;患有精神类疾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20~56岁,平均(35.12±5.23)岁;Ranson评分(4.25±0.81)分;APACHEⅡ评分(8.15±1.23)分。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20~55岁,平均(35.29±5.18)岁;Ranson评分(4.31±0.78)分;APCHEⅡ评分(8.23±1.34)分。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并在研究人员指导下,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保守治疗,即于入院后行常规护理,禁食,常规胃肠减压后行肠外营养支持,适当补钙。采用常规胰酶分泌抑制剂治疗,肌内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意大利阿尔法韦士曼制药公司,注册证号H20140280)4 250 U抗凝,2次/d;静脉滴注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瑞典AstraZeneca AB,注册证号 H20130633)80 mg+ 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抑酸,2次/d;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597)1.5 g+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抗感染治疗,2次/d。连续治疗12 d。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血液滤过+血浆置换治疗,患者入驻EICU后,予常规内科胰腺炎治疗。包括重症监护、应用抗感染药物、胃肠减压、禁食、肾功能等支持治疗,特别是予镇痛镇静治疗,以减轻痛苦和躁动,也可预防心衰、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同时,于患者左肘正中抽取3 ml静脉血液并送至生化检查化验,同时于早期予血液滤过+血浆置换治疗。患者均选择中心静脉单针双腔导管,并在股静脉置管建立循环通路,选择床旁血滤机(日本旭化成ACH-10)、血浆分离器(费森尤斯F60S膜式),2 000 ml新鲜冷冻血浆,治疗时间为120 min,分浆泵频率为1 000 ml/L,血流量控制在100~140 ml/min,并且在血浆置换开始前,静脉滴注10% 葡萄糖酸钙(四川美大康华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055)10 ml、地塞米松磷酸钠(郑州卓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3153)5 mg。在治疗结束后,更换聚砜膜滤器(费森尤斯AV600S)及其配套管路行血液滤过治疗,模式CVVH前稀释,置换液流速为3 000 ml/h,血流量维持在180~200 ml/min,分析血凝结构后,选择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与对照组相同)。血液滤过+血浆置换治疗连续3 d后,改为单独血浆滤过治疗,每日连续治疗12 h,连续治疗12 d。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血脂水平,记录两组治疗12、24 h后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
对比两组炎症因子水平,于治疗前、治疗后1、3、6 d,抽取静脉血5 ml,检测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结肠瘘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3、6 d,观察组 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ng/L,(±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ng/L,(±s)]
治疗前 治疗后1 d 治疗后3 d 治疗后6 d 治疗前 治疗后1 d 治疗后3 d 治疗后6 d对照组(n=48) 92.46±10.57 78.23±9.46 62.29±6.19 39.98±6.45 86.46±10.32 78.19±9.28 64.43±6.27 42.89±6.83观察组(n=48) 90.53±10.49 61.75±9.21 42.64±6.37 20.86±6.53 85.97±10.45 67.46±8.97 41.79±6.35 22.39±6.29 t值 0.898 8.648 15.327 14.432 0.231 5.760 17.577 15.296 P值 0.372 0.000 0.000 0.000 0.818 0.000 0.000 0.000组别 IL-6IL-8
2.2 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对比
观察组治疗12、24 h后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对比 [mmol/L,(±s)]
表2 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对比 [mmol/L,(±s)]
治疗 12 h 治疗 24 h 治疗 12 h 治疗 24 h对照组(n=48) 11.58±2.23 9.69±1.67 7.83±1.47 6.78±1.44观察组(n=48) 7.29±1.74 5.16±1.35 5.22±1.29 4.23±1.25 t值 10.508 14.615 9.246 9.265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甘油三酯 胆固醇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发生胰腺假性囊肿1例,胰腺脓肿2例,结肠瘘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 (4/48)。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总发生率为0(0/4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4,P=0.041)。
3 讨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常见急危重症,起病急骤,进展迅速,极易导致机体多器官功能发生衰竭或死亡[6]。于疾病早期,胰腺自身消化致使局部损伤,且因炎症因子作用和胰酶扩散易发生全身性病变。因此,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发展过程中炎症因子占据特殊地位。当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机体释放炎症因子,就会形成瀑布放大效应,使机体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再加上患者机体全身微循环的灌注量较少,机体免疫力下降,肠道通透性较强等因素影响,极易出现细菌移位发生感染,导致脓毒症发生[7-8]。因此,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过程中,清除炎症因子,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占据重要作用。血浆置换术不仅可以清除机体中小分子的代谢毒素,还可清除免疫复合物、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因此,血浆置换术对有害物质的清除率明显较高,并且可以补充患者机体缺乏的必需物质,更好地替代了肝脏的某些功能[9]。血液滤过不仅能够有效清除机体中过多的水分,清除代谢废物和毒素。研究表明,胰腺实质及胰腺周围浸润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与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的炎性反应有关,主要是因活化的巨噬细胞可释放大量炎性因子,这些炎性因子是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关键,利用血液滤过治疗可有效清除炎性因子,已成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早期必须存在的重要手段[10-11]。另外,利用血液滤过+血浆置换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血浆置换经血浆分离器将患者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和血浆分离出,并用新鲜血浆代替废弃血浆,能够快速降脂,特别是甘油三酯水平。血液滤过经合成膜纤维的渗透、清除对流机制或改善血浆中的细胞因子、促炎症递质水平,从而减轻对器官造成的损伤,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12]。故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炎症因子、血脂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予血液滤过+血浆置换治疗效果是肯定的。
综上所述,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血液滤过+血浆置换治疗,成效确切,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