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2021-03-19张绍波
张绍波 ,付 伟 ,李 欣
(1.齐齐哈尔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2.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3.哈尔滨剑桥学院 学工处,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少数民族家庭中,子女会受到传统文化和家庭的等级制度的影响。在子女的发展过程中,父亲教养方式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1]父母教养方式是一种与教养有关的稳定的态度和信念的综合体,[2]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孩子的积极体验页不相同。受到不同生产方式的影响,部分少数民族多以家庭为单位,早期生活环境的相对封闭且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较少。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格存在着比较分明,情绪相对稳定,倔强,但是社会适应性较差等特点。[3]在青少年时期,家庭因素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决定性的因素,家长的言传身教使少数民族儿童逐渐习得了上一辈人的经验,[4]对父母的行为方式和认知风格的继承和发展。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人格和心理发展的历程中,个体也将对家庭的温暖、和谐与否产生并持有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子女对家庭的满意度更多倾向于家庭的和谐感、幸福感以及稳定等方面,较高的家庭满意度伴随着较低的消极体验以及较高的幸福感。而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接纳程度也影响着家庭满意度的形成。本研究试图弄清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满意度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探求民族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有利于积极地开展民族学生的心理疏导与教育活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内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随机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372份,回收率为74.4%。剔除漏答、错答问卷后,得到实际有效问卷284份,有效率76.34%。其中男生123人,女生161人;家庭在城市的少数民族学生为13人,城镇26人,农村225人。所有被试的年龄为20.78±1.74岁。
(二)研究工具
(1)《家庭满意度量表》选自由张兴贵和何立国于2004年编制《生活满意度量表》,[5]包括友谊、家庭、学业、自由、学校和环境6个纬度,共36个条目。采用七级计分方式作答,本文选取家庭满意度维度用来测量藏族学生对家庭关系和家庭生活氛围的满意度情况,共七个题项,得分越高,家庭生活满意度度情况越高。Cronbachα系数为0.827。(2)《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由瑞典Perris等编制,岳冬梅等人修订,[6]有较高的信效度。该量表共有66个项目。其中包括6个父亲分量表,5个母亲分量表,采用1~4级记分。Cronbachα系数为0.957。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二、研究结果
性别在家庭满意度间的差异不显著(t= -0.78,p>0.05),家庭所在地在家庭满意度间的差异不显著(F=1.82,P>0.05),如表1、表2所示。
表1 性别在家庭满意度上差异分析
表2 家庭所在地在家庭满意度上差异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家庭满意度与父亲、母亲情感温暖、理解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家庭满意度与父亲严厉惩罚、父亲偏爱、父亲过分保护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家庭满意度与母亲严厉惩罚、母亲偏爱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表3 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基于自变量各维度与因变量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满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前提条件,分别对父亲、母亲教养方式与与家庭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父亲教养方式能够显著预测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满意度(β= -0.41,P< 0.001),结构方程模型各项指标符合临界值标准(χ2= 1.75,TLI = 0.96,GFI= 0.98,CFI= 0.98,RMR= 0.06,RMSEA= 0.05),路径系数参加图1。而母亲教养方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各项指标不符合临界值标准,故而未做进一步分析。
图1 父亲教养方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满意度的影响的路径系数图
三、讨论
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庭满意度没有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结果与相关研究一致,[7]表明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进步以及少数民族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有关,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也较为少见,父母对子女都给予相当的重视,就家庭满意度而言,性别上已不存在差异。民族文化需要在适应现代生存环境下的自我变革、更新和自我扬弃,[8]男女平等的思想的渗透已经从宏观层面为少数民族民族所接受。
从相关分析结果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维度与家庭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教养方式越正向,对子女越理解和关怀,自己对家庭的满意度就会越高。而少数民族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严厉惩罚、父亲偏爱、父亲拒绝、父亲过分保护和母亲偏爱、母亲严厉惩罚维度与家庭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即家长过分惩罚和过分溺爱孩子都会减少子女对家庭的归属感并降低子女的家庭满意度。要减少少数民族大学生负性感受的产生,就需要父母对孩子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形成积极的教养方式,营造和谐愉悦的家庭氛围。如果父母无法与子女进行交流或交流方式不恰当,将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感得不到恰当的表达,[9]情感冷漠、心理受到压抑,家庭的归属感较低。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可以帮助子女在健康的家庭中成长,有益于塑造良好的人格并维护子女心理卫生健康;相反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势必导致子女产生异常的心理状态以及严重的心理问题。[10-11]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随着成长日益微妙,子女想要独立却无法独立,父母想放手又无法放手,进而造成亲子间的矛盾激化,[12]而且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相对较弱,导致其自尊在这种“收放”间变得脆弱。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家庭满意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家庭满意度的影响不同,父亲对子女充分理解和温暖,给予更多的信任和关怀,较之专制性父亲,父亲的民主思想可以营造安全舒适的家庭的环境,有利于增加子女对家庭的归属感、消除自卑压抑的消极情绪。母亲的严厉惩罚或过度溺爱的教养方式不会让孩子在情感上得不到稳定适度的支持,甚至会压抑他们的正向情感,进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同时,父母自身的行为和对待子女的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3]有研究表明,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呈正向的预测。[14]父母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的诞生之后就发挥着导向、濡染和示范作用,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能够子女心理健康的基石,[15]不良的家庭教养范式则会导致子女的家庭满意度较低。
总之,少数民族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能够有效影响家庭满意度情况,父亲对孩子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情感关怀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庭满意度的形成;相反,母亲严厉惩罚和母亲的偏爱等教养方式使孩子得不到情感上的理解和关爱,进而淡化家庭的归属感,并且家庭满意度较低。少数民族父母需要丰富自身的认识,优化自身的教养方式,从而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庭满意度,促进家庭和谐。
四、教育对策与建议
(一)高校应该保障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受到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尤其是家庭满意度严重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消极且带有情感虐待性质的家庭成长经历,易于造成大学生缺少必要的社会支持,消极情感无法得到有效的宣泄。高校应该开展辅导员谈心活动,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创设心理疏导的渠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辅导员的信任感,增进彼此间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大学生活的温暖和人文关怀。
(二)高校应该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多民族交流活动
个别少数民族大学生容易将对家庭的敌意带入到大学生活中,造成他们与其他同学的间隔与疏远,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孤独感。高校应该举办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活动,通过学校内或者跨校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增进各民族的大学生对彼此民族文化的理解。同时通过创设一个平等、交流、温暖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机制,有利于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更好地融入大学生生活,克服他们由于攻击性和敌对心理产生的孤独感,通过同学间互帮互助可以更好地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克服课程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困难,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幸福体验。
(三)高校辅导员应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进行走访调研
高校辅导员要全面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的走访调研工作,并纳入到他们的日常工作范畴。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能够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背景、教养方式以及成长环境,能够有效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辅导员可以线上开展家长教育活动,帮助家长转变以往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技巧和方法。要尽可能地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长定期沟通,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和家长一道,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教养模式,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庭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