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都市圈发展思考
2021-03-19王玲彭耕何金海
王玲 彭耕 何金海
伴随经济全球化,城市群已经取代单一城市形态,成为人口城镇化的主要阵地,也逐渐成为多极世界中的竞争主体。文章试从空间演进、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国内外都市圈的发展规律。从成都都市圈现阶段发展情况,研判出其处于都市圈发展的结核期阶段,并据此对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与思考。
都市圈; 发展; 建议
TU984.11+4 A
[定稿日期]2021-05-28
[作者简介]王玲(1983~),女,硕士,高级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咨询工程師,现从事城乡规划工作;彭耕(1990~),男,硕士,工程师,现从事城乡规划工作;何金海(1988~),男,硕士,工程师,现从事城乡规划工作。
伴随经济全球化,城市群已经取代单一城市形态,成为人口城镇化的主要阵地,也逐渐成为多极世界中的竞争主体。都市圈建设是新发展阶段遵循新发展理念、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要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专题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会议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成都都市圈承担着“唱好双城记”的时代责任,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双循环互促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成都都市圈涵盖四川省省会成都和德阳、眉山、资阳3个地级市,包含17区、18县(市),幅员面积3.31×104 km2;2019年区域常住人口2 56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2.15万亿元。
1 国内外大都市发展规律
GaWC 发布的2020 年世界城市排名中Alpha 级以上城市普遍选择以都市圈形态进行发展,仅有新加坡、迪拜等少数城市受腹地面积、地理环境、政治体制等因素限制,未发展成为都市圈。本文将试着从空间演进、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和分析其发展规律。
1.1 空间演进维度
1990年至今,全球城市人口持续向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集聚;根据联合国与BCG的预测,至2030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同时,城市的发展也将出现极化与分异,超大型城市与特大型城市数量将持续增加,中等及以上规模城市人口占比将超过50 %。总体来讲,从城镇化发展来看,人口向大城市集聚成为世界趋势,城市的区域化和“都市圈化”成为发展共识(表1)。
美国:在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呈现出不断向100~500万人及500万人以上城市集聚的态势,至今已有约85 %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区域,在大西洋沿岸、五大湖与太平洋沿岸的大都市区域内呈现高度集聚性发展。《美国2050年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了11个大都市圈,作为人口(全国3/4的人口)与核心功能的核心承载地(图1)。
欧洲:通过灯光分析可以看出,人口及建设用地在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米兰、莫斯科等大都市及其周边区域高度聚集。1999年通过的《欧洲空间展望》在推进欧盟的一体化进程背景下,提出要全面促进英格兰东南部、兰斯塔德、大巴黎区、大都柏林地区等8个大都市圈发展。在此框架指引下,柏林、巴黎和兰斯塔德等都市区域均编制了各自的区域规划,提出要继续强化都市圈的形态模式、持续推动都市圈的发展(图2)。
日本:目前日本城镇化率已超过90 %,主要集聚在太平洋沿岸的东京、京阪神、名古屋等大都市圈范围内,三大都市圈以合计约10 %的国土空间占比,集聚了日本全国约一半的人口和一半的GDP。《日本全国综合开发规划》提出,全国综合开发将集中于首都圈、中部圈等8个都市圈内进行(图3)。
1.2 经济发展维度
笔者选取国内外都市圈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当都市圈核心区(中心城市)经济不断提升、发展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经济表征为核心区人均GDP与都市圈人均GDP比值由1左右逐步提升为1.5左右),核心区(中心城市)将从强调内生、具有极化效应的“增长极” 转化为“动力源”,将更具外溢功能,成为区域发展引擎,形成稳定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都市圈发展达到成熟期时,核心区人均GDP与都市圈人均GDP比值将达到1.5 及以上)(表2)。
1.3 产业布局维度
伴随着空间布局的“都市圈化”,产业布局也在随之发生变化,最终实现都市圈产业协同,实现区域共兴。
东京:产业结构围绕城市空间演进,经历了以制造业集群式发展的快速扩张阶段,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持续扩张阶段,和以高端制造、科技创新推动内部结构优化等三个发展阶段。产业布局主要是依托龙头产业往外围区域拓展,把产业链由城市扩大至区域层面,促进地区间的有效协作、配合,在空间上呈现出“321”特点的产业生态圈,产业环节总体按产业附加值从高到低向外扩散。
纽约:伴随着产业的升级及都市圈化布局,以纽约为核心区集聚高能级尖峰产业,纽约从物质生产中心功能向多功能演变,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医疗健康服务、教育服务等高度发展,带动大都市圈发展,并辐射引领全球。
2 成都都市圈发展阶段研判
2.1 都市圈发展阶段
根据国内外都市圈发展过程中首位城市的地位、首位城市与成员城市的关系、都市圈内部结构的变化等特征,都市圈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结核期、整体集聚期、内部分化阶段——次中心形成期、成熟期。
结核期是一个以集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是都市圈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首位城市更多地受益于周边城市,要素和资源从周边向内集聚,城市首位度逐步提高,内部差异扩大。
整体集聚期内,首位城市与成员城市共同集聚外部要素而快速成长,该阶段的首位城市表现出外部集聚而内部扩散的特征, 其首位度有所下降, 都市圈内部差异有所缩小。
内部分化阶段都市圈首位城市与其成员城市之间开始产生比较活跃的相互作用,按功能层级逐渐分化,各城市之间竞争最为剧烈,部分城市脱颖而出形成都市圈内的次中心城市。
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整合, 都市圈内的首位城市、次中心城市和其他成员城市之间的关系进入了比较协调的状态, 其整体功能的空间布局进入一个有序的状态。城市首位度趋于稳定, 整个都市圈的人口和面积也趋于稳定。
2.2 成都都市圈发展阶段
从区域人流往来密切程度来看,根据2019年手机信令数据测算,人流联系强度成德仅为6 % 、成眉为5 % 、成资仅为1 %,未达到成熟地区10 %的水平。四市间产业联系较弱,如2018年成德、成眉、成资新增资本互投额总计分别为121.17亿元、289.26亿元、32.22亿元,资本互投强度均小于5 %。
从都市圈空间分布的圈层化特征来看,成都都市圈目前仍处于要素向第二、三圈层(距中心15~40 km范围)快速集聚的发展时期。与国内外都市圈进行对比,目前成都都市圈核心区的人口密度已达到1.17万人/km2,第四圈层人口密度为774人/km2,均与国内外发展较成熟的都市圈相当,而第二、三圈层的人口密度较低,与成熟都市圈相比尚有明显差距(表3)。
由上可以看出,成都都市圈目前尚处于结核期,即中心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产业从周边和外围地区向内集聚,城市首位度逐步提高。
3 成都都市圈发展建议
3.1 明确发展特色与重点
2020年1月,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中,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这是对成都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的充分肯定,也是成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最重要、最独特的国家定位,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战略考量。2020年4月8日,省委书记彭清华在成都市调研公园城市建设推进情况时强调,要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勇于担当担责、积极主动作为,当好“试验田”、走出新路子,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所以,在都市圈发展时代和新的历史阶段,成德眉资四市应共同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以新发展理念为旗帜方向、公园城市为未来形态、先行示范为政治责任,共同探索中国特色、时代特质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共同探索公园城市理念下区域营城模式、空间组织、总体形态、经济组织方式、发展模式、市民生活方式、城市治理体系等的转变路径。
3.2 构建多中心网络化功能布局
成德眉资四市应进一步加强产业协调,将成都市“产业生态圈”发展模式推广至都市圈全域,共建主导产业明确、错位分工协调的区域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升都市圈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位势,打造引领西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极核。同时,还可创新园区合作模式,支持跨区域、跨园区产业合作,组建优势产业发展联盟,共建产业合作园区,营造优势的产业生态圈。
在空间布局方面,充分借鉴国内外都市圈发展经验,立足做强成都极核,坚持全域规划的理念,优化都市圈城镇、生态、产业等空间布局,构建形成以交通干线、生态廊道为纽带的都市圈空间发展格局。
3.3 加快推进同城化建设
成都都市圈现已形成“三环十二射十轨”综合交通网络,铁路公交化运营水平全国领先,公共交通“一卡通”全域推行,13条城际“断头路”已启动打通工程。下一步,仍将聚焦“外建大通道、内建大网络、共建大枢纽”,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打造都市圈立体交通体系。
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打破以行政等級为标准的传统资源配置方式,推动信息、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对接成网,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按人口规模及服务半径统筹布局建设,逐步构建15 min基本公服圈。
建立财政、金融等政策协调机制,加快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和平台公司组建;深度推进政务服务同城化,建立都市圈一体化的人口管理制度,提升协同治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EB/OL].www.xinhuanet.com/2019-08/26/c_1124923884.htm,2019-08-26.
[2]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1/03/c_1125420604. htm,2020-01-03.
[3] 杨勇,罗守贵,高汝熹.都市圈的发展演化阶段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5):62-65.
[4] 朱直君,彭耕,熊琳,等.成都都市圈空间协同策略探讨[J].规划师.2020(19):79-83.
111350118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