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复兴为导向的城市有机更新路径探索
2021-03-19张毅周逸影
张毅 周逸影
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到存量时代,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高品质生活成为城市有机更新的主要目标。在建设公园城市的导向下,城市建设模式从单纯的空间建造到复合的场景营造,文化复兴成为老城区有机更新重要内容,综合带动片区产业升级和活力提升。文章以成都浣花草堂片区为例,探索文化复兴导向下的城市片区有机更新路径,深入挖掘地区文化价值,以文化价值转化为目标,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制定城市更新路径,将旧城更新与文化复兴有机结合,以期对以文化驱动为特征的旧城更新提供借鉴。
文化复兴; 旧城有机更新; 路径
TU984.11+4 A
[定稿日期]2021-11-04
[作者简介]张毅(1982~),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城市设计历史文化保护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工作;周逸影(1988~),女,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保护、镇村规划等相关领域。
在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公园城市有机更新是成都城市减缓老城区产业空心化,人口流失等城市问题的重要抓手。城市更新采用再自然化和有机织补的理念,修复被破坏的自然要素系统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挖掘文化内涵,修复城市空间、景观环境,实现城市空间的文化赋能,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区活力,是改善民生问题、实现城市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
成都浣花草堂片区位于成历史城区内,既是城区的生态公园,也是城市文化名片杜甫草堂的所在地,是老城区内兼具自然属性和人文特征的片区。但伴随着城市产业转型和周边城市环境老化,整个片区面临着文化品牌模糊、城市风貌衰败的现实困境。本文以成都浣花草堂片区更新为例,探索以文化复兴为导向的城市更新路径,以期对以文化驱动为特征的旧城有机更新提供一定的借鉴。
1 文化复兴与城市更新的价值内涵
1.1 城市文化复兴内涵及方法
1.1.1 城市文化复兴内涵
近年来,文化软实力作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评判维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升的趋势下,文化复兴成为推动城市更新的有效途径。“城市文化复兴”一词衍生于“城市复兴”。城市复兴是指以全面、融合的理念与行动来解决城市问题,寻求对一个地区在物质环境、经济社会及自然环境条件上的持续改善(Evan, 2004)。而城市文化复兴,更强调城市文化的核心地位,突出文化对于城市更新的价值贡献。其内涵可表述为城市通过与城市文化相关的手段达到城市复兴,通常包括新建公共文化建筑、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策划文化创意产业等(李沁,2008)。
1.1.2 城市文化复兴方法
城市文化是人类聚居历史长久积累下的形象特征与精神体现。而城市空间作为城市文化积淀的最重要物质实体,是城市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与凝聚。老城区更是见证了城市迭代发展的历史演变,是城市的根脉所在。围绕旧城开展城市文化复兴,是保留历史文化记忆、适应城市新发展的时代选择,对复兴旧城活力,推动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缓解旧城空心化等问题,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城市文化复兴路径可以分为文化价值判断、文化线索建立和文化空间落地三个阶段,具体可概括为四个步骤(图1)。
一是挖资源,包括物质层面的空间要素载体和非物质层面的文献记载,城市集体记忆。文化资源梳理是摸清家底、辨识地域特征的基础工作。通过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理清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及空间分布印记,总结最能代表地区特征的核心文化价值判断,提炼文化内涵,为塑造文化品牌奠定基础。
二是定框架,以核心文化价值判断为前提,抓住核心文化资源,围绕空间载体构建文化展示框架,在整体层面建立文化感知线索,突显以文脉为线索的空间结构,形成文化空间秩序。
三是活产业,依托文化展示框架,围绕文化资源,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构建文化产业体系,打造文化产业集群,并策划系列文化产品,从功能内核层面驱动片区整体复兴。
四是显内涵,将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品需求落实空间,通过文化资源线索命名项目、策划活动、塑造环境景观等方式,营造高品质文化体验消费业态,最终促进文化活力区的形成,并融入到周边城市功能和空间系统。
1.2 公园城市导向下的城市有机更新的内涵
践行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的营城模式有三个转变。
一是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的发展逻辑转变。二是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的建造模式转变。三是从在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的建设方式转变,体现了回归人本、回归人文、回归人与自然共生的价值导向。
在三大理念转变的基础上,公园城市有机更新强调留、改、建相结合,保护城市历史年轮,采取因地制宜,推动片区整体更新,提升城市能级,推动城市新旧动能转换,通过产业的升级和功能的重构,促进职住平衡,以整合策划、规划、设计、运营的更新规划为平台,采取政府引导属地管理市场运作和公众参与的模式,实现高质量的有机更新和现代化的社会治理。尤其在历史文化片区,文化的積淀会强化片区的归属感和认同度,文化要素作为一种集体记忆,有条件作为带动片区升级的重要抓手。
2 成都浣花草堂片区更新规划实践
2.1 识别浣花草堂片区的文化价值内涵
杜甫草堂由梁简文帝时期始建,称桃花寺。后由隋文帝改名为草堂寺,为丘尼僧人居所。唐代,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来到成都,修建茅屋,称草堂,先后居住近四年,创作诗词几百首,草堂因杜诗名扬天下,借诗圣而后世流芳,逐渐成为成都的城市文化名片之一。
2.1.1 五大文化类型
几百年的人文积淀,该片区内文化资源要素迭代,类型多样,通过现状调研和文献查阅,该片区的文化类型可概括为诗词、蜀艺、书画、仙源、节庆文化五大文化类型。
一是诗词文化,诗词文化以杜甫、薛涛诗词为主要载体,是片区内最重要的文化构成。杜甫在草堂完成了二百四十多首诗,完成了杜诗文化在成都的原始建树,是中国诗词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薛涛作为唐代诗人,是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她在成都浣花溪采用木芙蓉皮作原料,制成深红色的小彩笺,用于写情诗情书,后世称之为薛涛笺,广为流传。
二是蜀艺文化,蜀艺文化以蜀锦蜀绣博物馆为主要载体,是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展示平台。蜀锦和丝织品蜀绣技艺,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锦(绣)。
三是书画文化,书画文化以张大千、徐悲鸿艺术研究院为主要载体,是片区书画艺术氛围的体现。
四是仙源文化,送仙桥、遇仙桥等代代相传的神话故事,讲述着蜀人的生活余味。
五是节庆文化,历史上的花会、庙会、蚕市等热闹的节庆活动都在浣花溪畔举行,承载了古代成都人的市俗活动记忆。
2.1.2 主体文化辨识
多元的文化是该片区更新的优质资源,但是若主次关系不明晰会导致文化品牌模糊,不利于产业定位和特色彰显。在更新的前期,需要根据资源条件和文脉研究确定主体文化,以在产业策划和环境品质提升中有的放矢,精准施策。通过梳理片区文化资源在时间轴上的落位,以盛唐时期文化资源最为多样,主要表现为诗词、蜀艺、节庆等文化内涵。其中,以盛唐诗词文化内涵积淀最深厚、空间载体最多、影响力最广泛。杜甫在草堂完成的诗中描写了成都府的人声鼎沸、歌舞升平、山河风光,以及其在成都居住时的人文轶事、外出游玩、邻里交流等景象,完成了杜诗文化在成都的原始建树,也为成都的诗词文化奠下了基础,成为成都文脉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确定盛唐诗词文化为浣花草堂片区的主体性文化,其他文化类型为辅,在产业策划、文化定位、风貌选取中需要考虑文化内涵的主次,以彰显盛唐诗词文化为主,其中点缀体现蜀艺文化、节庆文化的特色景观。在识别主体文化的前提下,规划提出了“千诗草堂地,百水浣花溪”的总体定位,强化自然和人文的融合,为搭建空间展示系统、策划产品体系奠定了基础(图2)。
2.2 制定文化复兴导向下的城市更新框架
通过深入挖掘诗词、蜀艺、书画等五大文化资源,结合“盛唐诗词文化”的核心价值判断,依托空间骨架要素,确定浣花草堂片区的文化展示框架。围绕文化展示骨架,结合重要资源条件形成旅游与创意为主的文化产业体系,以“文化+”的方式,激活片区内生动力(图3)。并将产业落实到空间布局,将文化内涵与产业项目、文化活动、景观环境塑造相结合,提升空间文化感知,实现片区的文化复兴。
将文化复兴与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相结合,以文化展示为主线搭建空间框架、植入文化产业、展示文化景观作为城市修补的首要步骤,以文化复兴为线索,实现整体层面的结构强化、功能织补和景观修复。在此基础上,完善交通支撑并优化空间形态,完成区域结构、功能、景观、形态、交通五方面的修补工作。生态修复则通过水生态和绿地系统的完善,实现活水、增绿,提升片区水绿环境品质。整体层面将片区的更新融入城市系统,深入到微观层面,则对节点采用采取穴位式修复,对体现门户、节点的关键“穴位”进行“微创”更新,从中微观层面落实修补策略,促进文化复兴的空间落地。
2.3 系統化织补,促进片区整体复兴
2.3.1 通脉,强化自然人文整体意向
2.3.1.1 通文脉,以文化展示组织空间架构
杜甫草堂始于隋、兴于唐宋,以工部祠、诗史堂和大廨为主的中轴线延续至今,是浣花草堂片区的空间骨架。目前沿着浣花草堂片区的青华路,一环路、二环路、大石西路周边都是居住社区和沿街商业,对杜甫草堂和浣花公园形成了包围,绿地开敞空间相对孤立,片区的自然和文化感知度不高(图4)。规划延续现有中轴线,打通与浣花溪的南北串联,形成诗歌文化空间轴线。构建 “一轴领草堂,两带抱三片,多点映浣花”的文化展示结构,沿干河形成盛唐文明之路的景观展示带,沿浣花溪形成杜甫生平之路的景观展示带,在片区东南西北分别形成四个门户节点,通过诗歌轴线和滨水文化走廊,链接周边城市空间,强化文化片区的开敞度(图5)。
2.3.1.2 通水脉,以水环境治理锚固生态本底
针对目前浣花溪水量不稳定、干河水体存在污染、亲水环境品质不佳等问题,需要在更大区域内优化水网体系。一是修复水体生态,水量上通过引府河水至桃花江补水,利用湖泊湿地提高再生水利用率,从而增加生态水量。水质上,对河道两侧13处排污口进行截污,通过采用深隧排水系统缓解污水问题。二是改善滨水环境,结合可改造河段,对驳岸整体改造,提供多层次的亲水空间,增大滨水空间接触面。对空间局促河段进行微改造,丰富植物种植、增设小品设施,提升滨水环境品质(图6、图7)。
2.3.1.3 通绿脉,以绿地系统保障空间品质
为强化片区的自然景观感知度,通过梳理该片区街角剩余空间,增加了5处口袋公园,融入以浣花溪公园为核心的绿地景观系统,以绿地、水系为载体,沿着小型绿地引入绿色基础设施,发挥海绵功能,塑造高品质生态型绿化景观环境(图8)。
2.3.2 活穴,植入“文化+”业态
该片区拥有诗词歌赋、蜀锦蜀绣、山水画作、古玩工艺等多项文化资源,但片区仍停留在杜甫草堂和浣花溪公园为主的单一旅游产业阶段,产业和资源的有机融合,完善文化产业创作、发行、展览、交易、娱乐、体验等环节,形成文化旅游产业是本项目提升文化旅游竞争力的路径。文化产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内容创作、放送渠道和体验场所。其中内容是核心,放送和体验内容走向产业化和国际化的渠道。
规划围绕五大文化内涵,确定“文化+”的产业发展方向,构建以杜甫草堂为核心载体、盛唐诗词为主体文化内涵的文化产业体系。策划文化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互动、文化旅游配套三类十五项文化产品,并形成旅游中心区、文化创意区和文化生活区三大功能区,分区引导特色业态、激活城市空间功能。旅游中心区以草堂、浣花溪为核心,重点打造高品质旅游配套设施,丰富环境意象,树立片区标志点。文化创意区结合水岸改造,形成以水街为主的文化商业空间,通过建筑改造、新建等方式,置换成拍卖中心、文创水厂等文化空间,深化片区文化内涵。文化生活区以生活居住为主,注入休闲商业等新功能,激活片区活力,并结合雨水花园等绿色基础设施打造,在片区实践生态示范项目,营造优质人居环境(图9)。
2.3.3 写意,融入人文景观内涵
以时间为脉,寻根历史,围绕盛唐诗词文化,突破传统的静态文化展示方式,探索多维度的文化景观营造。中观层面,以浣花溪和干河为载体,打造“杜甫生平之路”和“盛唐文明之路” 文化景观体验走廊。沿时空路径,在线型空间建立意象感知脉络,实现动态化的文化互动体验。微观层面,以杜甫草堂为核心,打造千诗碑核心景观展示群。结合景观小品,通过环艺重现场景、植物呼应心境、互动提供体验三种方式,从场所、氛围、活动三个维度,传达多元文化感知。从而实现多维度的文化融入景观,展现文化意境。从杜甫诗词中找寻景观要素,策划系列产业项目,如作为传统园林酒店的秋山阁,取自杜甫《草阁》“鱼龙回夜水,星月动秋山”,锦席苑;作为院落式老字号精品餐饮,取自杜甫《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秋日野亭千橘香,玉杯锦席高云凉”,体现产业的人文特征(图10)。
2.3.4 塑形,强化特色空间意象
强化空间格局的秩序感,结合文化空间及展示路径,依托水系和轴线,建立门户-前厅-中庭的景观序列,形成步移景异的景观体验。敞开四边门户空间,在节点增加建构筑标志物,打造清江楼,塑造文化地标。形成片区相对统一的唐风建筑风貌。对主要街道进行风貌整治,提取文化要素,采取现代川西风格,体现盛唐元素,融入建筑立面及街道景观,从片区层面强化特色意象,提升文化感知度(图11)。
2.3.5 舒筋,优化快慢交通网络
考虑片区作为慢行为主的交通需求,交通方面通过街道一体化改造,形成通而不畅的车行路网和宜人的文化慢行路径。通过增设一环路上跨桥与下穿隧道,快速分离过境交通,改善公园到发条件。内部打通断头路、加密路网,利用单向流线完善交通微循环。慢行绿道空间结合文化资源点,以诗词文化为主题,组织文化路径,形成完整的文化慢行系统。
2.4 穴位式修复,强化文脉空间秩序
由于该片区具备较强的文化特征,在环境塑造上大家会对于杜甫草堂和诗歌的文化符号有一定的心理暗示,这样的心理期待是需要在空间秩序中呈现一个相对完整的景观展示系统。规划在经过前期地块产权评估和更新潜力的基础上,识别出该片区可以更新的门户空间、重要节点,以诗词为线索,开展地块更新和节点景观再造两类,对10余处关键“穴位”空间进行详细设计,实现文化片区的穴位式修复。
2.4.1 以场所文化为线索的空间选取
水厂地块是联系青羊宫与浣花溪的门户空间,衔接两大文化片区,更新规划通过地块更新改造,打通青羊宫到浣花溪的历史人文轴线,塑造“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的诗词景观意境空间。规划保留了局部厂房,传承场所记忆,在地块内部通过“一街多坊、一园多景”的空间结构,串联内部各功能板块。将以花卉诗词为线索,策划 “浅春堂”、“芳信口”等十余个体现“二十里中香不断”的文化空间,搭配花卉景观,打造诗歌主题文创街区,在业态上和空间上成为链接青羊宫道教文化片区和浣花草堂诗歌文化片区的门户空间(图12)。
2.4.2 以诗词意境为特色的景观节点再造
滨水带原有的景观较为传统,具备基本的亲水性和生态特征,但文化特质不凸显。通过景观视线分析,选取位于浣花溪与干河的交汇处的滨水节点进行景观节点塑造,形成进入草堂片区的前厅。提取杜甫《水槛遣心》中的自然元素,通過景观设计重现“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的澄江岸景观节点,设计结合蜀锦博物馆前广场对滨水空间进行改造,增加退台式木栈道,形成亲水界面,通过彩叶和花卉植物搭配,打造滨水文化开敞空间(图13)。
3 结束语
在存量规划时代,老城区文化资源相对富集,旧城更新中有条件挖掘片区人文价值,一方面可以保护城市年轮,凸显城市特色,另外一方面通过文化赋能也能激活老城区产业升级,防止旧城空心化。本文从文化复兴内涵解析出发,从“系统化织补”和“穴位式”针灸两个层面,探索更新中以文化为线索,以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的方式将片区的业态、空间等系统融入城市大片区,从而推动整体复兴,在环境提升中强化主体文化的彰显,以期实现“诗意双修”的城市有机更新。
本文基于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浣花—草堂片区城市双修实施规划》,项目组成员张毅、周逸影、杨得草、董晨,文中图表除特别标注外,均来自该项目。
参考文献
[1] 林坚,叶子君. 绿色城市更新: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J]. 城市规划,2019(11):09-12.
[2] 张如翔. 以城市文脉为引擎的城市复兴设计研究——以董家渡小东门项目为例[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 (36).
[3] 李军,熊浩喆,黄卓然. 历史城区的城市更新剖析——以华中小龟山文化金融公园项目为例[J]. 华中建筑, 2020 (11).
[4] 范小霞,彭伟秀,史宝胜. 地域特色下的滨水景观设计——以洛浦公园为例[J]. 现代园艺, 202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