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标为导向的个体化教学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中西医结合本科生临床基本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2021-03-18冯霞
冯霞
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中医科,湖北浠水 438200
近年来,在将临床技能培训纳入医学生必修课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中西医结合科学是医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学科,对医学教学起到基础性作用。 然而医学院校中,中西医结合科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医学院校应在临床指导下加强中西医结合科学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以提高医学教学水平。 该研究将该院2020 年1 月—2021 年1月40 名中西医结合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析以目标为导向的个体化教学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中西医结合本科生临床基本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的40 名中西医结合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 研究组20 名,年龄21~23 岁,平均(21.21±0.21)岁;男12 名,女8 名。 对照组20 名,年龄21~24 岁,平均(21.21±0.26)岁;男12 名,女8 名。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和考核模式。①常规教师课堂授课的模式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理论知识的传授,并在查房实践过程,传授本科生相关的临床诊治要点。②考核方式。在实习后,将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实习期间,教师将根据中西医结合本科生的综合能力来给其打分。
研究组实施以目标为导向的个体化教学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以目标为导向的个体化教学方案:(1)教师的选择。 要确保这种教学方法的顺利实施,必须选择具有较高学历和职称,热爱工作,有丰富教学经验,责任心强的教师。(2)师生共同设定教学目标。常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根据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实际情况而定,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本科生的个体特点,充分结合当下医患关系考虑教学目标,制定有效的实习目标,提高教学效果。(3)以目标为导向的个体化教学。第一周教学重点在于培育本科生的责任感,充分尊重患者。 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分析,介绍中西医结合诊断思维和治疗思维方式。在实习的第一周,指导老师要向学生演示中西医诊疗的临床技巧和注意事项。 第二周以案例为主,重点引导本科生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合理应用中西医思维。重点针对重点病例,介绍中西医诊疗方法。选择的案例如下:①肺结核的中西医诊疗。 肺结核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老年者易受病原菌及微生物感染而引起肺病。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和发热。根据中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思路,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弱,脏腑器官的调节能力较差。另外,痰液阻塞气道,外部病原体进入肺,引起肺炎,因此中医学运用化痰祛瘀、扶正固元等方法治疗肺炎,中西医结合效果更为显著。在治疗上,西医对老年肺炎患者一般采用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为患者选择抗生素,并结合中医辨证治疗的理念对患者进行分类,如果出现气阴两虚的情况,可以选择生脉散加沙参麦冬汤进行治疗。 许多患者持续咳嗽,可在方子中加入苦杏仁和苏子;咯血时,可增加白茅根;患有痰热阻肺型肺炎的患者,可在医嘱下服用麻杏石甘汤,适当增减剂量;如患者大便干结,可加大黄。②脑梗死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 一般西医诊疗要求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注意保持水和电解质处于适度状态。 加强对患者的管理,防止肺炎、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以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危害。同时强调脱水可降低颅内压,此法是治疗脑梗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缓解脑水肿,防止脑疝。 中医认为,脑梗死是指因脑缺血所致,称之为中风,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治疗。中医学根据病情的严重性,可分为经络问题或脏腑问题。对气滞血瘀患者,可给予化瘀、活血通络的药物,如补阳还五汤。一般来讲,在治疗前应明确脑梗死的病因。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需强调早期的康复锻炼。 第4 周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4)注重个体化。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本科生对临床工作流程有了一些认识,不再有神秘感,部分学生思想开始放松,工作积极性降低[6]。 有些学生在实践中遇到挫折和困难,从而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对临床工作产生反叛心理。 教师需要及时了解本科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其专业态度、临床观念、临床行为,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体现教学的个体化。 (5)目标评价。 在目标教学中,还必须要求教师全面分析和评价学生目标的实现情况。 评估过程中,教师应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在此教学活动中处理学生与教师间的问题,然后由教师梳理意见,进一步完善目标教学法的实际应用。在教学评价中,既要以观察、对话的方式进行评价,又要从学生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等方面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1)考核前。组织相关教师和专家对临床相关病例,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史、体格检查结果、病史等基础资料进行汇总,根据病例内容列出问题。教师与专家讨论题目,调整题目难度,并选择标准化病人,并请专业教师对其进行简单的培训。(2)设计考核评估。由两个环节进行评估。第一个环节15 min,对标准化病人进行一次全面的入院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家族史、既往病史、病史、一般资料等基本情况。 并且对标准化病人进行疾病的检查和判断。第二个环节时间为30 min,内容包括3 个方面。 ①根据教师和专家准备的病案材料回答问题, 包括中西医诊疗措施和注意事项。②根据X 线检查报告、心电图检查等检查方式发现患者有哪些异常, 并简要说明如何进行中西医治疗(10 min)。③技术操作(10 min)。 按照教师的要求,中西医结合本科生必须进行特殊的中西医治疗技能操作,包括中医辨证治疗方案、西医治疗方案。(3)考核前由应试人员应出具考核标准,考核按顺序进行,每次考核应独立进行,避免干扰。 评价标准由教师和专家共同商定。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中西医结合本科生满意度(分值0~100 分,评分越高越好)、临床基本技能考核成绩(每一项分值0~100分,评分越高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中西医结合本科生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满意度为(94.45±3.41)分,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3.52±2.35)分。研究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中西医结合本科生临床基本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研究组临床基本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中西医结合本科生临床基本技能考核成绩比较[(x±s),分]
3 讨论
3.1 中西医结合医学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 它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医学理论日趋完善。 近几年来,它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1]。尽管中西方医学在治疗方法和体系上存在着差异,但在治疗疾病方面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近几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疗效,给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大的益处,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发展,近几年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疾病范围的系统研究也越来越广泛。中西医结合治疗某些疾病,逐渐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青睐。
3.2 中西方医学的区别和联系
在中医学上,即“古中医”,也就是越是古老的中医,其经验就越丰富,而西医源于国外,出现较晚,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思维方式。 对于各类疾病,中医更注重辨证论治, 提倡从整体思维的角度系统地诊断和治疗患者。治疗各类疾病时,西医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局部思维,具有较强的分析和布局能力。现在很多人喜欢借助现代科技来区分中医学和西医。近几年来,我国医学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2]。
所以,中医与西医单靠现代技术是无法区别的,因为有些疾病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充分发挥其疗效。中医学与西医各有其特点,且相互联系。 中西医结合疗法是连接人体的桥梁,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们尽可能地远离疾病,早日康复。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中西方医学的不同,才能更好地与临床相结合,在治疗上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发挥一定的协同作用。因此,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得越来越紧密,中西医必须结合。
西方医学对疾病的治疗,重视逻辑系统的遵循,强调实践性。同时,由于中西方医学文化的差异,中医更加重视整体问题的解决, 而西医则注重局部和微观的问题。 近几年来,中西医结合疗法不断发展,疗效显著。 中西医的结合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研究对象与目标相同,都是为了人类的健康。与此同时,中西医也不断用最新的理论有效地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不断总结治疗各种疾病的经验。 两者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3-4]。
3.3 以目标为导向的个体化教学的优势
①制定目标教师和医生应共同制定中西医结合教学目标。综合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构成整体目标,每一位教师共同讨论具体细节,并设定教学目标,理论目的在于教授实习生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各类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目的是培养实习生能够独立操作,包括诊断、治疗相关疾病。 在态度上,也是职业品质的一个方面,如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患者的态度以及对待老师和同事的态度[5-6]。
②达到目标实习期间,将知识和技能制作成手册发给实习生。 实践的每个阶段,教师首先要告诉实习生实习目标,这一阶段要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实习,确保教学质量[7-8]。 首先要讲明理论,再操作,观察学生掌握情况,回答问题,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操作,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对实习生进行培训总结,提高实践能力。通过设置目标,重视个体化,可促使实习生达到学习的目的,提高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9-10]。
3.4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优势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是指受试者在指定时间内一次通过各检查站进行不同层次的考核,提出诊断结果和处理方法,得到检验结果[11]。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是一种临床能力评价方法,它通过评价标准来评价实习生的实际临床能力、教育质量。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系统包括一系列模拟临床条件的试验站。 对实习生进行考核,真正检验实习生的能力与素质[12]。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根据训练大纲和考试大纲设置考点, 模拟实际临床场景,并根据统一的标准分数客观评价考生的各项临床能力。 所以,建立客观的、结构化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是对实习生的临床能力和教学质量的真正考验,也是学习的延伸。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通过标准化病人模拟临床患者的实际临床。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相关的实习生可对标准化病人的临床问题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和相应的临床[13]。 按照工作标准对实习生进行评分—评价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另外,主考人员可以评价实习生与标准病人的交流,包括他们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职业态度。 另外,标准化病人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模拟一些意外或特殊情况,因此,主考人会根据临床人员的反应及治疗方式来评估他们的适应能力、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和批判思考[14-15]。
该研究研究组中西医结合本科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临床基本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本科生实施以目标为导向的个体化教学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效果确切,可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