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 时期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思路探讨
2021-03-18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赵东巍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赵东巍
“十四五” 时期是把我国建成富强、 民主、文明、 和谐、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和实施“两步走” 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 如何做好“十四五” 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实现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 需要我们深刻思考。 深入研究“十四五” 期间乃至未来时期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前进方向、 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对于推进企业绿色低碳、 高质量发展,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更加健全
“十三五” 时期, 我国生态环境领域高质量立法取得了突出成效, 基本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 以水、 气、 声、 固废、 辐射、 环境影响评价、 排污许可、 自行监测、 环境责任追究等为支撑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依法治污的法治保障更加有力, 依法行政的制度约束更加严格, 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效推进。
(2) 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十三五” 期间, 蓝天、 碧水、 净土三大保卫战不断推进, 各项“点穴式” 专项整治行动也接连开展。 通过统筹谋划、 突出重点、 协调推进、 精准治理, 使得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收效显著。 散煤污染管控、 散尘治理、 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已见成效; 工业废气治理、 水土污染防治、 黑臭水体治理、 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日益深入; 断面水质巩固提升, 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不断优化。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积极进展,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3) 生态环保监管“大格局” 日渐成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在执法监管层面力度空前, 环保督察执法手段多元一体, 环保督察常态化机制日趋形成。 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引领,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不断开展, 形成全级次督察合力。 环保督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坚决推进问题整改, 监管执法雷霆手段频出, 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有效推动形成机制更加健全、 监管更加有力、 保护更加严格的生态保护监管新格局。
(1) 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所处阶段分析
第一个阶段: 被动反应管理阶段 (2010 年以前)。 特点是以完成上级文件要求为主, 满足于遵守法律法规,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缺乏主观能动性, 风险管控、 事件预防效果不佳。
第二个阶段: 系统规范管理阶段(2011 年~2015 年)。 特点是以环境管理体系为抓手, 建章立制, 逐步实现系统化、 标准化、 规范化管理。
第三个阶段: 主动提升管理阶段(2016 年~2020 年)。 特点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环保意识逐渐提高, 探索由低效治理到高效治理的转变、 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治理的转变, 探究以绿色产品、 绿色工厂、 绿色园区、 绿色供应链为一体的绿色制造体系, 摸索绿色精益技术应用。
第四个阶段: 创新引领管理阶段(2021 年~2035 年)。 特点是践行全生命周期、 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发展新道路, 从模糊定性管理向精细定量管理迈进, 紧跟碳中和目标, 探究实施路径,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2)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经过了快速的工业化、 城镇化进程, 几十年积累的环境问题在 “十二五” 时期集中爆发, “十三五” 时期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攻坚期”,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经历了改革发展的关键转折, 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四梁八柱” 式的制度改革, 完成了生态环境领域管理机构改革,从思想上、 制度上、 管理上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但突发环境事件仍然时有发生, 生态环境治理仍存在短板和不足, 整体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依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 对“十四五” 时期企业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基本概括如下: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高压态势持续不减。 由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彻底改变, 生态环境保护仍将面临压力叠加、 攻坚克难、 负重前行的严峻形势; 环保督察力度不减、 节奏不变、 尺度不松, 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作用将持续凸显。环保法律法规及制度持续完善, 管理要求不断深入, 更加明确企业不可触动环保底线, 环保管理工作更加强调科学精细, 企业合法合规经营面临新要求。
二是科技发展促进环保技术及管理方式变革。 以信息科技、 新能源科技、 新材料技术为支撑的科技革命为产业赋能, 人工智能、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快速发展, 促进了污染防治技术不断推陈出新, 环保管理手段持续革故鼎新, 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新路径、 新方法, 促进了污染科技治理、 环保创新管理, 开创性科技创新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向高端化、 绿色化、 智能化、 融合化方向发展新局面。
三是碳中和目标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 在习总书记提出的我国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框架下, 将碳排放管理提升到新高度。 实现碳中和能够推动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等转型升级,带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 为企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提供了根本遵循、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中, 规划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探究减碳路径和实施措施, 提高自主贡献力度, 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助力碳中和目标达成。
“十四五” 期间, 企业应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 以强化防范环境风险为出发点, 加强污染防治攻坚。 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 深入融合、 示范创新, 不断探索污染治理技术和环境管理水平提升。 笔者认为, “十四五” 期间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面进行深入思考。
(1) 辨识风险, 聚焦短板, 污染防治攻坚精准发力
始终坚持 “问题导向、 目标导向、 结果导向” 原则, 以切实落实排污许可制度为契机, 明确环境风险, 加强污染治理, 密切跟踪监控, 实现环境风险的全面精准辨识与科学精细管理, 提升整治力度, 巩固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攻坚克难取得的丰硕成果。 强化环保治理技术探索, 支撑精准施策、 聚力攻坚, 逐渐消除历史遗留问题, 推动解决污染治理的难点、 痛点, 化解重大风险,顺应污染防治攻坚由 “坚决打好” 向 “深入打好” 的重大转变。
(2) 技术驱动, 示范创新, 全面提升绿色发展绩效
借助科技进步东风之势, 深入开展新材料、新技术、 新工艺、 新设备的应用研究, 推行清洁生产, 在工艺设计源头采用绿色环保低碳制造工艺、 装备和绿色环保原材料, 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 减少产污设备和工艺环节, 提升生产活动洁净化、 高效化、 绿色化水平。 对标世界一流, 寻找差距, 改进不足, 探索绿色经营目标指标, 研究绿色发展方案, 挖掘企业产品特点和地域特点, 培育环境友好示范创新项目, 提高绿色发展绩效。 开展绿色产品开发, 夯实绿色工厂根基,打造绿色产业链, 充分发挥企业影响力, 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良性互动、 绿色升级, 共同探索以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道路。
(3) 探索机制, 协同创新, 规划碳中和实施路径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方针, 深入开展碳排放源清查排序, 确定重点优先管控对象。 通过制度创新、 管理创新、 技术创新、 材料升级、 产业升级、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措施, 积极寻找减少碳排放的机会和方法。 利用科技手段增强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监控能力, 实现精细用能、 科学用能, 精准治污、 科学治污, 以减少生产运营等活动中所产生的碳排放。 通过自身努力增强低碳综合实力, 化碳约束挑战为机遇, 达成减排目标, 在我国全面实现碳中和宏伟目标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